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青林
來源:全食在線(ID:iallfood)
巫婆頭像、單色包裝、球形產品、奇怪的名字,但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卻讓無數80、90后難以忘懷,成為路邊零食攤的暢銷品。
欲罷不能的味道,吃完還要舔手指,是卜卜星留給我們的童年印記,以至于如今雖然只能在傳統零食店里購買到,但一旦遇見大多數人都會下手。“卜卜星”,是流行于8、90年代生的兒童時代的一種膨化食品,雖然是童年零食,但它的來頭卻不小。
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流行于80、90年代的兒童時代,雖然是膨化食品,但卻是國內第一個現代休閑食品品牌。是當時中美經濟合作嘗試和廣州地區最早、最大的中外盒子企業項目,在生產工藝上絕對是當年的頂流。引進美國先進設備和一流的工藝,并結合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推出了流行至今的休閑食品品牌,開創了國內現代休閑食品領域先河。值得注意的是,卜卜星的工藝標準,至今依舊是國內膨化食品生產的統一參照標準。在健康消費需求激增的今天,消費者對健康零食的需求越來越大,但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卜卜星就開創了現代健康食品的先河。松軟的油炸小球,主要原料為玉米、大米和精煉食用植物油,經特殊工藝膨化,口感松脆可口。并含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別是經特殊工藝膨化后,還保留了原料的全部營養成分,將原來高密度的原料轉化為低密度,更有利于人體吸收。而直接擠壓烘培成型,未經油炸,脂肪含量低,徹底消除了經常食用油炸食品熱氣(上火)和導致肥胖的弊端,不含任何防腐劑,更符合現代飲食健康理念。雖然卜卜星的口味很多,但大家記憶最深的還是黃色包裝的香辣味、紅色包裝的燒烤風味,除此之外卜卜星還有芝士風味、海鮮風味、芥辣風味。2003年,卜卜星合資企業在保留品牌和生產經營的原班人馬和設備的基礎上,吸納民營資本獨立注冊成立了“廣州市卜卜星食品有限公司”。之后借助原有原材料供應渠道和銷售網絡,進一步優化了產品結構,從而提升了產品的銷量。不得不說卜卜星絕對是當年國內膨化食品的天花板,在于蝦條、土豆片、薯片等品類的競爭下脫穎而出。雖然卜卜星是上世紀的產品,但其發展的路徑依舊值得我們借鑒,也許對于當下年輕人或者創新品牌創始人來說,并不知道為什么卜卜星能夠大火,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卜卜星之所以能紅,既有大環境的助力,也有企業自身的努力。先說大環境,卜卜星發展的時候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休閑食品也有了較大的需求,而此時膨化食品在國內市場并不多見,所以卜卜星成為了膨化食品賽道為數不多的一員。再看小環境,卜卜星之所以能夠受到消費者喜愛,其實做到了這幾點。首先是價格便宜,在2000年左右,卜卜星的售價大概在0.5元左右,對于兒童消費者來說絕對友好。其次是產品包裝,鮮明的顏色,巫婆頭像,加上卜卜星品牌名,就是卜卜星包裝的全部,如今這款包裝看上去并不漂亮,但絕對是實用。鮮明的顏色能夠讓消費者快速注意到產品,而巫婆的頭像能夠吸引兒童的關注,雖然并不知道為何品牌方會放一個巫婆上去,甚至有網友反映,在石家莊曾經還有過卜卜星包裝巫婆的雕像。而被放大的品牌名也成為消費者腦中的記憶,即便時間流逝依舊能夠記住。再者就是口感,松軟酥脆是卜卜星給我們留下最深的記憶,即便是小朋友也能輕松駕馭,而多種口味的選擇也讓消費者有了復購的欲望,在今天看來,這些口味也算是流行口味了。最后就是渠道,似乎只要有兒童出現的地方就有卜卜星,在記憶中見到卜卜星最多的地方就是小賣部,無論是小區里的小賣部還是學校門口的小賣部,卜卜星總是放在顯眼的地方,而且包裝嘗嘗看起來很新。這是因為銷售頻繁,需要老板不斷的補貨,這也足以說明卜卜星在當年是多么的火。卜卜星、親親蝦條、天使土豆片是大多80、90后喜歡的膨化食品,而大家似乎對卜卜星有著更深的情感。90年代末,因為同類產品的市場擠壓,這款零食就就逐漸銷聲匿跡了,廠家雖然還在,但購買源主要集中在線上的電商和線下的懷舊零食店。雖然卜卜星如今淡出主流渠道,但依舊能夠帶給我們一些啟示。在全食在線看來,好產品就是要消費者喜歡,雖然當下產品包裝更華麗,品牌廣告更多彩,但很難在誕生像卜卜星這樣暢銷的膨化大單品,當然除了大環境發生了變化之外,品牌其實也要學會化繁為簡。通過產品口味和口感,以及健康的生產工藝滿足當下消費者健康需求,用簡單顯眼的包裝吸引消費者,放大品牌名稱加深記憶,最后重要的是重視線下渠道。讓消費者隨處可見,隨時可買,才是快消品暢銷的精髓,雖然電商能夠快速做出銷量,但品牌要的是復購,雖然直播能夠用低價吸引消費者,但品牌要的是穩定的利潤,而這些都來自于線下渠道。不信你看,當卜卜星淡出線下主流渠道的時候,便只被那年夏天的我們所記得,成為回憶里的碎片,偶然被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