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略商
來源: IP財經(ID:MTShare)
01
主業增長乏力,嘗試副業找抓手
中國郵政發布的財報顯示,2020年中國郵政實現業務收入6645億元,凈利潤超過600億元,在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74位。
但從利潤構成來看,中國郵政50%以上的利潤都來自旗下郵儲銀行。
2019年,郵儲銀行實現凈利潤610.36億元,而中國郵政的寄遞業務虧損近90億元。
民營快遞已經以速度和價格搶食了絕大部分市場化快遞業務,郵政EMS專營的快遞業務增長乏力且在市場化領域內節節敗退。
但是郵政的物流仍然有一個好處,只要是中國境內,別的快遞送不了的,郵政依然可以送。
這些跨界行為最終的目的就是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可能這些跨界的業務沒能給郵政帶來多大的收益,但這些都不重要,郵政主要是為了找到一個抓手。
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曾多次在發言中提到,要[提速][改革創新],推動中國郵政二次崛起。
于是,[提速]成了郵政當前最重要的使命。而除了提快遞的速度,還要提孵化新業務的速度。
02
這些年郵政做過的副業
①電商平臺:中郵郵樂網
早在2010年,中國郵政上線了自己集團聯合Tom集團打造的電商平臺[中郵郵樂網]。
上線三年后,這個電商平臺的交易規模高達14.32億元,增幅為175%,但是隨著后來電商平臺的大戰來襲,中郵郵樂網因為競爭力不足便退場了。
②飲品店:熊貓郵局
在2016年,中國郵政就在四川成都的[熊貓郵局]開出了首家飲品店。
該飲品店與熊貓郵局僅一墻之隔,飲品涉及咖啡、奶茶、果汁、蘇打水等7類30余種,主打外賣形式。
③藥店:中郵大藥房
在2019年,中國郵政開設的首家藥店[中郵大藥房]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解放街正式開門營業。
中郵大藥房以醫藥零售為主業,以醫藥物流配送、電子商務、零售連鎖為主要經營領域。
其實這次挑戰也是中郵對醫藥物流的一次試水,便于以后開展醫藥物流。
④超市:蓉郵生活超市+蘇錫杭生鮮超市
蓉郵生活超市是成都市郵政分公司打造的第一家郵政網點+商超+社區團購+郵樂小店的[店中店]新零售平臺。
該店鋪或將推動成都郵政實現[網點+商超+社區團購+郵樂小店]的跨界發展。
其[店中店]形式無異于將網點閑置的場地空間拓展為超市的盈利空間。
郵政超市不需要支付額外的房租成本,在成本控制上極具先天優勢。
固定成本的降低,也意味著消費者有更大幾率獲得高性價比的商品。
而[蘇錫杭生鮮超市]是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由江陰分公司與該市農業農村局、家庭農場主等多方合作共建。
合作模式為[郵政+企業+農戶],為農產品龍頭企業和領軍型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源頭品控、品牌賦能、倉儲物流、產銷對接等服務。
并計劃持續打造[919電商節],優化[網點+站點]雙向引流、數字貨幣、代收自提等服務場景。
⑤奶茶店:郵氧的茶
在2021年,福州一中郵大藥房成立奶茶店,名為[郵氧的茶]。
在今年的情人節,中國郵政推出的首家直營咖啡店[郵局咖啡]在廈門正式營業。
消費者的購買源動力主要是郵政IP帶來的新鮮感。
⑥咖啡店:郵局咖啡
中國郵政正式進軍咖啡領域,并在福建廈門開設了第一家郵局咖啡店[郵局咖啡]。
點開[郵局咖啡]微信小程序,商品欄共分為郵政特調、咖啡、茶飲、甜點和周邊五個大類。
利用自身郵票IP打造周邊創意產品,例如可以將紀念郵票印在咖啡杯或者隔熱墊上激發消費者打卡集郵的熱情。
⑦當日達:行李到家
2022年4月7日,由中國郵政EMS、中國航信、海南航空三方聯合推出的[行李到家]服務正式上線。
服務范圍為同城當日遞,旅客18點前交寄的行李可實現同城當天送到。
⑧直播帶貨:自建MCN機構
郵政開始集中力量進行直播帶貨,而且還成立了自己的MCN機構,以培養主播、進行供應鏈合作等全鏈條商業運營。
此外,打開淘寶、微信視頻號、抖音,多平臺、多屬地,甚至自建的郵樂網APP,都有中國郵政直播帶貨的身影。
在抖音上搜索[中國郵政],多數的直播間名稱都是帶后綴的,代表中國郵政的各地分公司。
各地分公司風格各有不同,比如濟南郵政直播間售賣郵票和文創產品;北京郵政主要帶貨美妝護膚品;貴州郵政在賣農產品和農副產品。
03
[郵局咖啡]與[郵氧的茶]有很大區別
在[郵局咖啡]之前,中國郵政奶茶店[郵氧的茶],主打養生牌,包裝設計同樣強調郵政文化元素。
而開設的[郵局咖啡],則為全國第一家由郵政獨立運營打造的IP屬性的咖啡店。
[郵氧的茶]為中國郵政福建公司入股的中郵恒泰藥業開辦的業務,并非郵政業務,而這次郵局咖啡則是嫡系。
而[郵局咖啡]在保留郵政普遍服務的基礎上,疊加咖啡飲品和郵政文化創意服務。
但如今的郵局咖啡在中國郵政原有站點上進行改造,咖啡菜單和設置也與郵局的屬性做了更緊密結合。
這意味著,郵局咖啡可以是在郵政門店上直接疊加的服務,是一個可復制快速迭代擴張的模型。
04
郵局+咖啡≠加油站+便利店
中國郵政的多數網點,比如四線城市、鄉鎮網點,并不一定適合開咖啡店。
即使在一二線城市,開設店鋪也需要位置好人流量大才行。
沒有增加另外的物流和模式的成本增加,相比于其他連鎖咖啡門店更加節流。
咖啡本身沒有太高的成本和技術門檻;郵政本身又具備有品牌、資源的優勢前提。
郵局咖啡是否能長紅并持續擴張,仍取決于制作咖啡的專業能力,以及IP運營推陳出新能力。
郵局咖啡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走出一條[國家隊]特色發展之路,否則就可能只是小而美的存在。
郵政的網點選址和咖啡飲品的門店選址邏輯完全不同。
不同于[加油站+便利店]的商業邏輯,去郵局寄信或辦事已不再是當下城市居民的生活日常,即使偶然前去寄送大重量包裹,也少有買杯咖啡的欲望。
05
網點與零售潛力關聯度其實不高
數據顯示,中國郵政依托自身遍布城鄉、覆蓋全國的優勢,坐擁近9千個攬投部、5.4萬個營業支局所、4.3萬處投遞服務網點和42萬個信息系統完善的合作郵樂購站點資源,建制村直接通郵率持續保持100%。
而事實上,5萬網點對于郵政來說,除了甜蜜的想象以外,還帶來零售效率革命下的負擔。
郵政原先的現金流,郵政儲金業務被獨立成為郵儲銀行,郵政網點本身的吸金能力被削弱了;
而隨著快遞業務、手機資訊的發展,郵政在物流快遞、雜志訂閱等方面的營收能力也面臨挑戰。
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郵政的客群不斷老齡化,年輕人與郵政接觸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
此外,對于許多郵政網點而言,隨著數字化技術替代,其門店的窗口訴求也在被手機替代。
事實上,目前郵政網點改造而來的咖啡門店依然還保持了部分郵政的功能,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郵政網點效率革命的必要性。
如何重新與年輕人建立鏈接、如何提高門店的效率,是郵政方面需要思考的問題。
06
結尾:
郵政集團這一系列的跨界行為涉獵范圍極為廣泛,但是又和自己的主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國郵政眾多的網點布局,為未來大規模擴張奠定了基礎。運營好對郵政的其他業務也有良性帶動作用,有著對資源盤活的戰略意義。
部分資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