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的研究揭示增加五谷雜糧的食用與大腸癌、心血管病、高血壓、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的降低以及體重的增加有直接的關系。
然而,一些短期隨機對照干預試驗對這些條件下的生物樣本的觀察并不符合這項結論,至少不符合對體重控制、血壓、空腹胰島素的觀察。上周,在圣安東尼奧市的五谷雜糧多板塊大會上,代表們獲悉了這個信息。
“但是研究思路可能比其他的都重要”波士頓塔夫斯大學的教授Paul Jacques這樣說,他對科學與五谷雜糧的食用和醫療福利做了陳述總結。
“一旦你開始仔細的觀察這些干預實驗研究就知道,他們往往是在非常小的群體里邊,而且他們都是已經有代謝性疾病的人,而這些人是缺乏觀察意義的”他說。
“然而觀察性研究應該是觀察數千的健康人群,通過好幾年的研究來了解他們是否顯露出糖尿病,肥胖癥等等”
他們不是同人群之間的比較
“對于血壓的研究。制藥公司通常需要花費為期兩年的時間,而那些針對五谷雜糧和血壓的公司只用八周的時間研究。這顯得時間不充足。”
“同樣,在體重控制方面,對少量肥胖的人為期12周的研究,這對于證明一個有意義的結論確實時間不夠。而流行病學的試驗是從一大群正常體重的人群開始,持續多年觀察他們的體重增加變化,從這上面也不可能得出什么結論”他說。
“另外,他們也不都是在同一個人群之間比較,一些實驗給人們吃小麥,一些吃大麥,一些人兩種都吃,一些人吃黑麥面包等等,這些谷物的生物活性成分是不同的”
大規模觀察性研究中的數據可靠嗎?
但是,我們應該重視一些對五谷雜糧所做的大型謹慎的觀察性研究的結果嗎?
畢竟,不是那些對五谷雜糧有高攝入量的人都可能擁有健康的飲食和有規律的生活方式,這也會導致數據結果出現偏差。
“也許”,他說,“對這些研究,這是一個潛在的問題,但是當你觀察相關數據,然后試圖嘗試和控制那些潛在的混雜的因素的時候,你仍然可以看到五谷雜糧的攝入量和減少心臟病、2型糖尿病及大腸癌有很強的相關性”
“當然,在理想的情況下,你可以把成千上萬的人放在實驗室條件下,隨機分配成群組(高五谷雜糧,低五谷雜糧或無五谷雜糧等等),嚴格控制他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10年,然后看看有多少去患心臟疾病,糖尿病或肥胖癥”他說。
但在現實中,這將是昂貴和不切實際的。因此,我們必須依靠和流行病學研究的相結合來短期內干預實驗。也就是要使用替代終點來識別風險的降低(或者說是生物標記物)如空腹血糖濃度,膽固醇和胰島素抗性。
那么什么樣的干預研究是可行的嗎?
這取決于生物標志物,他說,但是在理想情況下,他們應該觀察數百個健康的人在幾個月內的生物標記物的情況,而不是在幾周內只有10秒不健康的人。
五谷雜糧和健康聲明
目前批準了兩種五谷雜糧的健康聲明
富含五谷雜糧和其他植物性的食物,含有較低的脂肪,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臟疾病和某些癌癥的風險。“(1999)
而2010年針對美國人的膳食指南這樣陳述:“有限的證據顯示,食用五谷雜糧和減少Ⅱ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是相關的”,卻沒有官方的對這方面發表的健康聲明。
然而,康尼格拉食品公司最近向FDA提出就食用五谷雜糧和降低罹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之間的關系批準的一個健康聲明—公司目前正在等待FDA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