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omi Xue?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能量飲料要和咖啡搶市場了?
Foodaily注意到,手握百億級能量飲料大單品的賽道一哥,東鵬飲料,官宣推出無糖型能量飲料新品,并且特別添加了有助于緩解腦疲勞的成分L-α-甘磷酸膽堿(L-α-GPC)。
在國內市場,無糖的能量飲料并非主流,而東鵬在無糖基礎上疊加有助于緩解腦疲勞的成分,更是實現了雙重創新突破。
從Foodaily的判斷來看,這款新品可能是東鵬在能量飲料賽道上的又一次探索嘗試,相較于其常規版本,無糖配方可能更容易獲得高強度腦力工作的職場打工人或者是年輕大學生群體的青睞。
而這群人恰恰是傳統含糖能量飲料未大范圍滲透的新藍海,有可能會為能量飲料品類帶來新的擴容空間。
這與 Foodaily 兩年前的判斷不謀而合:職場人群是能量飲料的下一個關鍵增長點。
觀察全球市場,Foodaily發現,過去20年,國內能量飲料的成長離不開司機和渠道,但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日本市場,能量飲料還有一個巨大的高頻消費群體,就是職場打工人。
當下的中國市場,職場人群對于飲料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要更健康、更匹配他們的生活方式。東鵬飲料的這次推新,讓我們看到了這類人群的能量飲料消費需求被激活、放大的可能性。
踏入能量飲料的“空白區”,東鵬新品背后藏著怎樣的戰略野心?核心客群的年輕化,會給能量飲料的未來,帶來多大的想象空間?
1
從體力補給到腦力續航,
能量飲料瞄上2億職場人?
長久以來,能量飲料憑借出色的提神效果、方便即飲的特性以及補充能量的功能,成為高強度即時補給場景的首選。
無論是抵抗倦意的長途司機、亟需恢復的運動員、四處奔走的外賣騎手,還是深夜鏖戰的電競玩家……在消費者心智中,它幾乎等同于應對“體力透支”與“極限挑戰”的專屬補給,具有鮮明的“重功能”屬性。
這一清晰而穩固的市場定位,奠定了能量飲料市場繁榮的基礎。其中,東鵬特飲早期正是通過精準錨定價格敏感、需求高頻的藍領群體(如司機、工人、夜班保安等),并深入高速服務區等場景,以“精準定位+高效觸達”的策略快速占領市場,坐穩了賽道龍頭的位置。
圖片來源:東鵬特飲
根據2024年的財報數據,東鵬特飲在我國能量飲料銷量占比已提升至47.9%,全國市場銷售份額占比提升至34.9%,連續四年成為我國銷售量最高的能量飲料。
近年來,東鵬特飲消費人群已經呈現出年輕化新趨勢,職業類別也向互聯網、廣告、教培等白領群體遷移。早在去年8月發布半年報時,東鵬就已指出客群的顯著變化,“一二線大城市的消費者貢獻比例開始大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一眾社交媒體上發現,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和學生黨,選擇將能量飲料作為持續性抗疲勞的“續命水”。而這樣的兩類人群,在中國就有共計近2.5億(含約5000萬大學生)。
圖片來源:小紅書@密特、MY魚、。。。。。。、我叫大揚揚
在他們身上,能量補充的需求本質發生了兩大關鍵轉變:
一是場景輕量化,腦力疲勞成新痛點。
現代工作場景下,“疲憊感”越來越多源于持續的腦力消耗、信息過載和注意力渙散。
消費者的能量補給需求已從“體力透支”等爆發性場景,轉向“長時間會議”、“趕方案”、“通勤充電”、“下午防困”等高頻、輕量、聚焦腦力續航的日常場景。
知萌和尋商會聯合發布的《Z世代健康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從清晨喚醒、白天提神、午后回血,到加班熬夜后的修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補狀態”變成了日常剛需,38.5%的年輕人已養成固定時段飲用提神飲料的習慣。
圖片來源:Z世代健康消費趨勢報告
二是健康化升級,控糖訴求逐漸凸顯。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消費者對飲料的健康屬性要求更高,越來越傾向含有天然成分,低糖或無添加劑等具有健康屬性的飲料產品。
與此同時,“控糖大軍”的數量也在激增,《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查報告》顯示,近七成(67.87%)消費者認為自己需要“控糖”。
圖片來源: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在此背景下,傳統含糖能量飲料,容易讓注重健康管理(尤其是年輕女性)的白領群體望而卻步,而這部分人群恰恰是潛力巨大的增量市場。
Foodaily長期關注海外市場動態,也發現在以日本、歐美為代表的成熟市場,無糖型能量飲料已成為顯著趨勢,既滿足健康人群對清爽能量補充的偏好,也覆蓋特定人群(如糖友)的需求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 日本市場的能量飲料發展歷程本身就頗具啟示性——其初期增長便高度依賴白領、商務人士等群體的能量補充需求。
反觀國內市場, 發展空間依然廣闊。思瀚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人均能量飲料年消費量僅為5.3升,而同期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量分別為17.1升、16.3升和7.5升。
這清晰地表明,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特別是聚焦“健康屬性”與“腦力疲勞”需求的細分領域, 仍是一片亟待開拓的藍海。
顯然,東鵬飲料也洞察到了這一點。
在Foodaily看來,東鵬特飲延伸至無糖賽道,精準滿足了控糖需求群體、腦力工作者及輕健康生活方式人群,更健康、更輕負擔、但同時更長久續航的能量補充需求。
含糖產品滿足高強度體力需求,無糖產品滿足輕量級健康腦力需求,“場景互補”策略,有望實現品類協同,以含糖與無糖雙線布局,驅動企業營收增長。
2
引入“腦力續航”成分,
0糖的能量飲料,
有什么不一樣??
“無糖健康,多重能量”是無糖型東鵬特飲最顯而易見的主張。
要實現這一目標,東鵬需解決兩大經典矛盾:一個是無糖的口感痛點,另一個是“無糖=無能量”的誤區。
圖片來源:東鵬特飲
在味覺體驗上,無糖型東鵬特飲以百香果芭樂復合風味為基底,融合天然羅漢果成分,通過豐富的果香層次巧妙平衡甜感缺失,打造“無糖不減味”的清爽口感;
在能量補充層面,產品添加煙酸、維生素、人參、牛磺酸等經典成分,確保基礎能量供給與生理功能支撐的有效性。
真正實現品類突破的,是東鵬創新引入的“腦能量搭子”——L-α-甘磷酸膽堿(L-α-GPC)。
圖片來源:hea.China.com
L-α-甘磷酸膽堿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體的天然膽堿類物質,可穿透血腦屏障,在脂質代謝、神經保護和細胞信號傳導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權威期刊(如《Nutrition Reviews》、《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的研究證實了其在腦健康領域的臨床強功效性,以及其對不同年齡人群認知功能改善功能,是機制明確的優質腦營養素。此外,其功效還延伸至促進運動表現、力量提升及生長激素分泌。
然而,由于其膳食補充難度較大,只在母乳、魚肉、雞蛋中微量存在,國內90%人群攝入L-α-甘磷酸膽堿不足(16mg/d ),因此L-α-甘磷酸膽堿作為膳食補充劑原料市場潛力巨大。
2024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2024年第2號公告,L-α-甘磷酸膽堿獲批為新食品原料。這意味著,此后L-α-甘磷酸膽堿可添加至普通食品中。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
在三個月前的2025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上,匯聚各領域權威專家和學者共同起草和撰寫的《L-α-甘磷酸膽堿(GPC)科學共識》工作也正式啟動。
Foodaily觀察到,在全球范圍內,L-α-甘磷酸膽堿被廣泛用作膳食補充劑或食品原料,已經在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獲得批準和認可,已經歷二十余年的安全驗證。
而在國內,該成分仍局限于少數膳食補充劑,飲料領域尚屬空白。
作為能量飲料頭部企業,東鵬特飲推出這款新產品的意義不再僅僅是無糖化的升級。它突破了能量飲料長期固守的“體力戰場”,直擊現代職場腦力消耗的核心場景,通過緩解腦疲勞、提升專注力與認知表現,推動國內能量飲料從“體能補給”向“腦體協同續航”的戰略升級,填補了國內能量飲料在腦健康需求上的空白。
3
結語
一直以來,東鵬飲料持續深化“1+6”多品類戰略布局,通過差異化產品創新實現場景突破。在百億大單品東鵬特飲之外,還緊跟健康化趨勢,布局了“快速補充電解質”定位的東鵬補水啦、無糖茶飲料“上茶”系列等,不斷擴大細分品類影響力。
圖片來源:東鵬飲料
在Foodaily看來,作為能量飲料的領導品牌,東鵬此次推出無糖型東鵬特飲具有三重戰略深意:
一是延續多品類戰略,擴充東鵬特飲“累了困了”新場景和新人群。
二是破壁同質化。在飲料行業整體向健康化、多元化、精細化演進之際,東鵬以L-α-甘磷酸膽堿這一緊跟政策的創新成分,打破能量飲料配方高度雷同的僵局,開辟全新差異增長點,搶占市場先機。
三是引領需求趨勢。東鵬敏銳地捕捉到健康消費升級浪潮下,能量需求核心場景的遷移——從體力勞動的“重補給”轉向腦力勞動的“輕續航”,從單純的“提神醒腦”轉向追求“身心兼顧、高效專注”。
展望未來,在領導品牌的帶動下,中國能量飲料市場是否能加速擺脫傳統刻板印象的桎梏,從特定人群的“極限伙伴”向普羅大眾的“日常健康能量伴侶”轉型?
Foodaily認為,通過品類創新覆蓋從高強度體力恢復、輕量級腦力續航到基礎營養補充的多維需求,并打造更健康、更專業、更貼近日常場景的產品,將成為驅動下一輪增長的關鍵。
參考資料
[1]2025年Z世代健康消費趨勢報告 |知萌&尋商會
[2]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查報告 |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3]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l-α-Glycerylphosphorylcholine: From Metabolic Pathways to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 Nutrition Reviews
[4]搶占百億市場,這款新食品原料有哪些潛力功效 | 功能食品圈
[5]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二〇二五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