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珂
來源:快消(ID:fbc180)
不久前,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雀巢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財報。報告期內,雀巢大中華大區實現有機增長率4.7%;實際內部增長率為1.3%——從目前來說,這個數據是集團幾個大區中最高的。在產品品類方面,雀巢專業餐飲成為雀巢大中華大區業績增長的最大貢獻者,普瑞納寵物護理業務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嬰兒營養業務、糖果、調味品也都實現了個位數的增長,呈現出全面向好的業績面貌。
需要強調的是,過去的半年,我國的快消品市場正遭遇嚴峻的挑戰,不少食品飲料企業的半年報數據不如預期。這部分源于過去三年消費者包括囤貨在內的透支性消費;同時,不少食品飲料企業通過不加節制地壓貨、漲價來“做業績”,導致了市場的進一步混亂。
正如某位業內人士感嘆的,2023年,對很多食品人而言,堪稱“最艱難的一年”——雖然我國的消費者已經“很努力在花錢”了,但不爭的事實是,消費品、尤其是快消品企業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雀巢、伊利、康師傅等頭部企業的每一分增長都顯得特別珍貴。尤其是在目前的環境下,考慮到我國相對較低的物價水平,雀巢能夠不依靠漲價實現增長,其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圍繞著雀巢大中華大區過去半年的業績表現,近日,快消君與雀巢大中華大區CEO張西強有了一場面對面的交流,試圖挖掘出這份成長背后的深層原因……
雀巢大中華大區CEO張西強
01
點贊“新增量”
對于雀巢這樣的綜合性食品企業而言,富有活力的“新增量”是必不可少的。
據張西強介紹,“2023年上半年,毫無疑問增長最快的是我們的餐飲,或者說是室外、非居家的業務。我們做到了高雙位數的增長。”他還指出,基于多年前的精心布局,趕上好的發展機遇,雀巢寵物食品的增長同樣“非常良好”。
其中,對于專業餐飲版塊高速增長的原因,在他看來,雀巢不僅趕上了時代大勢——今年戶外消費的水平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戶外渠道也顯著復蘇;同時,集團的“自身努力”也非常重要。
具體來看,“自身努力”的呈現,是集團依托于提前布局,在品類和創新端的“同步發力”。
一個具象化的案例是,從疫情之時,到逐步開放的當下,雀巢為合作伙伴提供了大量創新性、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如“生椰拿鐵”這樣的當紅品類得以在終端大范圍應用,幕后都有雀巢在創新技術端默默的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在寵物食品端,這樣的“努力”也同樣存在。例如,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雀巢持續加大對天津工廠的投資,應用于如“通過鋼架結構替代磚混結構”的建設要求。但更高成本的另一面是,雀巢頂著疫情如期建設起全球領先的,可以生產干、濕貓、狗糧的產能,最終得以抓住今年寵物食品市場全面爆發的機遇。
張西強還表示,通過相關投資持續推動雀巢的本土化研發是他當下主抓的工作之一,并透露“在中國市場,雀巢未來將推動幾個本地化研發中心的建設,這個已經在路上了”。
當然,“同步發力”的背后,離不開雀巢“團隊的韌勁及不放棄的精神”。
對此,張西強舉例稱,“和客戶一起滿足他們的客戶,尤其是年輕消費的需求,是創新的不二法寶。為此,部分研發人員甚至駐扎在客戶辦公室,將雀巢對咖啡、乳品以及其他搭配的技術秘訣賦能到客戶身上,幫助客戶推陳出新。”
當然,集團層面充分的授權和賦能,同樣重要。對此,張西強指出,“我們是多元化的公司。作為一個CEO,我不可能樣樣都懂,樣樣都了解;更多的授權給到業務單元的負責人,真正讓他帶領團隊去打勝仗,這也是關鍵之一。”
他總結稱,“雀巢能經營150多年的秘訣,是我們從來不會押寶在一件事上。我們會有我們的預判,會有早期的布局,我們的進展是審慎樂觀。我們時刻保持不能驕傲自滿,相信還有很多、很多的機會。”
02
強勢板塊恒強
針對傳統穩健的業務板塊,張西強透露,“我們以徐福記為代表的糖果類業務增長得很快;嬰兒奶粉業務方面,盡管整個大勢不是很好,但我們還是抓住機會,利用我們的研發帶來優質產品,其中特殊配方奶粉增長也非常良好。”
據張西強透露,“即便市場雙位數下滑,但雀巢嬰兒營養、惠氏、嘉寶業務還是保持增長,并獲取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未來行業會進一步向頭部集中,但雀巢始終會是頭部‘集中者’之一。”
他還強調,中國的嬰兒奶粉市場“是不能放棄的市場”,未來雀巢的嬰兒奶粉業務不會離開中國市場,一定會在中國市場扎根。
在張西強看來,即便嬰兒奶粉業務現階段“不被看好”,但機會卻依然很多。例如,“根據我們8月份看到的最新消息,建檔數在增多,再加上明年是中國的龍年,新生兒屬相好,所以我對嬰兒奶粉這個行業、這個品類從來都是積極看待的。”
至于對嬰兒奶粉未來機會的把握,則基于雀巢“強大的研發實力”。
張西強表示,作為擁有157年歷史的大公司,雀巢“知道消費者、嬰兒需要什么”,并且上百年來持續、大量的投入有關母乳的基礎研究。一系列應用成果,如針對小敏感等問題的適度水解配方奶粉等特配品類,都是雀巢核心技術、核心配方的最佳呈現。
當然,研發實力只是創新的一個維度。
張西強認為,一個成熟的創新系統包括產品的創新、組織的創新、模式的創新和流程的創新等。其中,“產品的創新對雀巢來說反而是最容易的事。究其原因,基于超過150年的積累,在產品端的創新上,我們擁已經有非常不錯的標準流程,一步步的教會年輕人怎么樣做產品創新。”
對于模式上的創新,張西強舉例稱,“在太太樂,我們對業務人員實行了一種類似于企業化管理的模式,與之共享利潤。基于此,我們也在研究該模式在雀巢體系的推行,讓更多銷售人員覺得個體的貢獻可以與獲利直接相關。”
而在流程創新方面,張西強分享道,基于充分授權帶來更簡化的流程系統,當下雀巢大中華大區逐步實現“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做決定”。創新舉措被市場接受才有可能做大;而只有充分授權,才能保證團隊的執行力,讓消費者見得到,讓客戶見得到。
03
推進頂層設計
需要強調的是,對于雀巢這樣的跨國企業而言,更好地本土化運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也是雀巢需要做好的“頂層設計”。而如何讓“老外”們了解、理解真實的中國市場,同時讓中國員工進一步與世界接軌,則是張西強執掌雀巢以來的重要課題。
張西強表示,自去年1月1號開始,雀巢把大中華大區作為一個單獨的大區來管理。這背后,一方面體現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同時,任命他為大區CEO也體現了管理團隊本土化,也符合公司“國際品牌,中國運作”的長期戰略。
快消君了解到,脫離了“亞大非大區”這一架構,得以和集團CEO直接溝通后,過去的一年,張西強做了很多集團與大中華大區“互相理解”的工作。
例如,去年9月,張西強組織了一個中國日的活動,花了一天時間給包括集團CEO在內的差不多300位高管,講解中國消費者、消費渠道、競爭的過去、現狀和未來,以及對雀巢的影響,讓他們更理解中國市場。
今年,隨著疫情結束,張西強開始邀請大量的“老外”來到中國。今年4月,雀巢曾組織一大批“老外”來訪,而就在近日,又有17位雀巢集團的高層來到中國,深入一線了解中國消費市場的變化,更近距離感受雀巢大中華大區究竟是怎么做的。
“中國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要給他們講清楚。而這要花很多時間”,張西強說。
同時,對張西強而言,不僅要讓“老外”走進來,也要讓“年輕人”走出去。
他透露,今年,雀巢輸送了大量優秀的、有潛力的中青年人才去了解各個職能,各個業務,尤其是在研發、質量、生產端,多方面培養人才。他說,“我們不可能把西方模式拿到中國來復制移植,這已經過時,30年前40年前可能還行。未來的中國市場還是要靠我們本地人去把這些做好,早早培養下一代領導者是一定要做的。”
04
內外部可持續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在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雀巢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不可忽視的努力。
例如,雀巢大中華大區于今年3月發布的《創造共享價值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指出:集團進一步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18年的基線以下。對于未來,雀巢大中華大區也給出承諾:到2030年實現溫室氣體(GHG)排放量減半,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
張西強表示,“在這方面我們投入超出任何的想象,我們是不遺余力的完成我們的承諾。”
當然,碳排放只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維度。例如,在減塑方面,雀巢大中華大區在盡量減少使用的同時,將更多產品包裝設計都做成可循環再生的。甚至,從整個供應鏈來看,雀巢在物流運輸、車輛、回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張西強表示,“短期來看,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投入,對集團所有的資源確實是一個減項。畢竟,我們集團是幾十億歐元這樣來投的。但是,雀巢能最高效地利用好這些可持續發展的投入,如作為市場投入的一部分,讓消費者能夠接受可持續發展投入帶來的價值,并愿意為之買單。因此,長期來看,基于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雀巢具備更顯著的先發優勢和品牌價值效應,從而走得更遠。”
值得注意的是,人員的“可持續”,與雀巢而言同樣是需要特別關注的領域。
張西強分享稱,“我們把人才分成老中青三代。其中,“老”是核心力量,是“領頭羊”,雀巢要讓他們繼續發揮、繼續得到認可,繼續覺得他們沒有被忽視;“中”是“四肢”,是真正實現交付結果的一群人,對于集團運作而言非常關鍵;而“青”是雀巢未來的接班人,如何把他們招進來,并用好他們,是當下最大的課題。”
在樹立人才團隊這一方面,張西強還透露,“今年我們組織了上萬人次的宣傳、對談、談話,確保我們的人才都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和目標……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望京的人才軍校,不只是在給雀巢輸送人才,也可以向業界輸送人才,前提條件是在雀巢內部沒有更好的符合他發展的方向。”
05
可以跑得更快
今年7月,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表示,今年下半年,隨著各項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舉措落實落地,預計下半年消費將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將進一步鞏固。這對于雀巢這樣的頭部企業而言,與國務院發布的“24條”一樣,無疑都是特別利好的宏觀消息。
著眼微觀,下半年我們即將接連迎來多個重大節假日,“金九銀十”,電商節,年貨節等重大消費節點,更為企業的增長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及想象空間。
展望今年下半年,張西強表示,雀巢將依然堅持年初定的“三增”目標:即銷售增長、利潤增高、人員增效,并堅定不移地做下去。其中,“增長是恒定的、不變的”。而從具體工作來看,增長、創新、消費者則是重中之重。
張西強說,“集團目前發展在我們的預期之上,還是比較穩健的。當然有一些長期的事,我也在積極的推動,尤其是和投資、長遠目標相關的。比如,我們在各個品類的生產布局,比如人才端的賦能,以及推動幾個本地化研發中心的建設等。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還是可以跑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