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散發、物流運輸阻隔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乳制品行業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大部分企業營收業績受到二季度疫情沖擊,但對頭部企業的影響有限。
食業家對上市乳企半年報數據梳理,27家乳企交出1869億答卷。伊利、蒙牛、光明等頭部企業營收、凈利潤雙增,表現出了極強的抗壓能力。而整個乳品市場呈現增速放緩的趨勢,6家乳企出現營收下滑,17家乳業出現凈利潤下滑,中小乳企承壓嚴重。
01
中國乳企強者愈強
一邊是行業整體承壓,一邊是龍頭逆境增長,中國乳業呈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
從營收規模來看,營收超百億元的乳企有3家,分別為伊利、蒙牛和光明,營收分別為634.63億元、477.23億元和144.11億元。27家乳業及相關上市企業的平均營收為62.65億,僅伊利、蒙牛、光明、飛鶴、優然牧業、現代牧業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和蒙牛大幅領先同業者,兩家乳企合計營收1111.85億,占到27家乳業上市公司1689.12億的65.82%,比去年提升約2個百分點,行業龍頭優勢依然凸顯,也進一步壓縮了中小乳企的生存空間。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1年,伊利和蒙牛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5.8%、22.0%,總計市場份額占據行業近半。
從盈利增速來看,上半年有10家上市乳企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其中,皇氏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9597萬元,同比增長達813.61%。而凈利潤下滑的17家乳企中,有10家為營收規模在十億及以下的成長性乳企。頭部乳企的逆勢增長,也進一步壓縮了中小乳企的生存空間。
02
伊利單品優勢凸顯
伊利上半年營收634.63億,同比增長12.31%;凈利潤61.39億,同比增長15.40%。
分業務看,伊利液態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28.9億,同比增長1.1%;奶粉及奶制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0.7億,同比增長58.3%,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零售額份額同比增長3.5%;冷飲業務銷售收入為72.9億元,同比增長31.7%。
從產品來看,液態奶“2+2+X”產品組合矩陣結構優勢非常明顯,200億級明星單品金典、安慕希、伊利純牛奶持續高位突破,其中,安慕希市場份額達65%,穩居品類第一;金典有機作為有機品類第一品牌,市場份額持續行業第一;100億級大單品優酸乳增勢迅猛,10億級單品舒化奶、谷粒多、QQ星等潛力十足,超級單品在持續儲備與孕育中。
03
蒙牛鮮奶業務亮眼
蒙牛上半年營收477.22億,同比增長3.96%;凈利潤37.51億,同比增長27.32%。
分業務看,蒙牛液態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96.65億,其中UHT純牛奶表現強勁,增速超過20%,明星產品特侖蘇增長近40%;在低溫行業較低迷的情況下,蒙牛同比實現7%的逆勢增長,市場份額領先優勢繼續擴大。冰淇淋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9.04億,同比實現34.8%的增長。奶粉業務收入同比上升11.6%至18.94億;奶酪零售與餐飲渠道雙翼齊飛,保持市場領先。
從產品來看,特侖蘇取得了銷量貢獻第一、市場份額第一、品牌力第一的優異表現;純甄通過主打“無負擔,甄好喝”,實現了差異化突破;真果粒則以“茶香遇果粒,牛奶更美味”為賣點,實現了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而蒙牛近年來重點發展的鮮奶業務,疫情下也逆勢增長了25%,其中高端品牌每日鮮語增速超過45%,并成為線上和電商平臺全國高端鮮奶的第一品牌。低溫鮮奶的快速增長,反映了疫情下家庭乳業消費的趨勢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