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文華
來源:子彈財經(ID:zidancaijing)
8月16日晚間,紫燕食品公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59%;歸母凈利潤為1.98億元,同比增長10.28%。
核心財務數據穩中有升,說明紫燕食品在整體市場環境并不樂觀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
那么,紫燕食品是如何做到的?在整體行業中屬于怎樣的水平?能否應對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
01
凈利潤雙位數增長背后
凈利潤的增長是衡量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在大環境并不樂觀、市場競爭加劇時。因此,這項指標又是外界審視一家企業健康度的重要窗口。
縱觀2024年上半年市場的情況,國內餐飲、食品上市公司整體承壓。除了少數幾家企業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增長外,更多企業面臨著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局面,但更普遍的情況是營收下降、凈利潤上升。
這一趨勢也表明,盡管有些企業通過提升毛利率和優化成本等方式實現了盈利能力提升,但整個行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這里需要注意一個現實,2023年是消費復蘇年,各項經營數據的上升與經濟復蘇和消費大爆發有關。此外,還要考慮到對比的是2022年的低基數。
因此,2023年的數據走向并無太多參考意義,畢竟當消費者經歷了報復式消費的狂歡后,已逐漸恢復理性,在各項支出上也更加謹慎。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講,2024年上半年的盈利數據,更能反映企業的真實運營情況。
從上半年財報數據來看,報告期內,紫燕食品的凈利潤實現了雙位數增加,這無疑提振了市場信心。
對此,紫燕食品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各項業務發展良好,“超級發展城市”與“育新城市”雙計劃超額完成目標,墨爾本一店成功落地破局海外市場,與正大集團等深化戰略合作等。同時,公司集聚產品研發優勢挖掘發展潛能,賦能門店終端激發銷售動能,供應鏈挖潛增效尋求質變,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實現了穩定發展的戰略性目標。
02
產業鏈過長以致成本高,
如何控制與優化?
鹵制食品在我國歷史悠久,是一種廣受消費者喜愛的傳統中式食品。近年來,行業保持著比較高的增長。紅餐大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鹵味品類的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元。更有機構預測,2020—2025年我國鹵制品行業規模以每年11%的復合增長率在高速發展。
更細分來看,鹵味又被分為休閑鹵味、佐餐鹵味兩大類。紫燕食品屬于后者,是在家庭、餐廳、酒店等餐桌消費場景食用的佐餐食品。
過去,提到佐餐食品,人們的第一印象是分散在菜市場的小攤、社區周邊的小作坊等場景。而時至今日,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衛生及品質要求的提高,以及行業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發展,佐餐賽道已形成了以紫燕食品為龍頭的龐大市場。
但需要注意的是,佐餐食品賽道與其他食品行業相比,有著諸多特性。如佐餐食品通常作為餐桌上的補充或配菜出現,適應的場景較多,因此具有多樣性要求。消費者往往傾向于新鮮制作的產品,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擁有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和物流配送系統;加之雖然標準化有助于保證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但不同季節和不同地域的消費者同時具有個性化的需求。
其中,相較于其他特性,產業鏈過長是佐餐食品最為特殊的部分,由此帶來的成本增長,也是企業不得不翻過的“大山”。
而紫燕食品在凈利潤上的增長,或許正是克服了這一痛點,并在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品牌服務等多方面實現全面數字化,才能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具體來看,在生產制造環節,紫燕食品采用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生產流程的高度標準化和規范化。同時引入多套現代化電子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核心業務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并打通了各環節間的數據壁壘,使產品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成品包裝、配送,各個環節更加科學和緊密。
在物流配送環節,紫燕食品自建冷鏈物流車隊,全程控溫配送到店,配送過程中采用智能物流系統,全程跟蹤和實時查詢訂單,確保產品安全快速地送達。
而在品牌服務方面,紫燕食品對門店操作進行統一化培訓和管理,在各門店全面覆蓋評價機制,可以第一時間收集并響應顧客反饋;并且可以在線上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咨詢和投訴渠道。此外,紫燕食品還積極探索數字化營銷方式,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與消費者溝通互動,增強品牌黏性。
用數字化降本增效,如今已是眾多企業的共同選擇。紫燕食品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布局,將數字化應用到解決產業鏈痛點,最終實現了在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出積極能量。
03
產品與渠道同時發力,
機會大于挑戰
在生產端,紫燕食品通過優化產業鏈,突破行業桎梏。在消費者感知最為明顯的產品和渠道等終端層面,其是否也有一些積極舉措?
由于鹵制食品以鮮貨為主,保質期普遍偏短。因此,光有鮮貨產品,企業的發展空間勢必受到局限。從紫燕食品的應對舉措來看,其采用了鮮貨產品為主、預包裝產品為輔的產品策略,構建了多元化品類體系。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紫燕食品將鮮貨產品分成四大類:夫妻肺片、整禽類、香辣休閑類和其他鮮貨;對于預包裝產品,則分成三大類:鎖鮮類、真空類以及禮盒類。通過品類齊全的產品布局,來適應和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與其他的鹵制品門店相比,紫燕門店擁有專屬的制作工作人員,配備工作臺和調料區,根據顧客的要求當場制作,可以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
在此布局之下,紫燕鮮貨業務收入穩定,是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一些拳頭產品更是成為破圈的爆款,如鮮貨業務中的夫妻肺片。這款產品以傳統的肺片為原料,加入牛肚、牛筋、豬耳、花生米等十多種新鮮優質原料,提升了口感。整禽類和其他鮮貨類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正餐場景,紫燕積極布局的預包裝食品也打開了市場,并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增長。數據顯示,預包裝及其他產品實現1.76億元,同比增長4.11%。
有了好的產品,與之相匹配的渠道往往可以讓其發展更好。也因此,紫燕食品在渠道方面持續發力,形成了單店模型優秀、以經銷為主直營為輔的多元化銷售渠道布局。
以單店為例,紫燕經過店面的精心設計,并通過高效運營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可觀的銷售額。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這一單店盈利模式,不僅加速了門店的擴張,更為萬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在銷售模式上,紫燕采用了零售行業普遍采用的經銷為主、直營為輔的策略。前者可以通過經銷商網絡來擴大市場覆蓋面,方便品牌更好地進入新市場,降低銷售成本的同時還能一定程度上分散經營風險。而在一些重要市場或具有戰略意義的位置,紫燕食品會選擇開設直營店。作為示范店,一方面可以為經營商提供參考模板,更能成為公司收集市場反饋,改進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渠道。
除此之外,紫燕食品還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在天貓、京東、抖音、快手、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旗艦店和專賣店不斷發展壯大,并與盒馬鮮生、樸樸超市、麥德龍、羅森、全家、711、美團買菜、叮咚買菜、華東鐵路局等渠道進行深度合作。
可以看到,多元化的銷售渠道成型后,紫燕食品的多元化產品得以觸達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04
結語
鹵味市場前景廣闊,但集中度并不高,這個市場想要做到頭部并不容易。對于已經成為頭部的紫燕食品而言,如何在當下市場上保持更高質量的發展顯得更為重要。
從紫燕凈利潤穩增的趨勢來看,其不僅早已在思考和布局,而且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關于紫燕食品未來的走向,或許要看其對這一策略的堅定執行,是否達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