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槽值小妹
來源:槽值(ID:caozhi163)
“世上怎么會有榴蓮這種又臭又貴的東西?”
近幾各大奶茶品牌紛紛將目光轉向水果家族:芭樂、枇杷、佛手……一波波的新品數不清。
可無論哪一種,似乎都還是不敵這個常年牢占“人氣水果”第一名的大家伙:榴蓮。
雖說人們對它始終褒貶不一:愛者恨不得一天炫三頓,厭棄者距離數米就想捂住口鼻。
但不管是愛是恨,榴蓮的高人氣始終無可爭議。
甚至開榴蓮這項活動本身,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榴蓮量超50億的榴蓮盲盒話題,玩的就是一個心跳/圖源:飛瓜數據
只不過,近段時間榴蓮頻上熱搜的背后,卻并不是高人氣的延續——
恰恰相反,一夜之間,榴蓮的境地堪稱“跌下神壇”。
其中緣由,一個字:貴。

圖源:微博
相關數據顯示,到5月25日,部分地區單斤榴蓮的價格已經突破40元大關。
如此價格看在榴蓮愛好者們眼里,已經是欲哭無淚——
“一邊聞著香味垂涎欲滴,一邊對高昂的價格敬而遠之。”
讓人又愛又恨的榴蓮,憑什么越賣越貴?
榴蓮的過山車之旅
榴蓮身上最明顯的標志,是其特殊的氣味。
“怎么聞都感覺臭臭的。”
“很難想象第一個吃榴蓮的勇士是怎么想的。”
各種公眾場合和交通工具,都對榴蓮有所限制不是開玩笑的/圖源:《水果傳》
后來隨著榴蓮市場的不斷開發,這種最初由鄭和下西洋時帶回的水果,開始讓人們欲罷不能。在年輕一代消費者中間,“你可以永遠相信‘鄭和甄選’”已是不能錯過的熱梗。社交平臺上,由榴蓮盲盒等引發出的話題效應,讓榴蓮被賦予了獨特的情緒價值與社交屬性。不少人表示,自己每晚必刷幾條開榴蓮的短視頻,不然心里總是惦記。所謂“榴蓮盲盒,其實就是:買一顆完整的榴蓮,親自剝開,看看里面的果肉到底是豐盈還是干癟。整個過程中,簡單計算榴蓮的出肉率不是目的,探索未知的樂趣與驚喜,才是升華榴蓮帶來的滿足感的終極武器。盡管市面上不乏各種凍干榴蓮、冷凍榴蓮;但解凍產生的水分,或長時間暴露導致的新鮮度下降,都讓人覺不甚滿意。長此以往,剝榴蓮本身產生的快感,使這項活動愈發普及開來。'%20fill='%23FFFFFF'%3E%3Crect%20x='249'%20y='126'%20width='1'%20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果肉越大,性價比越高/圖源:微博@百姓就業,下同

幾百塊的“榴蓮糖”/圖源:微博@清南師兄
有時候,報恩與報仇只在一線之隔,玩的就是一個心跳。
為了提高成功率,網友們開發了各種檢驗方法:看形狀、數房數、評測果殼尖刺的柔軟度……
更有人發揮奇思妙想,比如過安檢,讓激光看看榴蓮好不好。

“地鐵安檢夸我榴蓮買得好” / 微博@B寶日記
要說整個過程中最痛苦的,大概就是,對開盲盒再有癮,也抵不住價格的暴漲。剛剛過去的5月,隨著價格突破40元/斤,動輒4/5斤一個的榴蓮,讓開盲盒成了“奢侈消費”。
成都等城市,榴蓮價格更一度上揚到了50/斤元;在生鮮品牌中,單個榴蓮的價格也幾乎沒有低于200元/個的。
在水果界,榴蓮始終躋身于“貴價”行列,但饒是“骨灰級榴蓮愛好者”,如今也只能望果興嘆:明明就在5月初,榴蓮價格還一度出現下降趨勢,20元/斤左右便能買到不錯的榴蓮。彼時人們分析,中老鐵路(中國-老撾)開通等因素,大概能夠讓榴蓮更物美價廉,可不過短短半月,榴蓮價格便“原地起飛”。到5月26日時,榴蓮全國批發均價已達到55.22元/公斤,對比月內低位46.72元/公斤(5月8日報價)上漲18.19%。榴蓮市場品控不嚴格、果品質量差、缺斤少兩等問題頻頻曝出,無疑更是雪上加霜。話題“都不買榴蓮我就放心了”隨之走紅,“把榴蓮價格打下來”成了榴蓮愛好者最迫切的需求。期間還曾有消息傳出,“榴蓮價格暴漲,和某網紅帶貨導致水果商‘封柜’脫不開關系。”壟斷榴蓮市場、導致價格上漲等話題輪番登上熱搜,最后還是相關部門出來通報
成都最近就出現了“鬼秤”現象,一名攤主回應,為了讓榴蓮價格看上去便宜一些,自己使用的是八兩秤/圖源:微博@四川觀察
為什么榴蓮價格不但打不下來?難道這東西就沒出現過便宜的時候嗎?
榴蓮自由?中國最早可考記錄榴蓮的典籍,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期,但榴蓮真正進入中國消費者家門,還要晚很久。《武林外傳》里眾人從來沒見過榴蓮這一新物種,被其臭味熏得苦不堪言,還真是與歷史對得上號。
明清、近代乃至現代,榴蓮都是稀罕東西。
個中緣由,其一是中國不自產,其二是運輸成本過高。
需要全年高溫,自然氣溫一旦低于10度,樹苗就可能被凍死。對于盛產榴蓮的泰國來說,果樹也主要生長在東部與南部地區,泰國北部地區,都無法達到榴蓮生長的標準。
最接近東南亞氣候的海南,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嘗試引入榴蓮苗,近來才有了階段性成果。
同處熱帶的西雙版納(地處熱帶北部邊緣),曾有發現野生“抗寒榴蓮樹”的消息傳出,但仍處在摸索階段。
除此之外,想要大規模培育榴蓮,前期投入的成本也頗高。一棵榴蓮樹的占地面積,就達到幾十平米,無法密集型培育;生長期也長,從小樹苗到結果,時間跨度長達8年。果農要想靠種榴蓮賺錢,首先就需要過8年純投入的難關。可以說,從樹苗開始,榴蓮命里就注定伴隨一個字,貴。榴蓮樹高,成熟期短,成熟后的果實稍有不慎就會摔個稀碎;業內人士透露:榴蓮的采摘成本包括勞務費、包裝費等,大約在10元/斤左右。
采摘榴蓮至今沒有機器助力,十分依賴人工。/圖源:bilibili@央視農業,下同
有人形容,將新鮮的榴蓮拿在手中,果農心中的危機感其實更強:通常來說,產自馬來西亞的榴蓮保質期只有兩天。
熟過頭的榴蓮會開裂、散發出酒精氣息,極大影響口感和品質。所以新鮮榴蓮的進口,只能在摘下果實后,第一時間進行液氮急凍,繼而低溫運送至中國的各個口岸和城市。據估算,一噸頂級貓山王榴蓮(原果帶殼)的運輸成本,大概要六萬元。'%20fill='%23FFFFFF'%3E%3Crect%20x='249'%20y='126'%20width='1'%20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這樣一來,成本無疑大大增加。
在2022年之前,新鮮榴蓮基本只有泰國一家獨大,這使得榴蓮的價格往往取決于泰國當年的收成情況。泰國帕賽府羅勇市甘縣的榴蓮直采果園 / 圖源:新華網即使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的榴蓮逐漸進入中國市場,但受季風、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產量并不均勻,價格也有浮動。“近期的榴蓮漲價,與泰國東部早產榴蓮供應量減少,南部產區還未大量上市有著緊密關系。”全球榴蓮市場產量少且不穩定的同時,中國市場的榴蓮需求量卻一路飆升。僅今年第一季度,鮮榴蓮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就同比上漲了154.29%(9.14萬噸)、124.62%(5.07億美元)。
4月1日至5月中旬,某生鮮APP上的榴蓮銷量也急劇增長。對比去年同期,榴蓮銷量整體增長在7倍左右;上海、武漢的榴蓮銷量甚至增長達40倍和20倍以上。產量不穩定,加上需求不降反升,自然使得榴蓮價格水漲船高。此時再看“網紅拉動榴蓮價格上漲”一說,與其說是電商、直播等拉升了榴蓮價格上漲;不如說季節性強、相對高價值的榴蓮,因易銷售、收益高、庫存成本低、資金回籠快等優點,將這場營銷活動的討論度推上了話題頂端。畢竟在此之前,與 榴蓮緊密相關的“水果傳說”便已經有跡可循。2019年~2021年的榴蓮銷售額累計超過60億元,到2022年榴蓮銷售額已達39.65億元,較2021年上升了13.9%。'%20fill='%23FFFFFF'%3E%3Crect%20x='249'%20y='126'%20width='1'%20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該網紅方向界面新聞透露,該網紅榴蓮銷售量約為4800噸,對比進口量不足0.6%
一句話總結,自身屬性讓榴蓮暫時不可能真正便宜,市場因素則進一步加劇了這場“漲價”拉鋸戰。
如泰國榴蓮,在2013~2021年間,進口價格就攀升了近7倍。
對于“有生之年還能否實現榴蓮自由”的感嘆,有人這樣回答:榴蓮貴的原因,在于我國尚未量產、無可替代物、生長周期長、落果率高,以及運輸成本昂貴。
突破以上任何一個要素,都會實現榴蓮價格回落的質變。
最近便有消息傳來:在海南三亞榴蓮基地種植的1400畝榴蓮,預計將在今年6月份上市。吃到國產榴蓮,已然不是一種奢望。
要知道這可是第一批國產榴蓮,產量只有10萬斤,口感品質帶有試驗性質,研發成本也高。所以,至少在今年,還不能指望它能夠大殺四方“10塊錢3斤”,把榴蓮價格打下來。圖源:央視新聞
好在隨著馬來西亞、菲律賓榴蓮的進口,以及泰國南部榴蓮在6月份的上市。只是,想要榴蓮變成諸如蘋果、梨一般的日常水果,至少目前看還遙遙無期。與愈加擴大的產量相伴的,可能是更加緊俏的市場行情。

近來部分東南亞國家開始擴種榴蓮,但巨大需求量仍在推高榴蓮價格,也讓其供應越來越短缺
畢竟即使是在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大榴蓮進口國”的中國市場,榴蓮滲透率其實也并不算高——
據相關調查,在以相對活躍、購買力更強的年輕消費者群體中:
24-30歲群體的滲透率為0.554%;31-40歲群體的滲透率為0.248%;18-23歲的年齡層的滲透率為0.224%。
也就是說,“榴蓮市場的上升空間仍十分巨大”。
更別說還有百種榴蓮待開發,冷凍榴蓮、榴蓮加工視頻也緩解了榴蓮的存儲和后期處理問題。

市場滲透率,指某個特定市場或行業中,已使用或購買產品或服務的消費群體占整個潛在消費群體的比例。/圖源:《水果傳》
所以目前更靠譜一點的,大概還是期待下即將見面的“國產榴蓮”;并期待云南等地有著新的試驗品種成功,從根本上解決榴蓮昂貴的問題。盡管10元3斤拿下榴蓮的時代還為之尚早,但至少眼前已經有了曙光。參考資料
[1] 10天漲價22%,“榴蓮自由”夢碎?中新經緯,2023-05-27.
[2] “榴蓮貴”頻上熱搜,平臺銷量增七倍,是誰推高了價格?第一財經,2023-05-26.
[3] 市場解碼丨成都遍街賣榴蓮,為啥越火越貴?新浪四川,2023-05-24.
[4] 榴蓮,今年怎么這么火?DT財經,2023-05-25.
[5] 辛巴帶貨導致榴蓮漲價?直播價格貴過線下才值得關切 南方周末,2023-05-14.
[6] 國產榴蓮來了 中國新聞周刊,2023-03-28.
[7] 國產榴蓮要來啦!網友有個期待→ 央視新聞,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