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納食(ID:kuaixiao6699)
近日,涪陵榨菜披露了2024半年報,營收和凈利潤雙降。曾14年漲價14次,被吐槽榨菜“比豬肉貴”的涪陵榨菜,如今漲價策略似乎也行不通了。
01
業績雙降
榨菜龍頭還扛得住嗎?
據涪陵榨菜近日披露的2024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3.05億元,同比下跌2.32%;實現凈利潤4.48億元,同比下跌4.74%;而更能彰顯主營業務的扣非凈利潤則錄得4.25億元,同比下滑1.62%。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此前一季度數據,涪陵榨菜的營收跌幅進一步提升,而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的增長幅度從第一季度的同比正增長變為了同比下滑。
這并非是涪陵榨菜首次傳遞出的遇冷信號。
2023年,涪陵榨菜營收和凈利潤出現雙下滑,營收24.50億元,同比下降3.86%;歸母凈利潤8.27億元,同比下降8.04%。
(圖源:微博@烏江榨菜)
對于這樣的業績赤字,涪陵榨菜將原因歸咎為原材料成本等方面。
去年業績下滑時,涪陵榨菜表示主要受原料成本上漲、宏觀消費需求不及預期,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公司2023年榨菜銷量小幅下滑。
去年的高價原材料如今仍在持續影響著涪陵榨菜的利潤。
此次2024半年報公告中,涪陵榨菜表示,上半年主要是原材料青菜頭及榨菜半成品受市場供需影響,價格同比2023年分別下降約32%和26%。公司2024年上半年使用的原料大部分來自于去年收購的高價原料,今年新收購低價原料于6月開始逐步投入使用,對毛利率有一定影響。
不過,即便如此,在整個調味品領域,若是拼毛利率和凈利率,比涪陵榨菜高的沒幾個。
以2023年為例,涪陵榨菜全年營收25億元凈利潤8.3億元,凈利潤率33.2%。
今年一季度,涪陵榨菜的營收為7.5億元,但是凈利潤卻能達到2.7億元,36%的凈利潤率,在整個行業內說是“暴利”也毫不為過。
36%的凈利率意味著什么?對比參考更直觀,按照2023年的業績情況,五糧液的凈利潤率也才達到了36%的水平。
因此涪陵榨菜也有著“榨菜茅”的稱號,這不僅是因為它在行業內是龍頭品牌,從另一角度而言,更因為它在凈利潤和高溢價方面和茅臺有著相似之處。
02
漲價策略失效了?
漲漲漲,這是涪陵榨菜過去多年來的發展主線。
2008年,涪陵榨菜開啟第一次提價。不過原因也能理解,或許不少人對那年的冰雪災害都有印象,也正是因此,讓涪陵榨菜的原料青菜頭整體減產30%。被迫無奈,涪陵榨菜旗下的產品價格上浮23%。
2009年,涪陵榨菜再次將價格上調10%,凈利潤增長到4000多萬元。
但之后,涪陵榨菜似乎嘗到了漲價的甜頭,在漲價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基本上每年都在漲價,不過最初,涪陵榨菜也比較謹慎,2014年之前基本上都在1元時代。
而后,涪陵榨菜的野心越來越大,2017年終端單價翻了一倍,到了2元時代。
2020下半年,涪陵榨菜又對主力產品縮小包裝提價及商超產品直接提價。
2021年初的雪災再次讓青菜頭嚴重減產。涪陵榨菜表示,2021年上半年,原料總體上漲了20%-30%,原料在成本中占比大概40%左右。堅持半年后,涪陵榨菜于11月開始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各品類上調幅度為3%-19%不等。
至此,涪陵榨菜逐漸進入3元時代。
如果按重量計算,每斤榨菜的價格超過20元,不少消費者都吐槽稱其“比豬肉價格還貴”。
根據有數數據的橫向對比,烏江榨菜近14年的總漲幅超過600%,這個幅度幾乎能追上北上廣房價的漲幅。
拆解涪陵榨菜這些年的業績數字,2023年之前,涪陵榨菜依靠漲價策略一直都收獲著不錯的業績數據,但直至2023年,涪陵榨菜營收和凈利雙降,今年上半年依舊沒有遏止這一趨勢再次下滑。
這似乎也在表明,涪陵榨菜一直慣用的依靠產品漲價來拉動業績這一策略正在失效。
03
高層變動,新品不順
涪陵榨菜還能依賴什么?
涪陵榨菜近兩年迎來了多事之秋。
去年年底,涪陵榨菜布公告稱董事長周斌全先生由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涪陵榨菜公告高翔成為新任董事長。
留給新任董事長的“攤子”還真不小。
一方面,涪陵榨菜多年來一直以來的漲價策略已經開始逐漸失效,營收逐漸見頂;另一方面,公司雖說也在進行多品類矩陣式發展,但多品類業務能否破局還有待驗證。
今年年初,涪陵榨菜稱,公司規劃了以榨菜為中心,向“榨菜+”、榨菜親緣品類、川式復合調料和川渝預制菜四個方向發展,目前川渝預制菜方向處于研發調試與市場調研階段。
涪陵榨菜在半年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推廣榨菜(含小脆口)、下飯菜(含海帶絲、豇豆)、榨菜醬、調味菜、泡菜、豆瓣醬、榨菜醬油、惠通下飯菜、聯營產品、內部產品等品類,重點抓榨菜、下飯菜、榨菜醬和調味菜品類,其中榨菜、下飯菜、榨菜醬是核心。
(圖源:微博@烏江榨菜)
但從業務數據上來看,多元化戰略至少從目前來看尚未起效。
報告期內,涪陵榨菜的榨菜品類實現營收11.18億元,同比微增0.49%,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略有提升,至85.58%,并且,毛利率下滑了2.36%至54.19%。
而涪陵榨菜此前新培育的泡菜、蘿卜等產品表現欠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這也讓市場與投資者們擔心,如果涪陵榨菜系列產品不能保持高增長,品牌還能依賴什么?
按照涪陵榨菜的說法是,今年新收購的原材料從五六月份才開始使用,預計下半年原材料成本降低的影響會比較明顯一些。但客觀來講,相較于原材料問題而言,缺乏足夠的增長引擎才是涪陵榨菜最核心的問題。
就像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說的那樣,對于涪陵榨菜而言,擺脫當前困境的突破口在于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發展。在業績危機顯現前,涪陵榨菜得早些盤算,怎么才能給出一份讓市場看好、讓投資者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