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楊
來源:紅碗社(ID:hongwanshe2020)
冰淇淋走向健康化和高端化,讓不少企業看到新增量場,紛紛入局市場,試圖搶占賽道空白。如燕麥奶品牌OATLY聯合盒馬、肯德基推出燕麥雪糕;鐘薛高推出與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合作的“少年”系列低糖雪糕;八喜推出“輕卡”系列等。
在資本市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至2018年4年間,雪糕品牌相關融資共計23起,涉及金額18億元,其中鐘薛高從2018年至今獲得了4輪融資,在2021年剛完成兩億元的A輪融資,而2021年剛成立的橙色星球,一上市就獲得來自小米集團、順為資本的天使輪融資。
紅碗社本期對話新銳甜品品牌“奈似”,自2019年創立之初同樣瞄準減糖、健康化趨勢,致力打造高品質健康甜品,為消費者提供“無負擔的甜”。品牌創始人Michael介紹,“2018年我還在國外生活,關注國外健康食品賽道的發展,認為在國內隨著消費者健康認知的提升,高端甜品市場存在很大機會。因此,2019年創辦‘奈似’,并以冰淇淋這一老少皆宜,且容易帶來情感愉悅的品類作為切口,入局市場。”
目前,奈似面向C端推出10余款雪糕產品,并以精準的線下渠道打法圈定目標客群,提升品牌影響力,現已與北京諾金酒店、福樓法餐、宇舶表等20多家toB高端渠道達成合作。“奈似自上市至今,已成為全國超過200萬家庭的健康零食好伙伴,目前月銷數十萬元。”
01
減糖+控卡,打造無負擔的甜
過去,人們對冰淇淋的想像停留在:水加糖精、奶精、色素、香精和植脂末等添加劑,雖然吃起來使人心情愉悅,但也會存在健康方面的擔憂。
近兩年,自鐘薛高開啟“健康原料”“簡化配料表”變革后,冰淇淋市場開始注重品質化升級,在產品中低糖、低脂成為重點,健康化趨勢顯著。我們發現不少冰淇淋企業在配料方面實行了“加減法”,八喜、鐘薛高等利用赤蘚糖醇等代糖代替傳統白砂糖達到減糖目的;蒙牛則開拓植物草本冰淇淋賽道,孵化“植輕”子品牌,用自然、草本等關鍵詞強化品牌理念。
Michael介紹:“奈似希望傳達的品牌價值觀是‘nice health’‘nice taste’和‘nice mood’,具體到產品上就是‘無負擔的甜’,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首先在冰淇淋的原料和配方上進行創新。一方面,改良傳統冰淇淋高糖、高熱量等痛點,通過純牛乳、稀奶油、水果等天然高品質原材料風味,打造冰淇淋口感。且我們嚴格控制每款冰淇淋的熱量,與傳統冰淇淋相比,糖減掉百分之60% - 70%,熱量接近(傳統冰淇淋)50%,1盒70g的冰淇淋,熱量在85大卡左右;
另外,在保證減糖、減脂、健康的基礎上,我們還要盡可能使產品體驗感接近傳統冰淇淋‘放縱型’口感,畢竟作為甜品好吃是第一位的,因此我們通過調整麥芽糖醇、赤蘚糖醇、葡萄糖、蔗糖等配比,及技術改良,來滿足‘好吃不甜膩’的需求。”
在供應鏈方面,Michae稱,奈似的原則是原材料和配方由團隊自己把控,合作的OEM工廠負責實際生產。
除了產品本身做好控糖、控卡外,奈似在包裝風格上也做了符合品牌理念傳達的創意設計,有別于市面上大多冰淇淋以彩色圖案為主的包裝風格,奈似冰淇淋盒包裝采用極簡設計,內容主要突出產品含糖、脂肪量及熱量參數,以更直觀的設計語言呈現產品賣點,與消費者溝通。
02
精準圈定客群,滲透生活場景
新中式雪糕的高端化轉型,一方面,通過品質升級打破傳統冰淇淋市場天花板,將雪糕帶入“10元+時代”,從而受到市場關注和資本不斷加碼;與此同時,消費端對高端雪糕“價不配位”的爭議聲也從未消失,不少品牌甚至被網友稱為“雪糕刺客”。
歐睿國際咨詢的數據顯示,2015-2020年,我國整體冷飲平均單價上漲了30%。雪糕品牌殺入高價市場,如何讓消費者愿意為之買單,并持續良性發展?
Michae的觀點是:“首先我認為,雪糕的高端化是必然趨勢,市場上需要有不同價格帶的雪糕產品提供給消費者選擇。高端雪糕品牌需要做好產品、渠道和品牌,能夠讓消費者認可其溢價。”
奈似目前的雪糕產品1盒75g單價在30元左右,400g一盒的分享裝為90元+,從定價來看無疑也位列國內高端冰淇淋行列。在目標客群上,主要錨定追求精致/品質生活的消費人群。
為了避免出現“雪糕刺客”這樣的爭議,奈似在渠道上選擇更加垂直,精準滲透這類客群的生活場景,如五星級酒店、高端餐廳、咖啡廳、健身房及藝術展等。“通過和優質的B端企業合作,可以更高效的找到我們的用戶。”
Michae介紹,團隊會針對不同類型的B端合作伙伴,研發一些商用裝或者特調口味,“例如,去年我們面向B端推出的爆款‘椰子冰淇淋’,產品中含65%的純椰子,且產品配方純天然,不添加任何香精和添加劑的,口感非常濃郁。這款冰淇淋產品即可以單獨吃,也能作為搭配咖啡或甜點的打底原材料,供餐廳、咖啡廳自己做部分創意產品研發。”
Michae告訴紅碗社,目前奈似已合作20多家五星級酒店,在對接過程中他發現五星酒店在高端冰淇淋上的選擇其實是很少的,“我們一開始也會詫異,他們為什么會選擇我們這樣一個年輕的品牌作為供應商。
后來我們了解到,對這些酒店來說,國內本土高端品牌產品現階段可選擇的不多,而某些在過去作為酒店專供的國際品牌,一方面在溝通和給到的支持方面存在門檻;同時在消費者端,經過10多年的接觸也逐漸失去‘大牌光環’和新鮮感。
奈似作為比較新的國內品牌,從品牌理念、產品及整個調性上,與這些高端酒店的需求相契合,他們也愿意做出新的嘗試,因此我們很快積累一群優質的 B端合作伙伴,通過他們擴大品牌影響力。”
有關奈似接下來的發展規劃,Michae稱,“產品研發上,考慮到這兩年受疫情影響線下的不確定性比較高,我們會拓展更多的消費場景,比如家庭場景。今年我們會在家庭場景做一些口味的延展,在已有的兩個家庭裝口味的基礎上,馬上會推出兩個新口味,之后還會在冬季推出兩個季節性的新品。
營銷推廣方面,重點會基于家庭裝做更多的線上創意內容宣傳,可能會針對于不同(線上)渠道做一些產品包裝設計,與消費者進一步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