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siwce"><nav id="siwce"></nav></cite>
  • <strike id="siwce"></strike>

    三只松鼠摸著李寧“過河”

    盒飯財經
    2022.08.22
    重塑產品、渠道和品牌。

    文: 彥飛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這五年的中國服裝界,最耀眼的公司之一是李寧。


    2018年2月的紐約秋冬時裝周上,印著方方正正中國字的“中國李寧”帽衫首次亮相,成為時尚圈和互聯網熱門話題。它的中國風設計語言,準確把握了本土年輕人的審美潮流,迅速成為年度爆款。


    隨著“中國李寧”銷量飆升,李寧公司的經營業績顯著改善:全年營收1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首次跨過百億門檻


    早在2010年,李寧就實現了98億元的年營收,距離百億一步之遙。但隨后多年,李寧在內憂外患中陷入衰落,直到2018年才逐步走出低谷,并依靠國潮的興起重回增長軌道。到了2021年,李寧營收增至226億元,凈利潤超40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24億元,凈利潤接近22億元。


    當李寧在2018年踏上復蘇之路后,就像十年前研究“李寧為何崛起”那樣,外界掀起了研究“李寧為何復蘇”的熱潮。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是其中一員。


    在2018年11月的一次訪談中,章燎原稱自己研究李寧的復蘇,“發現最核心的地方,就是保留了最傳統的基因和心智,并且把它時尚化”。具體而言,是“中國風+紅黃配色,無處不標榜「中國李寧」”



    章燎原的這一發現,很快被運用在年底的三只松鼠年貨大禮包上。到了2019年,三只松鼠也攀上了自己的巔峰。


    這年7月,三只松鼠登陸創業板,成為“國民零食第一股”,發行價為14.68元。隨后一年多,其股價翻了四五倍,一度升至90元以上,市值超360億元。


    與此同時,三只松鼠開始向線下大舉擴張。它以電商起家,但從2019年起加大線下渠道建設,當年凈增324家門店。按照章燎原的設想,三只松鼠將在五年內開出一萬家線下門店。


    然而,轉過年來,新冠疫情“黑天鵝”來襲。在供應鏈、物流、線下客流等因素的影響下,三只松鼠的業績受到明顯拖累,2020和2021年的營收均不到98億元,相比2019年出現下滑;歸母凈利潤則在三四個億徘徊。


    直到現在,三只松鼠尚未走出低谷。8月19日,三只松鼠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營收和凈利潤仍呈現下滑趨勢。公司解釋稱,業績不佳的原因包括聚焦堅果后SKU收縮、疫情影響電商物流、主動關閉不符合長期發展的門店、部分原材料和運費上漲等。


    不過,財報也顯露出一些積極信號。例如,三只松鼠堅果工廠的首批兩條產線已于8月投產,有望對下半年業績帶來正面影響;渠道方面,在關閉兩百多家經營不佳的店面的同時,也新開出數十家門店,并與500多家經銷商達成合作。


    三只松鼠曾在今年4月提出,要“全面推進戰略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從上一季度的經營狀況來看,這一變革涵蓋產品規劃、渠道重整、品牌建設等方面,與李寧當年的舉措頗為相似。


    由此可見,章燎原對于李寧的學習,已經從產品設計的“形”,逐漸深入延展到公司戰略的“神”。同樣是巔峰之后步入低谷,三只松鼠需要摸著李寧過河,在自己的賽道中嘗試重現后者的復蘇曲線。


    01


    李寧和三只松鼠分處不同賽道,但在低谷期,兩者的營收規模都處于百億級別,也都遭遇了營收和利潤止步不前甚至下滑的難題。


    李寧2010年營收接近百億元,增速卻已明顯放緩;2011~2013年更是大幅下滑,其中2013年跌至58億元,相比最高點近乎腰斬。直到2018年,李寧的營收才再次超越2010年的水平。


    營收大跌的同時,李寧的盈利能力也急劇萎縮。2011年,李寧凈利潤從11億元跌至4億元以下;2012~2014年,公司累計虧損高達31億元。


    與之類似,三只松鼠2019~2021年的營收穩定在百億元左右,未能借著上市契機進一步突破;每年的歸母凈利潤起起伏伏,始終在三四億元左右。


    營收和利潤雙重承壓,有客觀環境的因素,比如運動服飾行業的庫存危機、綿延三年的新冠疫情等。但更重要的是,兩家公司邁上了巔峰之后,經營策略出現了明顯失誤,為后來的低谷埋下了導火索。


    在2010年左右,李寧面對不斷堆高的銷售庫存,希望通過提高價格和品牌定位來破局,并把90后設定為目標消費群體,覆蓋籃球、跑步、羽毛球、訓練和運動生活等五大品類。


    然而,新戰略不僅沒有讓李寧收獲年輕人的青睞,還讓老用戶逐漸疏離。龐雜的產品和品牌矩陣給李寧帶來了沉重的管理和財務壓力,導致公司在虧損泥潭中越陷越深。


    三只松鼠的問題如出一轍。它一度以全品類零食品牌為發展目標,SKU多達上千款。盡管不乏每日堅果這樣的超級單品,但大多數SKU的銷售表現并不理想,反而導致了品牌營銷資源的分散。



    同時,名目繁多的SKU也讓三只松鼠的上游供給更加碎片化,難以從源頭上壓低成本。反映到財報上,就是銷售額并不低,利潤卻原地踏步


    面對類似的困境,兩家公司的破局之道也十分相似。


    李寧在困境中摸索了兩三年后,終于開始收縮戰線、聚焦于主品牌。尤其是2015年創始人李寧回歸后,公司加速梳理組織架構和品牌產品陣列,包括整合童裝業務推出李寧YOUNG,關閉重金收購的樂途(Lotto)全部實體門店等。直到2018年“中國李寧”橫空出世,李寧才從戰略退守重新轉入進攻,并逐漸收回失地。


    三只松鼠的關鍵詞同樣是“聚焦”。早在2020年,三只松鼠就提出要縮減SKU、聚焦堅果品類主品牌,從全品類品牌轉型為“堅果果干+精選零食”品牌。到了今年4月,又調整為“聚焦堅果”。


    經過多次瘦身,三只松鼠的SKU已降至300個左右。而對于收縮SKU可能造成的“陣痛”,三只松鼠的管理層已經有所預期。


    今年4月,三只松鼠方面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聚焦堅果”戰略下,優化SKU會帶來短期業績影響。不過,三只松鼠主品牌仍將持續縮減SKU,在推出精選零食滿足電商多品類銷售特性的同時,孵化細分單品品牌,對不符合品牌認知、單品規模不足、盈利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不足的多個品類逐步停止銷售。


    從最新發布的財報來看,三只松鼠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逾20%,SKU減少是原因之一。這也反映出,管理層對于戰略轉型升級頗為堅決,愿意承受較大的短期業績壓力。


    02


    如何改造銷售渠道、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是李寧和三只松鼠在轉型期的另一道必答題。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李寧以批發為核心,逐步建立起一套遍布城鄉的經銷商體系。在電商遠未成熟的世紀之交,大街小巷掛著李寧logo的門店是最重要的出貨渠道。



    然而,承受周轉壓力的經銷商只能與品牌方“同富貴”,極少人愿意“共患難”。順風順水時,經銷商們是李寧的賺錢機器;但當全行業寒冬降臨、終端銷售萎縮時,經銷商手里的高庫存就成了“定時炸彈”,并最終傷及李寧自身。


    李寧在2010年就看到了庫存危機的苗頭,但直到兩年后,才開始嘗試從批發模式向零售模式轉型。


    這是一條難而正確的道路。到了2014年,李寧直營店數量超1200家,相比2012年前翻了一番。不過,渠道改革的猶疑延宕,仍讓李寧付出了不菲代價:它花費18億元買下了經銷商手中的存貨,復蘇進程也因此拉長。


    如今,三只松鼠也面臨著類似挑戰。它從電商起步,2019年之后試圖拓寬渠道,推出雄心勃勃的萬店計劃。但事實很快證明,在當前環境中,這一過于龐大的擴張藍圖并不現實。


    到了今年4月,三只松鼠承認“過去門店規模化、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存在問題”,宣布暫停門店擴張,并關停那些低效門店、提升單店盈利能力。


    根據最新財報,上半年三只松鼠的自營店凈減少55家,加盟店凈減少145家,渠道側“減肥”初見成效。


    另一方面,從2021年下半年起,三只松鼠嘗試搭建區域經銷體系。財報數據顯示,這套體系內的經銷商從2021年底的292家,增至2022年6月底的546家,規模接近翻倍。財報稱,這套體系將是“公司未來線下擴張主要模式”。


    由于堅果零食的周轉率遠高于服飾,且客單價低得多,三只松鼠在渠道側的歷史負擔不算重,開關門店較為自如,渠道轉型期間無需支付昂貴的“學費”。此外,它的區域分銷體系能夠充分借力現有的社會零售基礎設施,能夠以較快速度落地。


    圍繞渠道,李寧的思路是從批發經銷體系轉向電商+直營,而三只松鼠則是從電商+自營轉向了電商+經銷。兩者的變革姿態不同,但出發點都是提高銷售體系的運轉效率。


    李寧此前的癥結在于,批發必然導致壓貨,而疊床架屋的經銷商體系讓李寧的市場嗅覺十分遲鈍,難以對最新潮流和需求做出響應,而這反過來又加大了壓貨狀況;而三只松鼠耗費大量資源開出自營實體店,消費體驗和產品卻和電商平臺幾無差別,相當于人為推高獲客和交易成本。


    渠道改革之后,李寧在電商渠道獲得新增量,同時又通過實體店統一和強化線下品牌心智,并直接觸達一線用戶;三只松鼠則甩掉了包袱,把更多精力用在品牌、產品和營銷等環節。兩家公司在渠道側的去肥增瘦,為長線復蘇提供了重要基礎。


    03


    產品聚焦和渠道重塑,是李寧和三只松鼠在轉型期的兩大基本動作。在此之上,兩家公司也在尋求品牌側的擴張。


    對于一家基業長青公司而言,多品牌運營是必由之路。以寶潔為例,這家公司僅在中國就有超過20個品牌,足以覆蓋家庭日用的方方面面。李寧和三只松鼠也必然要走上這條路。


    在公司發展早期,李寧買下了同一賽道內的許多品牌,卻由于管理、整合等方面的原因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2010年之后的轉型期,李寧為了減小財務壓力,不得不暫時放棄那些重金收購而來的副牌,只靠“李寧”主品牌對抗安踏等強勁對手。


    直到2018年,李寧逐漸恢復元氣,品牌多元化再度開啟。從“中國李寧”起步,該公司陸續推出了主打高端的運動時尚品牌“LI-NING 1990”,并收購了英國、意大利等地的多個鞋履品牌。


    今年以來,李寧還開啟了跨界擴張。它在年初申請了“寧咖啡”商標,并在五一假期期間,在廈門開設了第一家咖啡店面。


    與大張旗鼓的李寧相比,三只松鼠由于尚處于業務重整期,其品牌多元化舉措并不算多,除了主品牌外,主要推廣的是面向嬰童的小鹿藍藍。


    公開信息顯示,小鹿藍藍創立于2020年6月,目前已經推出米餅、鱈魚腸、凍干奶酪塊等十多款年銷千萬元的嬰童零食,銷售額位居全網第一。這一子品牌完善了三只松鼠的產品矩陣,能夠在堅果零食之外,覆蓋更多潛在消費人群。


    三只松鼠方面也表達了品牌多元化的意圖。在今年4月的公告中,公司提出要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轉型,探索建立多品牌管理矩陣。


    不過,截至目前,除了小鹿藍藍,三只松鼠并沒有著急推出更多子品牌。今年上半年,除了產品和渠道方面的變革外,三只松鼠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自建工廠上。


    根據財報,三只松鼠的首座堅果工廠今年4月開工,8月正式投產,主要生產每日堅果這一大單品。三只松鼠有關人士稱,這座工廠的生產與發貨無縫銜接,產品下線后可直發消費者。



    在國內堅果零食行業,自建工廠并不多見,主流供應鏈模式是OEM代工。OEM的好處是品牌輕資產運營、啟動和擴張更快,壞處是難以形成產品力壁壘。畢竟,OEM廠商很難專門為某一家公司精心研發新產品,而堅果類零食的淺加工特性,也讓不同品牌的產品同質化十分突出。


    這也解釋了,三只松鼠為何要在低谷期拿出重金自建工廠。有了自己的工廠,三只松鼠才能在品質、口味等方面打上自己的烙印,進而構筑真正的護城河;同時,自建工廠的排他性,也為三只松鼠孵化更多富有特色的子品牌奠定了基礎。從這一層意義上講,自建工廠與品牌多元化一體兩面,互為因果


    目前,李寧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戰略轉向后,業績表現回歸正向循環,基本完成復蘇、重回行業頭部。而三只松鼠的復蘇仍在進行中。但有了李寧“打樣”,三只松鼠無需在低谷中摸索太久,能夠沿著前人的車轍快速前進。章燎原對于李寧的多年研究學習,已經進入沖刺階段。


    參考資料:

    峰瑞資本,《對話三只松鼠章燎原:每一個階段都在拼速度和時間》

    紅星資本局,《李寧,是如何輸給安踏的?》

    申萬宏源研究,《李寧研究報告:幾經浮沉鑄就運動龍頭,厚積薄發加速內生增長》

    三只松鼠,《關于全面推進戰略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公告》

    壹覽商業,《李寧的下個階段還能繼續靠“國潮”嗎?》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盒飯財經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2020年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中老年妇女精品|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国产精品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3atv国产精品视频| 99ri在线精品视频|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直播|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