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Y
來源:中國飲品快報(ID:zgypkb)
之所以說是悄咪咪地上,因為新品沒出現在公眾號推新的“C位”,不過它還是憑著一己之力,成為社交平臺上的“話題流量頭牌”。
作為新品,它在菜單顯示上不算靠前,要往下翻翻才能在“美式家族”中找到。
瑞幸小程序菜單
不過這才讓人發現,瑞幸今年的上新頗為豐富,在菜單側邊還特別新加了提示標志,比如美式家族的“大理石”、健康冰咖季的“椰子水”、輕咖檸檬茶的“超大杯”、爆款套餐的“猛獸派對”聯名等……
可能瑞幸自己都沒料到,大理石美式竟然被特別關注了。
那么,大理石美式到底是什么東西?
商品介紹顯示:個性黑咖特調。上半口醇厚,下半口清爽。
靈感源自奧地利經典飲品“維也納咖啡”,采用動物淡奶油,口感細膩奶香濃郁,輕輕融入經典美式。淡奶油隨冰塊緩緩墜落,呈現自然流動的大理石花紋……
瑞幸-大理石美式
從海報圖片可見,冰塊蓋過美式表面,兩者銜接處,有一團絲綢云霧般的奶油感。
頁面上還特別附有一句提醒:下單后請盡快到店自提并盡快飲用,以享受更好的視覺效果及口感。
顯然,想要大理石流動的效果,還需與時間“賽跑”,而且每一杯的花紋也都不一樣。畢竟,這是“個性”的產品嘛!
網友怎么說呢?

網友評論(圖源:小紅書)
有人說,淡奶油凝固了就“變面條”了;有人愿稱它為“咸豆腐腦”;有人貼上另一個標簽,“胡辣湯豆腐腦兩摻”;運氣好的,就是“豆花美式”“泥石流美式”;運氣不好呢?一杯“鼻涕美式”……
大家說得都挺形象的。
當然,也有更多人一時語塞,拿到這杯產品后,整個人腦子里都是“Emmmmmmmm”……
網友評論
至于口味,沒問的問喝過的:“好喝嗎?”“怎么點好喝?”“喝起來是啥味兒?”“這熱量到底是高還是低?”“能不能喝……”
什么回答的都有,比較客觀的就是“淡奶油熱量高,美式熱量低”,或者是“就是一口淡奶油,一口咖啡”,以及“千萬別點熱的,這很重要”。
也有人推薦加香草糖漿,就是甜度選項里“+3元”的那個。
還有員工在評論區里極力推薦大家,點的時候一定要全冰,全冰是推薦好喝的,千萬別去冰——因為有顧客不要冰,他就喜提差評了。
形態各異的“大理石美式”
小編也去整了一杯,備注說想少冰,員工小哥哥做完產品遞過來時,用他極具磁性的聲音向咱解釋:“這款產品少不了冰哦!”
行吧,咱誰也不為難誰,都喝特調了,要的就是個性!
至于口味這回事兒嘛,太主觀~加了淡奶油,有人喜歡就是好喝,不喜歡就是“油嘴巴”。
美式加淡奶油這樣的搭配,瑞幸當然不是第一個這么做的。
翻翻古早分享就會發現,有不少咖啡愛好者推薦這樣的“隱藏喝法”,就是點選美式再另加奶油。還有一些精品咖啡店,也曾分享經“特調”之后的維也納咖啡。
傳統的維也納咖啡
而傳統的維也納咖啡,就是咖啡、鮮奶油與糖漿。在雪白的鮮奶油上,灑落五色繽紛七彩糖豆,外觀漂亮;隔著甜甜的巧克力糖漿、冰涼的鮮奶油啜飲滾燙的熱咖啡,更是別有風味。
該說不說,咖啡的眾多創意非常多,且出現得也早,但在相當長時間內,只被小眾圈子悉知。
不論瑞幸這款“大理石美式”消費者反饋如何,它都做到了,讓更多人知道并嘗試這種咖啡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