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滄南
來源:鹽財經(ID:nfc-yancaijing)
會籍5年的林南峰,對山姆會員如今的火爆,感到有些陌生。
10月的一個周末,他驅車40分鐘,來到北京一家山姆店。馬路外面的車看不到盡頭,堵了大半個小時,他總算進了車庫。超市門口,又是烏泱泱的長龍。
進超市,又花了足足半個小時。林南峰打趣說,這陣仗,都快比過疫情前的黃金周熱門景區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來旅游了”。
進了超市,依然是排隊。人們在搶購烤雞、麻薯、牛肉卷,一眼望不到盡頭。林南峰說:“只是一個正常的周末,但搞得跟春節置辦年貨一樣,兵荒馬亂地搶購。”

山姆會員店琳瑯滿目的商品
一個手持攝影機的人催著林南峰,“借過借過”。
山姆,這個中產自留地,裂變出另一幅面孔——網紅樂園。
打卡的,代購的,探店的,跟風搶購的,紛來沓至,造就了一種獨特的賣場奇觀。
01
兩個山姆
網紅、超市,原本不搭界的兩個詞,卻在山姆身上結合了。
林南峰表示不能理解。
很多人奔著網紅爆款而來,烤雞麻薯最是熱銷,但林南峰只買過一次,他告訴鹽財經記者:“也就那樣,普普通通的烤雞而已。”“搞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多人為之狂熱。山姆真正的好東西,絕不是這些。”
那天排隊結賬時,林南峰身后一男一女,各推了整整兩大車,林南峰聽他們聊天,猜個大概——“又是代購的。”
打開外賣平臺,輸入“山姆”等關鍵詞,即能看到山姆代購的相關詞條
這還沒完,前方收銀臺又出了狀況,有顧客人不對卡,收銀員堅持不給買單。
林南峰4歲的兒子也有點不耐煩,當即吵鬧起來。一旁的妻子竭力安撫,口中念著,“以后再也不來了”。
山姆會員店,曾經留給林南峰的是一種獨特的體驗。用妻子的話說,“付費入場,這個門檻篩掉了所謂的‘大爺大媽’,沒有擁堵和嘈雜的哄搶,沒有‘恭喜發財’的洗腦音樂,沒有人跟著你推銷商品”。“大包裝,閉眼盲買,總不會有錯。”
林南峰,80后,在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擔任管理。5年前,他還在深圳時,經同事介紹辦了山姆會員卡。之后,每隔一兩個月,他就會去山姆大采購。
山姆是倉儲式會員店,年費有兩檔,260元和680元。
山姆是倉儲式會員店
跟一般的超市或者賣場不同,這里,貨架即倉庫,工業風,性冷淡裝修,布局簡約,秩序井然,“給人一種愉悅的體驗”。
與其說山姆店是超市,不如說,它是一個消費空間,只服務于林南峰這種中產家庭。他們在乎體驗,在乎品質,但也看重性價比。
對林南峰來說,這種體驗可以更具體。比如,山姆的冰鮮肉類可以隨便拿,不用挑揀,肉質差不了,從未踩坑。
過去,在山姆眼里,顧客似乎只有一種,因此,它推出的商品選擇不多,每個品類最多兩三種,不用照顧不同人的不同口味。
這兩年,山姆迅速走向了網紅化。
在小紅書上,山姆的筆記近百萬條,隨便一條攻略的點贊都成千上萬。B站的山姆探店視頻層出不窮,也是動輒百萬的播放量。有的來做攻略,有的來打卡拍照。美食博主與時尚博主,在此成功會晤。
在淘寶和咸魚,山姆還催生了一種產業鏈——倒賣一次性進場卡的和搞代購的,層出不窮。

這兩年,山姆迅速走向了網紅化。在淘寶和咸魚,山姆還催生了一種產業鏈——倒賣一次性進場卡
一家超市,竟成了流量密碼。
如今,出圈的網紅山姆,吸引了各種各樣的用戶,也帶來了擁擠和混亂,正在撕裂林南峰這類核心用戶的體驗。
網紅山姆,對他來說,正意味著一種擁擠、嘈雜,讓他覺得很糟糕。
山姆會員店不是新事物。
早在1996年,它就進入了中國,第一家店開在深圳。2020年之前,24年間,山姆中國只開了23家門店,一直默默無聞。
山姆的定位是Warehouse Club,即倉儲會員俱樂部,服務特定收入群體的批發店,需付費辦卡,才有入場資格。但當年在國外類似的超市大多沒能活下來,沒人接受這種購物方式。
但在最近三年,山姆卻急速擴張了。數據顯示,2021年底,它的會員數突破400萬。2020-2021 兩年間,山姆開了12家店。同時還對外宣布,截至2022年底,中國的山姆店在建數量超過40家。
截至今年8月7日,山姆在中國有36家門店,今年計劃將開7家新店,預計2022年底將有超40家山姆開業及在建
要知道,如今,實體零售的日子并不好過。有機構統計,2022年上半年,至少有近4700家線下門店關閉。
另外,山姆的母公司——沃爾瑪,這些年也在節節敗退;其在中國,4年內,關店近百。
原因很簡單:疫情。
這個原因讓一些人難以為繼,卻捧紅了山姆會員。
比如,廣州的黃森就是因此“入坑”山姆的。
今年上半年,身處疫情封控區的他,經歷過短暫的物資緊缺,家里冰箱空了,孩子鬧著要吃肉,雖然政府物資供應很快就跟上,但這給黃森的妻子留下了一種心理暗示,讓她意識到儲備的重要性——冰箱一空,她就陷入某種焦慮。
黃森曾在美國留學,逛過另外一家倉儲會員店Costco。今年5月份,他跟妻子合計,辦了山姆的卡。一家人周末開車40分鐘,從廣州白云區趕到黃埔區采購,家里超大容量的冰箱,塞得滿滿當當。
從某種程度來說,疫情塑造了人們囤積的習慣,倉儲會員店的大包裝商品,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這是一個全球現象。美國的實體零售也頗為萎靡,但倉儲會員行業卻生機勃勃。其中,Costco(開市客)、Sam’ Club(山姆)以及BJ’s三大巨頭,各自保持著接近20%銷售額的強勢增長,這也順勢推動了倉儲會員的股價。比如,疫情頭兩年,BJ’s就暴漲240%。

沃爾瑪22年Q2財報顯示:沃爾瑪中國凈銷售額增長15.9%,其中山姆會員商店和電商業務表現出色
經濟焦慮中,整合資源、集中采買,是所有人的共同心理。
03
一場尋寶游戲
會員費,是山姆們營收的重要途徑。加上渠道優勢,倉、售合一的運營成本,使得它們敢于把利潤率壓到11%到14%,而一般商超的利潤率在20%到30%之間。
但倉儲會員店并不是省錢的好地方。
在中國,山姆還有“千元店”之稱,意思是:隨便一買,就能花掉1000多。
倉儲會員店的營銷邏輯是,讓顧客一進門,就感覺自己得到了實惠。但事實是,最終,他們所買的商品,總會比他們需要的更多。
為什么?
倉儲會員善于將購物變成一場尋寶游戲,通過跟蹤會員購買模式,并提供定制的交易。
在美國,Costco匯聚了一批頂尖的心理學家,研究商品的布局、投放和各種營銷思路。在Costco,買牛奶和披薩途中,你一定會路過從未打算購買的物品,而店員則會頻繁更換牛奶披薩的位置。
購物者走進去,必須給足他們好奇感,甚至讓顧客感到,自己很聰明,很有頭腦——然后買了很多自己并不喜歡的商品,并把它們變成自己喜歡的。
這是一種典型的稟賦效應。
在某些營銷軟文中,倉儲會員店們甚至打出這樣的口號:“購買一張會員卡,你就擁有了一座宮殿。”
《但,這是你的家庭》一書的作者雪莉·坎貝爾說,倉儲會員店的吸引力在于,它讓我們有機會以無愧于心的方式消費。
倉儲店會員,普遍特征是,高度忠誠。這一點,不管山姆還是Costco,都是一樣。
同時,它們都提供了堪稱慷慨的試吃樣本,主打量大與低價,美化會員薅羊毛的心理。
山姆會員商店里,人們正在排隊等候試吃
沃爾瑪有低價產品,但可能與廉價等同;倉儲會員店的實惠,還能保證質量——這是倉儲會員店竭力營造的形象:會員們對倉儲會員店的熱愛與狂熱,是應該被社會認可的。
潛在的邏輯是,在這里,過度地消費是不值得內疚的。當你推著兩大車山丘一般的貨物走向收銀臺時,不會有人站出來譴責,這是消費主義的狂熱異端。相反,追求一種有性價比的精致生活,是一種自我實現。
所以,所有的倉儲會員店,順理成章地成了一種社交貨幣。
在國內外各大社交媒體上,人們樂于發布自己裝車前的照片,分享在會員店買的成堆的商品。這種消費炫耀,暗含一種“懂生活”的美德。
04
山姆符號學
在中國,山姆極力將自身符號化,并構建一種“中產化”的消費概念。
中產家庭流行什么,山姆就賣什么。比如新推出的山姆云家,鋼琴、純手工小提琴、中高端戶外野營用具,美其名曰“令人愉悅的精神消費”,但本質是奔著拿捏中產家庭去的。
260元的會員年費,就是天然的消費群體護城河,選擇極其有限的商品品類,也在鞏固會員的一致性。
同時,會員店對會員卡的審核,極其嚴格。卡,不僅不能外借,就算配偶、父母使用,在本人不在場的情況下,也不能進場或者結賬買單。
網絡社區有人分享自己借卡購物,被山姆拒之門外的經歷,無一例外,他們都遭到了其他會員一致譴責。很多人對山姆的模式不能理解,各大社區最常見的反駁是,“山姆不屬于你”。
山姆成了某種象征。
比如,這里的手推車有兩個嬰兒座位。它傳遞著一種信號,山姆會員們能在大城市養得起二胎。

山姆的手推車有兩個嬰兒座位
比如,山姆店的選址,大多遠離市中心,大包裝、大批量的采購,這是公共交通無法承載的,所以停車位管夠。它傳遞另一種信號,山姆會員們必須有車,這是一趟自駕之旅;同時,你家的冰箱也得足夠大。
山姆善于營銷中產生活方式,人們也樂于參與山姆符號意義的構建與解讀。
作為社交貨幣,山姆如何解讀,成了某類消費群體的尺度。
比如,在知乎上,說山姆貴的,你可能大概率會被質疑經濟實力。
當然,會員內部也有分野。
會不會挑牛排,還是只追逐烤雞和麻薯,決定了你能不能“讀懂山姆”,也決定了誰在山姆裝中產,誰是真正的中產。
于是,一張260元的會員卡,不再是進入山姆會員店的憑證,而是一個符號和象征。
以哲學家鮑德里亞的觀點來看,消費品的意義,不是給定的功能或用途,而取決于一種社會文化符號的聯系和差異關系。
山姆,巧妙地詮釋了這一點。
在中國,中產的確認,一直是模糊的。這不光是一個收入的問題,也是一個消費問題,更是品味與認同的問題。可以說,山姆抓住了這種文化心理的含混。
消費主義的邏輯謬論永遠是,選擇某個品牌,你可以過上某種形式的理想生活。對于網紅山姆來說,260元的入場憑證,意味著中產者的精致、體面與品位,也意味著與他人進行身份區分。
但山姆終究只是一家超市。
林南峰告訴鹽財經記者,進入一家人山人海的網紅超市,你的體驗不可能會好,這里隨時要排隊,隨時可能缺貨。
比起品味,山姆更考驗中產的耐心。
(應采訪者要求,林南峰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