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沐九九
來源:深氪新消費(ID:xinshangye2016)
最近,聚焦新中式定位,繼茶飲、咖啡之后,茶顏悅色在長沙五一商圈集中開出5家“晝夜詩酒茶”小酒館,“以酒的豐富風味與茶碰撞,去展現茶的邊界與更多的可能”。這邊的茶顏悅色在茶酒上不斷融合試探,另一邊的霸王茶姬正在版圖擴張的道路上狂飆。今年年初,霸王茶姬的全國門店數量達到4000家,其中僅去年新開門店就有2300多家,超過前五年開店總和的兩倍。而在新茶飲集體上市的熱潮下,霸王茶姬也被路透社爆出赴美上市的消息。
盡管官方并未對此做出明確答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硝煙彌漫的茶飲行業,無論是先發之勢的茶顏悅色,還是后來居上的霸王茶姬,絕不甘于人后,正極力尋找增長的可能性。
只不過,同為新中式茶飲,茶顏悅色早已不只滿足于做一杯“茶”,而霸王茶姬則堅持走著大部分茶飲品牌的“老路”。霸王茶姬向左,茶顏悅色向右,不過殊途之后又是何歸屬?茶顏悅色用10年時間實現了從1到500,霸王茶姬只用了它的一半就完成了這個目標。2013年,多次創業失敗的呂良在長沙解放西路開了一家占地不足30平的店鋪,取名“茶顏悅色”,店面設計精良,以中國古典元素為特色,主攻新中式鮮茶。此時路過并捎上一杯的長沙市民們似乎不會意識到這個看起來“格格不入”的古風店鋪會在數年后成為長沙的地標,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打“飛的”來品嘗。

圖源/小紅書
起初,由于在茶飲淡季開店,而創始人又缺乏經驗,茶顏悅色的營業效果并不好,直到次年所在的五一商圈成為核心樞紐才扭轉了局面。后來呂良提到茶顏悅色的成功,感慨稱“一個好碼頭,狗屎都賣錢”。
不過,即使這樣,茶顏悅色的開店速度也不快。2015年,茶顏悅色才陸續進入到長沙其他商圈,到2017年8月的時候,在長沙也只有40家門店。
雖然速度上比不上同期同行,但占據早發之勢的茶顏悅色此時已經在鮮奶茶賽道闖出了一片天,成為了長沙小有名氣的茶飲品牌,并吸引了資本的注意力。
2018年,茶顏悅色獲得來自天圖投資的天使輪融資。此后又接連拿下順為資本、源碼資本、元生資本、五源資本等知名機構的融資。
資金注入后,茶顏悅色開始大規模在長沙開店,并逐漸發展為“十步一茶顏”的街頭盛況。
先出生的茶顏悅色正蓄勢待發,晚幾年的霸王茶姬已經搖搖晃晃跑了起來。
不同于茶顏悅色穩扎穩打的保守擴張,霸王茶姬明顯激進得多。僅一年時間,霸王茶姬就在昆明開出了50家門店。開業一年后,霸王茶姬開始走出昆明,在大理、成都、??凇V州等西南和南方地區布局。2021年,霸王茶姬已擁有425家門店。當年,在先后拿到XVC、復星和和琮碧秋實兩輪超3億元融資后,霸王茶姬的市場估值達到30億人民幣。
融資完成后,手握大筆資金的霸王茶姬進入了規?;瘮U張的曠野,公司不僅于2021年12月將總部由云南遷至成都,其創始人張俊杰更是立下了開店1000家的豪言壯志。
2023年1月,霸王茶姬門店數量突破1000家,年底門店數量達到3000多家。僅短短6年時間,霸王茶姬就躋身成為國內現制茶飲店市占率前十,并于去年12月進入到茶顏悅色大本營長沙,與后者正面交鋒。
與此同時,自2020年以后,茶顏悅色也開始向外擴張,在武漢、重慶等城市進行布局。
雖然跑馬圈地各有策略,生存法則卻不出其外——“鮮奶+茶”。
茶顏悅色定位“健康、新鮮、美味”,其堅持使用鮮奶,用原葉茶現泡現萃。為保證產品品質,在原料上選擇的是進口錫蘭紅茶、美國產的核桃碎,還有新西蘭的安佳淡奶油。最重要的是,茶顏悅色永遠為顧客保留“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
而定位“原葉鮮奶茶”的霸王茶姬,其本質也是追求健康的純茶+鮮牛奶,幾乎不再放別的原料。
這從二者的產品線上也能窺見一斑。此前DT商業觀察的報道曾指出,在兩家品牌熱銷前五的產品中,光茶底就“撞臉”了兩次。
當然,二者的相似度遠不止于此。比如在品牌定位和風格上,茶顏悅色與霸王茶姬均采用“中國風”作為標志;在產品名稱上,兩者也如出一轍;而在打法上,和茶顏悅色將品牌與長沙綁定一樣,早期的霸王茶姬也同樣聚焦于云南本地市場。
于是,有業內人士評價稱“霸王茶姬,摸著茶顏悅色過河”。

圖源/小紅書
不過,到了后期,無論從發展速度還是經營策略來看,兩家品牌的查重率均有所降低。
首先,在擴張策略方面,雖然茶顏悅色目前已走出長沙,在武漢、重慶等地區有所布局,但其始終堅持直營模式,所有原料由長沙總倉庫定期輸送到其他省份。霸王茶姬則走的是更利于大規模擴張的“直營+加盟”模式,根據此前品牌負責人向媒體透露的消息可知,霸王茶姬的加盟門店比例高于直營門店。
在營銷方面,聯名、明星代言、換包裝、拍短劇等花式營銷于霸王茶姬無異于家常便飯,包裝設計上,從LV、香奈兒到Gucci和迪奧,每一個奢牌都曾為霸王茶姬的袋子和杯身做過些許貢獻。相比之下,茶顏悅色則保守得多,不僅聯名甚少,在社交平臺的活躍度也比不上霸王茶姬。小紅書平臺上,霸王茶姬的商業筆記有1600多篇,而茶顏悅色只有100多篇。
在供應鏈方面,茶顏悅色沒有建立自己的茶園,其原材料來自于世界各地。供應鏈的復雜性在對質檢和物流要求更嚴格的同時,也造成了其成本壓力,這在走出兩湖之外的地區時尤為明顯。
反觀霸王茶姬,不僅將供應鏈做到極簡,還在云南、安溪經營著2700畝茶園,在潮汕里湖鎮、江門市建有茶葉加工廠,極大地縮減了供應鏈難度,只需經營好奶和包材即可。據張俊杰所稱,茶葉的中間加工和拼配環節都可以標準化,至少可以做到90%以上的穩定性。
這進一步促成了產品的標準化操作。據了解,一杯奶茶平均出杯效率為20秒一杯,而霸王茶姬的伯牙絕弦可以做到10秒鐘一杯。今年春節期間,霸王茶姬鄱陽店門店首先打破記錄,一天做出2400杯,然后再打破自己的記錄,刷出2500杯的新紀錄。
標準化、流水線式的運作促使伯牙絕弦成為一年銷售1億杯的大單品。上一個,還是喜茶的多肉葡萄。
而茶顏悅色在成立6年后,其創始人依舊在擔心出品問題。兩者的差異顯而易見。很多人認為,茶顏悅色錯失了規?;l展機會,霸王茶姬則剛好抓住了這個機會。但哪怕是走向全國,打造出爆款單品的霸王茶姬,也未必不會“焦慮”。
張俊杰曾說過,“霸王茶姬從來不建廠,只關注品牌和用戶”;也說過“不做水果茶,因為打不過,也耗不起”。然而在去年11月,霸王茶姬和茶百道合伙建起了供應鏈;在它位于云南、廣東等地的菜單里,也悄然上線了檸檬茶、葡萄果茶等“活力輕果茶”系列。
因此,霸王茶姬與茶顏悅色無所謂的對錯,只是公司增長路徑不同,創始人與團隊經營理念的差異罷了。
每日人物曾報道,張俊杰堅持“組織力和人力的儲備先于門店擴張能力”,在霸王茶姬中后臺三四百人的團隊中,有不少是他從3C、IT領域挖來的人才,比如CFO萬暉曾經是原華為全球財務副總監,供應鏈負責人付熙曾經是喜茶的供應鏈總監。
相反,茶顏悅色直到2018~2019年才慢慢組建后端團隊,引入專業力量,2020年才開始做信息化管理系統。這無疑拖累了茶顏悅色的擴張速度。
對此,呂良曾坦言,“遲遲走不出長沙是因為管理能力不足”。此外,團隊經營理念的不同還體現在增長策略的差異上。
雖然霸王茶姬有在試探水果茶,但其當下的增長路徑仍是廣開店,大規模擴張。反之,茶顏悅色則在不斷深耕產品線,拓寬消費場景。
比如最近新開的“晝夜詩酒茶”小酒館,雖然在此之前旗下的鴛鴦咖啡和古德墨檸均推出過酒類產品,但“晝夜詩酒茶”小酒館仍拓寬了消費場景。以此為基礎,茶顏悅色也在將茶與酒相結合,以期開發新的產品線。
所以,正如每日人物那句,“霸王茶姬是一個好的商業范本,茶顏悅色是一個好的故事。只不過,某種程度來看,不管是霸王茶姬的門店擴張,還是茶顏悅色的開設新品牌新產品,均屬于外延式增長。當茶飲行業卷到最后,其需要的一定是內涵式增長,比拼企業在生產效率、管理上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資料:
《“10秒出一杯”的工業狂魔把奶茶做成流水線》
《茶顏悅色沒賺到的錢,霸王茶姬賺了》
《一年超2000家,霸王茶姬沒有秘密》
《霸王茶姬,摸著茶顏悅色過河》
《進退兩難的茶顏悅色,被霸王茶姬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