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頭財經
數據顯示,短短三天內,南開大悅城總客流量飆升至48萬人次。其中,得益于盒馬開業的強大吸客效應,6月28日單日客流突破18.6萬人次,創下該商場開業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盒馬首店的入駐,顯著提升了商場的人氣與活力,充分顯現了其對區域消費的強有力帶動作用。
01
借用一句網絡熱梗,天津這個地方,還是太復雜了。煎餅馃子的甜咸之爭未了,盒馬便帶著瑞士卷姍姍來遲——咬一口,方知這方獨特水土,早為新鮮事物留足了滋味。
02
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北方第二大城市,天津東鄰渤海,北依燕山,毗鄰首都,2024年常住人口1364萬,GDP達18024.32億元。
海河穿城而過,不僅帶來津門碼頭百年吞吐天下貨物的繁盛景象,也讓天津泡在獨特的煙火氣里,煎餅馃子要加馃篦兒還是油條,鍋巴菜必須配麻醬豆腐鹵——光是“吃”這一件事,就能讓外地人摸不著頭腦,卻也讓天津人把“講究”刻進了DNA里。
可就是這么個懂吃、會吃的城市,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缺了一口“盒馬味”。
03
這口“想念”,一盼就是很多年。
眼看著北京、上海、重慶都有了盒馬,就連江浙的縣級市都能看到盒馬身影,天津人心里那叫一個急。甚至有人寫錯名字,把“盒馬鮮生”喊成“盒馬生鮮”,這份略顯笨拙的期待,藏著多少個深夜刷著盒馬App、卻發現配送地址無法選擇的遺憾。
好在,這份等待終于有了結果。就在上周,超過3000平方米的店面,7000余款全球及本地特色商品,30分鐘極速達的服務——盒馬帶著滿滿的誠意,走進了天津人的生活。
04
盒馬的到來,不只是開了家新店,更是加劇了天津的新零售競爭業態。
首店選址天津大悅城——這座城市年輕消費的核心商圈與潮流風向標,本身就暗藏商業邏輯:負一層的空間既便于客流導入,又能將 “逛買吃” 場景一體化。海鮮區既是選購區也是現制餐廳,還是顧客用餐區,十三香小龍蝦開業首日不到中午就售罄。聯手海河、利民等天津人味覺記憶中的老字號,共創限定商品,帶領消費者一起穿越回經典美味中。
更精妙的是數字化選品能力:依托阿里生態的消費大數據,全球網紅爆品(如HPP果汁、紅杏冰茶)與津門地標食材(寶坻三辣、沙窩蘿卜、渤海灣海鮮)同框陳列,3公里內30分鐘極速達讓天津消費者“躺收全球鮮”成為現實。
05
這份“懂吃”默契的背后,是盒馬對天津的深度理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方的飲食與本地食材、食俗碰撞融合,是天津的特色。為了讓天津人所想即所得,盒馬不僅帶來了品質商品,更用數字化供應鏈打通了“從產地到餐桌”的鏈路。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下,盒馬在京津冀掛牌的多個“盒馬村”,成了天津人菜籃子的堅強后盾。韭菜、蜜薯、鴿子蛋……這些來自田間地頭的農產品,通過“產地直采+全鏈路標準化+多場景消費”的生態閉環,縮短了從枝頭到餐桌的距離。
因此,盒馬入津,是一次醞釀已久的“雙向奔赴”。
06
過去一兩年,盒馬靠著在千億縣,尤其長三角地區的二三線城市下沉擴張,接連實現首次盈利和首次淡季盈利,且進入連續盈利期,在連續數月整體盈利的基礎上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過去的2024財年,盒馬一共開出72家新店,整體GMV超過590億,其中在線交易貢獻超過63%,線下交易GMV貢獻增長2%。
在此基礎上,一邊修正早期多業態激進擴張帶來的困局,一邊瞄準下沉市場和北方城市,而天津無疑是盒馬在北方落子的重要節點。
07
盒馬此次進駐天津,采用了“1店+N倉”的精銳模型,即一個鮮生大店配多個前置倉。
3000平米的大悅城首店作為中央廚房+體驗中心,承擔商品展示、現制加工與會員服務功能,而多個靈活前置倉則像毛細血管般滲透進城市社區,專注高頻商品的即時響應。
看似追隨,實則是戰略聚焦的必然——用最集約的成本,以最小單元驗證“體驗店+云倉”的效率最優解,是盒馬剝離冗余業務后更務實的進化。
08
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度,盒馬天津首店更像一場大型津門實驗。
首店同步落地區域結算中心,不僅服務天津本地,更以供應鏈網絡串聯北京消費需求、河北農產品產能以及天津港口冷鏈資源,形成區域消費閉環。
寶坻“盒馬村”的六瓣紅大蒜,通過天津倉配系統48小時內就能出現在北京盒馬門店的貨架上;渤海灣的梭子蟹經天津中央廚房加工后,可同時供應三地門店的現蒸海鮮專區。
消費鏈路一旦打通,1.09億人口的區域鮮食共同體將為盒馬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09
在2024年底的內部信中,盒馬CEO嚴筱磊曾透露公司聚焦在盒馬鮮生和盒馬NB兩大核心業態:前者復制成功模型,后者打磨最優模型,將沖擊千億規模。
今年開始,由“外賣大戰”掀起的即時零售市場爭奪熱度持續攀升,巨頭紛紛下場,已然成為零售行業中不可忽視的增長引擎。
在“百店計劃”的加持下,盒馬加速全國布局,將服務半徑滲透至更多城市。如能順利乘上這股東風,有望乘勢崛起為即時零售混戰中的一方諸侯,千億規模即指日可待。
10
天津人想念盒馬太多年,盒馬雖遲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