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涵
來源:飲品營銷(ID:ypyx999)
近日,“全國各省的省飲料申請出戰”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一張名為《全國各省市代表飲料》的圖片引起了討論,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加入這場關于飲料的各省混戰之中。
她說,邢臺的酸棗汁兒是來自太行山的饋贈,無論人走到哪兒,每一個邢臺人心里都會為酸棗汁留一個位置。
每到夏天,樓下的小賣部就開始了酸棗汁的促銷活動,9塊9十二瓶,夏天晚上起開一瓶,冰鎮過后的酸棗汁酸酸甜甜,撫慰著每一個燥熱的夜晚。
直到上了大學之后,學校里都是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省內的還好,對外省的朋友提起酸棗汁,那簡直是一問一個不吱聲。
“那你喝過我們浙江的鴨子汁嗎?”朋友忽然的問題同樣也令張同學一頭霧水。
經過了解她才知道原來鴨子汁其實是浙江吃席標配的生榨椰汁,與鴨子沒有一點兒關系。
和幾個同學交流一番下來張同學才發現,
原來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省飲料,還是概不外傳的。
現在翻看著這條話題下網友的評論,張同學啞然失笑,拿起手機將這個話題轉發給了那些外地的同學們,邀請他們加入混戰。
“山東的省飲料才不是嶗山可樂,匯源果汁才是我大山東的代表!”來自山東的朋友提出了異議。
不約而同的是,除了自己朋友發出的質疑,微博上的網友也都開始了內戰,對自己省份的省飲料給出了不同選擇。
一個浙江省就有玉米汁、鴨子汁、宋柚汁、李子園等多種選擇。河北省除了張同學堅決擁護的酸棗汁之外,六個核桃、露露、健力寶等飲料也得到了很多河北人的支持;福建省網友們就貝奇野萊蔬菜汁、喜多多、仙草蜜等飲料也是爭論不休。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實屬正常,畢竟中國地緣廣闊,十四億人口,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六百六十三個城市,很難做到完全統一的意見。你最喜愛的,就是你心中的“無冕之王”。
一直以來,很多備受本地消費者喜愛的飲料品牌一直沒有發揚光大,很多忠實粉絲一直恨鐵不成鋼。
其實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也并非無跡可尋,
首先區域性飲料品牌通常在市場定位上更加針對特定地區的消費者偏好。這些品牌可能專注于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因此在其他地區可能缺乏廣泛的吸引力。
其次就是這些區域性飲料品牌的銷售渠道受到地理與物流限制,由于運輸和分銷成本較高,品牌難以在其他地區建立穩定的供應鏈和銷售網絡。
另外區域性飲料品牌在本地市場通常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和市場份額,但在其他地區可能缺乏知名度和市場接受度。這也導致品牌難以在新市場中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
還有,區域性品牌想要擴張到新的地區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包括資金、人力和物力等。
對于規模較小的區域性飲料品牌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此外,新市場的競爭環境、消費者需求等因素也可能帶來不確定性,增加了市場風險。
不過值得慶祝的是,通過這次的“全國各省市飲料大混戰”,也讓更多的特色飲料走入了大眾視野,將本地特產推向全國,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不同地區的網友紛紛躍躍欲試,想要進行新的嘗試。
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他們熱衷于嘗試新鮮事物,向往詩和遠方。
雖然來不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嘗試一些其他省市地區的飲料食物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也是現在網絡上“互換特產風”盛行的一大因素。
因此,這次混戰對那些區域性飲料品牌來說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其實這些區域性的飲料品牌,實際上已經發展了許多年,早已通過了本地市場的檢驗,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那么能否將市場再擴大,就看哪些品牌能夠抓住機會,乘著這股東風扶搖直上,通過創新、差異化定位和有效的營銷策略來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獲得一定知名度的前提下,關注不同地域和消費群體的需求,將產品線進行升級創新,研發更加適合全國大眾的口味,不斷推出新的口味、包裝或營銷策略,將產品線推向更廣泛的地區。
除此之外,全國各省市飲料混戰也有助于推動整個飲料行業的進步。
隨著競爭的加劇,品牌之間的差異化將更加明顯,產品創新和市場推廣策略將更加成熟,從而帶動整個飲品行業的提升。
然而,對于區域性飲料品牌來說,面對全國性的競爭也需要考慮自身的資源和能力限制,避免盲目擴張和過度競爭帶來的風險。
同時,這些品牌需要保持對本地市場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以便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差異化點。
但是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能夠在家就品嘗到不同地區的特色飲料,當然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