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神經科學年會期刊《神經科學2012》的新研究揭示了,大腦的生物機制如何影響肥胖、糖尿病、暴飲暴食和高卡路里餐的誘惑。這些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發現,治療與飲食相關的疾病的新方法,同時提高人們對飲食及肥胖影響精神和身體健康的意識。
研究人員列舉了五項不同的研究要點,如下:
·肥胖似乎影響認知功能,肥胖人群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完成一項復雜的決策任務。
·大腦圖像表明,當人們不吃早餐時,高熱量食物的圖片會激活大腦的享樂區域。不
吃早餐還可能增加午餐的食量,懷疑將禁食作為控制飲食的一種方法。
·對老鼠研究表明,通過藥物可以抑制它們暴食的行為,該藥物過去常用于讓癮君子保持清醒。
·人們越來越擔憂與飲食有關的代謝類疾病,如糖尿病損害大腦功能。一份動物學研究報告顯示,高糖飲食可能影響大腦中的胰島素受體,使空間學習記憶能力變遲鈍。但是ω-3補充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種影響。
·對老鼠的研究證據表明,為治療強迫性飲食失調和肥胖癥而研發的新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阻止大腦中的特定受體。當與食物有關的誘因,如圖片或香味被激活時,該受體不顧機體的能量需求,觸發對食物的渴望。
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Paul Kenny博士在弗羅里達Scripps研究所研究成癮性及肥胖,他說:“這些都是令人著迷的研究,因為它們顯示了在飲食失調方面,雖然經常忽視大腦,但其起著重要作用。這些發現里面有很多可能引起新的干預措施,它們有助于減少肥胖,能幫助那些糾結于每天吃什么的人們控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