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大家好,我是官官。
最近,經常能聽到一個關鍵詞——新中式。
這個詞最早在服裝圈走紅,根據小紅書商業透露,2023年,新中式風格持續高熱,站內服飾搜索量同比增長80%。
在抖音上,#新中式穿搭#的話題播放量更是超過了127.6億。
隨著「新中式」的呼聲越來越高,這股新興的風自然也吹向了營銷圈。
新中式席卷營銷圈
去年,古茗與粉絲共創的書法杯走紅,小紅書能刷到的都是一陣夸。
百事可樂從國潮熱起來時,就開始研究國風口味可樂,這兩年更是在國風產品的基礎上追求新中式美學。
新白鹿在去年25周年之際,與抖音生活服務合作開啟了沉浸式的新中式美食宴會。
今年,瑞幸官宣了和舞劇《紅樓夢》的聯名;同一時間,益禾堂聯名了國圖創新的《紅樓夢》。
而作為國產車的一汽紅旗汽車,這幾年更是以“新中式美學”為營銷亮點,宣傳品牌汽車。
01
那什么是新中式?
相信大家對「新中式」都是既熟悉又陌生。
前幾年還流行一個詞——國潮。
作為新詞,「新中式」沒有很明確的介紹,有人覺得國潮是大概念,而新中式是國潮的細化;
但也有人認為國潮和新中式,有相似更有不同,兩者的底色都是傳統文化,國潮是“個性+文化”,在中國文化與潮流的融合中,更側重于潮流的創新思維;而新中式則是“文化+個性”,是以中國文化為根基與現代元素巧妙結合,更偏向于傳統文化元素的表達和傳遞。
不管國潮與新中式的區別大不大,我們能洞悉的是新中式主要以突顯中國傳統元素為主,同時以較符合現代的形態展現出來。
新中式為什么變成營銷趨勢?
這兩年新中式能成為熱門關鍵詞,頭一個就是消費者的喜愛。
成功的「新中式」營銷能讓國貨變得時尚化,讓大品牌實現文化拓展,并幫助新品牌找到賣點;品牌們的想法,都是讓「新中式」成為品牌與年輕消費者溝通的重要橋梁!
03
當下的新中式營銷
隨著新中式營銷的風吹起,品牌都開始探索新中式營銷的各種可能性。
從已有品牌案例來看,基本可以分為——
1.聯名:選擇和中國文化IP聯名,為品牌賦能,借助IP吸引消費者注意;
2.設計美學:通過中國風的設計,為品牌植入中國美學基因,助力品牌出圈;
3.場景打造:例如新白鹿,從視覺布景,到餐飲食品,打造沉浸式的“新中式”場景體驗;
4.新中式產品:百事可樂推出了桂花、白桃烏龍等口味的太汽系列,庫迪在去年冬天也推出了阿膠拿鐵,融合中國元素食物,打造新口味產品。
5.節點營銷:去年茶百道在七夕時推出了“七夕表白杯”,又在今年新春推出了天華錦紋杯,借助節日熱度和節日文化,在吸引熱度的同時,體現品牌對中國文化的尊重。
很明顯,隨著「新中式」熱的持續,品牌對于新中式營銷的玩法呈現多元化。
不過,在大熱的底子下,新中式營銷在一些方面也難免讓人擔心,比如營銷同質化,瑞幸和益禾堂前后腳與《紅樓夢》元素聯名,當時還引發了商戰和爭議;還有一些品牌可能存在盲目追求新中式營銷,但本身對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較為淺顯......
新中式在當下定然是塊“好餅”,而品牌們還是需要認真規劃后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