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官網僅一款產品,業內認為娃茅酒業赴美上市意義不大

文:秦勝南
來源:綠松鼠(ID:xjbxinshipin)
從被指蹭茅臺、娃哈哈熱度,到宣布啟動赴美上市計劃,再到日前與美國SPAC公司簽署合并協議,宣布將通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形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立不滿一年、產品還未在市場站穩腳跟的娃茅酒業引發熱議。
產品是企業實力的直接體現。不過,娃茅酒業官網上僅展示了一款產品——娃茅黑金系列2.0娃茅精品15,且在娃茅小程序里該款產品尚處在預售中。新京報記者近期以消費者身份咨詢娃茅銷售人員,被告知此前發布的初代產品“是股東內部品鑒,不賣的,新品(娃茅黑金系列2.0)預售,網上買不了”。
SPAC即是公司的“借殼上市”。根據娃茅酒業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的信息,娃茅酒業副董事長吳堅稱,這是近幾年美股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金融創新工具,娃茅酒業通過SPAC實現與美國資本市場的全面接軌是合乎時宜的選擇。
而在廣科管理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看來,娃茅酒業通過SPAC尋求在美國上市,基本屬于極小范圍內投資者的游戲,“這種‘自娛自樂’式的IPO(首次公開募股)基本沒有多少市場意義。”5月13日,娃茅酒業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稱,娃茅酒業與美國SPAC公司簽署合并協議,宣布將通過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形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合并交易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預估股權價值約為5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果能成功,娃茅酒業可能是美國資本市場上的“中國醬酒第一股”。'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對于此次融資,娃茅酒業副董事長吳堅在該信息里說,在資本助力下,娃茅將迎來品牌和產品的全面爆發期,一定時期內快速完成產品研發、酒廠生產、銷售渠道、終端消費、市場推廣等全產業鏈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7月杭州娃茅酒業有限公司成立,今年1月宣布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光谷創投生態鏈企業、快悅抱團戰略投資,所融資金主要用于娃茅市場推廣、品牌建設、新包裝設計、團隊建設等項目。娃茅酒業對外宣稱,今年初就已經制定了海外上市計劃書,并在美國紐約州設立中國娃茅酒業集團公司,推進美股上市的前期準備工作。
一般來說,按照國內A股上市的流程,企業IPO之前往往要經歷多輪股權融資,很多時候企業在完成C輪融資之后才開始籌劃上市事宜。剛剛完成天使輪融資的娃茅酒業,如何通過SPAC實現上市?
光大證券發布的一份研報中提到,SPAC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過程融合直接上市、吸收合并、私募融資和期權產品等一系列金融工具。SPAC即是公司的“借殼上市”,只是這個“殼”并非已上市公司,而是已上市的純資金賬戶的“特殊目的公司”。SPAC是完全的資金公司,只有現金,沒有業務主體,所以SPAC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收購一家有業務的公司,尋找并購標的。從功能角度來看,合并就是IPO。SPAC與被收購公司可以在籌集更多資金、攤薄補償、管理層獎勵、禁售期或其他方面進行磋商。收購完成后,這家收購目標公司就直接繼承了SPAC的上市狀態,成為上市企業SPAC。SPAC通常在交易中與私人公司合并,前SPAC股東在合并公司中擁有少數股權。
對于借殼上市,吳堅在上述信息里解釋稱,SPAC是近幾年美股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金融創新工具,此前優客工場、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等,都通過SPAC實現了美股上市之路。作為一家發展較為迅速的新興酒企,娃茅酒業通過SPAC形式,實現與美國資本市場的全面接軌是合乎時宜的選擇。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娃茅酒業的產品從亮相之初就因瓶身設計被指“模仿”茅臺。隨后該產品包裝升級,根據娃茅酒業說法,“包裝升級幫娃茅酒從高熱度向茅臺致敬的1.0復刻時代,快速進入擁有自身風格屬性的2.0黑金時代”。目前,初代亮相的產品在其官網已難尋蹤跡。
2022年9月,娃茅酒業還曾傳出以娃哈哈名義進行宣傳。娃哈哈發布聲明稱,該產品及其生產企業與娃哈哈無關,公司未參與“娃茅”酒的生產、銷售、推廣等任何活動,也未向該產品提供過品牌、企業名稱等任何授權。娃茅酒業微信公眾號2022年9月29日也發布一則聲明解釋稱,“本次推出‘娃茅酒’醬酒的經營行為與娃哈哈集團無關,且我公司從未使用‘娃哈哈’名義宣傳推廣‘娃茅酒’。”
盡管雙方否認,不過娃茅酒業股權背后確有跟娃哈哈相關的身影。
企查查信息顯示,杭州娃茅酒業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宗澤后,宗澤后為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的弟弟。該公司大股東為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宗盛智能”),持股70%,杭州宗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30%。宗盛智能法定代表人為宗澤后,股東中還包括持股15.6221%的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通過股權穿透,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為宗慶后。而娃茅酒業官網也顯示,宗盛智能由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宗澤后共同投資創建。
了解一家企業,最直觀的就是產品。根據娃茅酒業一位銷售人員的說法,此前發布的一代產品“是股東內部品鑒,不賣的”。而目前娃茅酒業網站以及娃茅酒業小程序展示的僅有一款產品,即娃茅黑金系列2.0娃茅精品15,還在預售中。這款53度娃茅精品15年500ml每瓶售價1499元,同時還標注“娃茅小程序系統升級,暫時無法下單”。不過,在產品介紹下方顯示該產品單瓶已售24件。該頁面下方還顯示支付9576元可做“娃茅眾創店股東”,獲得權益包括贈娃茅酒、免費入讀股東研修班等,顯示已售1單。
娃茅酒業小程序展示的正在預售中的產品。 娃茅小程序截圖
另據吳堅的說法,娃茅一直在進行產品研發投入,數月后的上市發布會上,娃茅新品將同步面市。
作為新入局者,娃茅酒業的產品生產方也受到關注。根據娃茅酒業網站的介紹,該公司2017年成立后便與貴州昌泰酒業公司正式合作生產貴州娃茅醬香酒。此外,公司網站介紹娃茅酒產地時標注“赤水河畔茅臺鎮7.5平方公里核心產區”。
新京報記者通過企查查搜索“貴州昌泰酒業”,顯示有3家相關企業,分別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昌泰酒業有限公司、貴州昌泰酒業銷售有限公司、貴州國本昌泰酒業有限公司。其中僅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昌泰酒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涉及白酒銷售、生產。
娃茅酒業公司網站多處提到與貴州昌泰酒業公司有合作。 網站截圖
5月25日,新京報記者致電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昌泰酒業有限公司,該公司一負責人解釋稱娃茅酒并非其生產,“有相關部門過來調查(娃茅酒業生產方),我們才知道有這家企業,還未聯系過對方,等調查結果出來后我們會考慮是否追責”。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對于貴州昌泰酒業,娃茅酒業只在公司介紹和成立歷程中提到過兩次。而在娃茅酒業網站“產品展示”頁面以及娃茅酒業小程序的新包裝產品展示圖里,未提及合作生產企業名稱。娃茅酒業網站所指的合作企業貴州昌泰酒業,是否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昌泰酒業有限公司?
5月25日,新京報記者以經銷商身份咨詢娃茅酒業公司網站上的聯系電話,當被問及合作的生產廠家,工作人員說,“暫時不透露,我們去收購酒廠了,收購好了再給(廠家)相關資料”。
5月29日,當再次撥打娃茅酒業官網上的聯系電話時,接聽者稱已離開該公司。隨后,新京報記者致電娃茅酒業大股東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表明采訪需求后,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會將需求反饋給娃茅酒業相關人員,但截至發稿未有回復。有業內人士認為,娃茅“飲酒”背后是醬酒熱的驅動。娃茅酒業公司網站也介紹,其于“2017年關注醬香酒市場,為進軍醬酒領域做準備”。而彼時正是醬酒品類的快速擴張期。
2011年至2021年間,醬酒行業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市場規模都迅速壯大,既有其他香型的白酒企業通過收購“染醬”,也有不少資本涌入醬酒賽道跨界“飲酒”,如巖石股份收購貴州高醬酒業有限公司等,如今醬酒已經成為公司的營收主力。
近兩年,醬酒熱逐漸回歸理性,賽道競爭從品類擴張轉向品牌競爭。權圖醬酒工作室日前發布的中國醬酒產業和市場相關報告提到,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從業者普遍感覺醬酒市場遇冷,行業寒潮來臨,原因除資本降溫外,最重要的在于,包括河南、山東在內的區域市場出現渠道積壓、動銷緩慢、產品洗牌等情況。未來將呈現出品牌醬酒對雜牌醬酒、貼牌醬酒的市場收割,大型品牌對中小醬酒品牌的降維打擊。
從行業大環境看,醬酒面臨雜牌軍洗牌,而娃茅酒業生產鏈條還沒完善,也沒有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的成熟產品,在這一背景下,其選擇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形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是為了發展醬酒,還是尋求資本?這種形式會成為今后白酒上市的新途徑嗎?
“像娃茅酒業這樣的企業,本身也是一種拼湊”,酒類觀察家、河南省酒與人生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營在其短視頻賬號分析娃茅酒業上市時說,“一些企業上市的目的違背了尋求更好發展的初心,而是為了快速獲得資金。企業的良性發展還是應該建立在注重實體發展本身。”
廣科管理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以美國SPAC通常的案例來看,娃茅的規模不值一提,因此基本上屬于極小范圍內投資者的游戲,上市也不會給企業帶來多少資源。“這種‘自娛自樂’式IPO基本沒有多少市場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