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霸王茶姬最快會在今年年中實現上市,預計籌集2-3億美元。

文:艾青山
來源:未來消費(ID:WRXF2024)
值得注意的事,不同于新茶飲批量去港股上市,傳聞霸王茶姬目標是登陸美股市場,由花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負責。霸王茶姬官方并未回應市場傳言。
可以發現,如今新茶飲品牌已經出現了上市潮,今年以來,茶百道已經登陸港股上市,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也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喜茶亦有傳言即將在港股上市,就連門店數量有限的地方性品牌茶顏悅色,都多次傳出赴港IPO。(詳見《茶顏悅色的行為也太迷惑了》)
新茶飲品牌的上市,一方面說明前期資本的退出壓力,但更多的是,新茶飲品牌難以在風投基金手里拿到大錢,上市融資是主要出路,而在如此成熟的紅海市場中,新茶飲未來比拼的更多就是資源獲取能力,而非產品、營銷層面的創新。
從奈雪、茶百道上市破發、股價大跌的慘相中已經可以看出,市場對新茶飲的故事已經祛魅,而在美股市場中,更有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丑聞在前,新茶飲品牌似乎難以獲得投資者信心。(詳見《茶百道果然慘不忍睹》)
如今消費行業正在回歸長期邏輯,新茶飲品牌抹去了新消費的光環,正在回歸線下連鎖門店的邏輯,估值溢價難以維系。
簡而言之,上市就會破發,破發也要上市。霸王茶姬如果美股上市傳聞屬實,也多少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味。
01
相比于喜茶奈雪、蜜雪冰城這種“老牌”企業,霸王茶姬本身成立時間較晚,但快速實現了門店擴張增長,在整個新茶飲市場中都頗為亮眼。
2017年霸王茶姬在云南昆明開設首家門店,2023年則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新開門店超過2300家,是前五年總數的三倍,這作為成立不久的新興品牌實屬難得。
同樣在這一年實現千店增速的還有蜜雪冰城、甜啦啦、滬上阿姨、古茗、喜茶,從門店增長情況來看,霸王茶姬已經處于第一梯隊。截至2024年5月,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增至4092家。
前幾年霸王茶姬主要在云南和西南地區擴張,2019年開始在云南省外擴張,甚至實現了門店出海。2021年霸王茶姬先后完成兩輪融資,2023年再獲得Coatue投資,估值約30億人民幣。
根據餐寶典數據,霸王茶姬門店數位列主要茶飲品牌第九,年度增速第六,新增門店占比第二。
在新茶飲產品同質化的背景下,新茶飲品牌沒有太大必要把大量精力放在產品創新上,而渠道本身變得尤其重要,因此廣泛開店有助于建立品牌心智,同時也能形成飛輪效應,吸引更多的加盟商加盟,而這也是霸王茶姬的經營策略所向。
實際上,線下連鎖企業馬太效應明顯,企業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規模本身,供應鏈、數字化等等都基于規模效應。如此一來,加盟商反而成為了稀缺資源。可以發現今年不少頭部品牌的加盟費開始降低,甚至有個別新茶飲品牌推出了0加盟費的政策。
大規模需要大資本來驅動,而中小品牌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中被大品牌擠出市場,其實近兩年大量雜牌、中小品牌奶茶店倒閉,這也是為什么新茶飲品牌不得不排隊上市的原因,上市對于新茶飲企業來說更像是是一張船票。02
某種程度上說,霸王茶姬也恰好趕上了一個好的時機。因為在疫情期間,大量線下企業經營不善而倒閉,本身具有大量連鎖門店的新茶飲品牌壓力倍增,而商戶的倒閉導致商場空置率上升,也讓商場門店房租跌至低谷。
霸王茶姬沒有在疫情期間逆勢擴張,保持了一個良好的企業儲備,疫情后的第一年,也就是2023年,霸王茶姬開始快速擴張,實現全國范圍的市場滲透。也就是說,霸王茶姬抓住了房租的窗口期。
從產品上來看,霸王茶姬走的是國風新茶飲路線,類似于茶顏悅色,霸王茶姬爆款產品為伯牙絕弦,占整體銷售額的30%。大單品的出現,也說明霸王茶姬在用戶心智中已經有了獨特的記憶點,這對于企業未來的擴張有不少優勢。
從整個新茶飲行業的產品趨勢來看,近兩年新茶飲品牌的產品創新實際上是放緩了的,越來越多品牌開始把重心放在了被市場驗證過的經典款產品中。例如在前幾年喜茶奈雪還時不時地會推出黃皮、油柑等小眾水果元素的奶茶,近兩年這方面的動作明顯降低了。
另外,新茶飲和咖啡等產品也在不斷互相滲透,這背后恐怕也是企業尋找增量的壓力所致。例如蜜雪冰城即使推出了專注咖啡的幸運咖子品牌,但主品牌門店中也在大力推廣咖啡產品。
也就是說,隨著新茶飲連鎖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品矩陣也需要不斷豐富才能夠支撐門店的運營,只不過是以前品牌會大量嘗試產品創新,而如今則是直接引入其他的成熟可復制的品類進店銷售。
總體來說霸王茶姬其實運氣不錯,抓住了線下商業地產短暫的房租紅利,實現了快速的增長躋身新茶飲第二梯隊。其實對于很多人來說,霸王茶姬最早像是茶顏悅色的“山寨品牌”,而如今其發展勢頭,可以說已經超過了茶顏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