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國際食品包裝協會8月13日所提出的“方便面桶外側再生紙的有害物會向內遷移,并給人體帶來危害”再做回應: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報告未給出“有害物遷移”的方式、遷移量以及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相關數據。僅憑外層紙檢出熒光物質推測產品可能具有食品安全風險,并不科學。而且在方便面54年的發展中,從未因此發生過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在全世界范圍內是具有安全實踐經驗的。
據介紹,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于8月8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舉行的“食品包裝產品質量情況調查發布會”當日組成專家小組,對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報告所發出的質疑進行了科學評估,并與世界方便面協會日本總部的執行主席安藤宏基先生(日清食品公司董事長),對方便面容器的安全性問題及全球使用情況進行了溝通。就此問題食品科學界達成了幾點共識:
首先,方便面現行的紙包裝容器均為雙層,內層為與食品接觸的紙碗,外層為“碗標”,由于內外兩層具不同功能,所以該檢測報告,要求外層的“碗標”也需符合針對內層紙碗的標準,并不適宜。
其次,我國對于食品包裝與容器的食品安全衛生要求,主要依據GB11680-89「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準」,均限定在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部分。根據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機構檢測,方便面所使用的內層紙碗完全符合國家標準。方便面的內層紙碗經過PE淋膜處理,已經起到了很好的阻隔遷移的作用。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自己提供的檢測數據也可知,內層紙碗并未檢出熒光劑,是完全符合標準的。其實已經自證了外層碗標與內層碗身長時間接觸并不會使內層紙碗的安全性發生問題。
再次,不與食品直接觸的包裝使用再生紙是符合國際上節能環保的趨勢,要求所有的食品包裝都采用原漿紙,現實上也不可行,如食品外盒與食品瓦楞紙箱,都不需要使用原漿紙。
當前全球方便面除部分采用塑料材質容器外,普遍使用紙制容器,且均采取內外兩層結構——內層紙碗使用原漿紙材,外層碗標使用再生紙材。各國法規也僅對直接接觸食品的部分要求。在方便面54年的發展中,從未因此發生過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具有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安全實踐經驗。
相關法律人士表示,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公布制度。有關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風險警示信息都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公布。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擅自向社會發布檢測信息,是違背該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