華盛頓——美國農業部(USDA)的科學家與國際大麥測序聯盟(IBSC)合作,推進了大麥基因組圖譜的繪制,這將是幫助提高大麥產量,提高抗病蟲害和加強大麥營養值必要的工具。
大麥與其他禾本科農作物包括小麥和黑麥的基因組測序的成功,將使育種專家和科學家得以有效地解決面臨的挑戰,即在農場主和牧場主在越來越惡劣的極端天氣挑戰的環境下,仍能有足夠的大麥產出供應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
大麥的基因組序列幾乎是人或玉米基因組的兩倍,由于其復雜性和大比例的重復區域,拼湊成一個真正的線性順序是一個很難的挑戰。需要通過開發和應用了一系列創新的策略使困難的到解決,IBSC創建一個高分辨率的組件,使大多數大麥的基因得到有序的表達。新的資源提供了幾乎所有的基因和相關調控區域的序列,這將為研究人員尋求通過功能基因組學和基因組學輔助育種提高大麥的產量和質量提供新的方向。
在“自然”雜志上重點突出的這項工作,為大麥基因組中的功能部分提供了一個詳細的介紹,揭示了大部分的32,000個基因的順序和結構,并詳細分析了在不同的組織和不同的發展階段的基因在何時何地被開啟。他們描述了攜帶抵抗致命疾病如白粉病,赤霉病,銹病的抗性基因的基因組的動態區域位置。這將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作物的免疫系統。該成果也將前所未有地突出大麥品種間遺傳差異的細節。
過去美國農業部支持的基因組學研究提供了對農作物如番茄和玉米類似的好處,并對提高肉牛養殖,以及提高奶牛的生產力起到了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