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凜凝
來源:消費界(ID:xiaofeijie316)
推出文創雪糕、進軍預制菜、推出氣泡水······這些,都是食醋龍頭恒順醋業在近兩年的跨界嘗試。 不過,到目前為止,恒順的這些嘗試都沒有給它帶來像樣的增長?!白錾畲住⒆龈呔?、做寬醬”,這是恒順醋業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戰略構想。 業績承壓,主業不振的情況下,恒順依舊在尋找第二增長極。
近日,恒順醋業發布公告,稱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17.9億元的定增規模,恒順醋業擬募投項目為8個,以聚焦調味品主業,并且圍繞“做深醋、做高酒、做寬醬”的戰略定位。
恒順醋業的野心不限于此。今年4月,恒順醋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公司已經開始積極研發和布局預制菜賽道。
01
跨界背后,主業式微
創始于1840年的恒順醋業,是中國四大名醋鎮江香醋的代表。
目前,恒順醋業依然處于全國醋業的領頭羊位置,但是跟隨者來勢洶洶,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披露,海天味業旗下的食醋產量增長較快,已經超過水塔醋業成為行業第三;而以“山西老陳醋”聞名的紫林醋業,其產量在行業內常年排名第二位,同時公司在保持高產量的同時,依然選擇新造生產線,進一步擴產。
根據恒順醋業2021財年所披露的財報顯示,2019-2021年,恒順醋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32億元、20.14億元、18.93億元,增長率分別為7.51%、9.94%、-6.45%,2021年有明顯下降。
2019-2021年,恒順醋業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5億元、3.15億元、1.19億元,其同比增長率分別是5.68%、-3.01%、-62.28%,呈逐年下降趨勢。
數據無疑顯示著恒順醋業已經面臨了較大的危機。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到主營調味品銷售收入下降的影響。2021年,恒順醋業的主營調味品實現收入18.46億元,較2020年下降5.28%;毛利率為36.96%,同比下降3.87%。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原材料的不斷上漲,恒順醋業已在去年11月,將旗下的部分產品提價5%-15%用來對沖,然而凈利率卻進一步走低,已經回到2014年的個位數水平。
食醋行業并非是一個高門檻行業。且食醋與醬油等不同的一點,是食醋行業的集中度不高。這個行業的地域性非常強,北方吃酸醋,南方吃香醋,南北的巨大差異,使得很難有一家企業可以匹配全國人民的需求。
可以得出,食醋行業的特征就是品牌多、散、小,難以形成規模。
在主業式微的情況下,恒順醋業不得不尋找全新的突破點,跨界嘗試成為了重點。
除了其主業生產銷售恒順香醋之外,恒順醋業還涉獵了很多不同的領域。
2002年前后,恒順醋業布局過光電、生物工程、制藥、房地產、汽車銷售、傳媒、金融等產業,還在咖啡店興起時投資開過咖啡館。
可惜的是這些副業都沒有給恒順醋業帶來業績的進一步提升,種種嘗試皆以失敗告終。
據報道,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導致恒順醋業的房地產業務遭受重創,地產項目的營業收入下降71.87%,導致當年營業收入凈虧損5000萬元,最終黯然退場。
在種種可以說是瘋狂跨界的嘗試之后,恒順醋業回歸主業,在食品領域開始進行不斷嘗試。其中包括雪糕、預制菜、氣泡水等相關產品。
由恒順醋業經營的天貓旗艦店“酸甜抱抱旗艦店”推出了菠蘿、百香果、荔枝三種口味的輕醋果味氣泡水,月銷量大約在1000件左右,與元氣森林等行業龍頭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恒順醋業的微信小程序“恒順味道商城”上線的一款文創雪糕,其18元一支的價格讓許多消費者都望而卻步,也有不少消費者僅好奇“加了醋的雪糕是什么味道”。
然而根據恒順醋業對雪糕的推廣和用心程度,不難分析出恒順醋雪糕只是以醋味雪糕為宣傳噱頭的一種嘗試,其本質是借此來宣傳恒順香醋這個品牌,使年輕人對老字號品牌有更廣的認識。
頻繁的跨界動作之后,不少業內人士對于恒順醋業是否還能保持其主業穩定提出了疑問。
誠然,在當今社會若有一個“潮流爆品”,就能給企業帶來指數式的業績收入增長,但屢屢失敗的跨界合作,不甚清晰的定位,也成為了恒順醋業的致命缺點。
02
預制菜能否拯救“醋王”?
除了上述各類嘗試之外,恒順醋業還在4月宣布,已經開始布局預制菜賽道。
在近幾年的“懶宅”文化推動下,預制菜賽道毫無疑問迎來了巨大的前景。外賣驅動之下B端的預制菜市場興起,而在疫情催化下,這個領域也開始慢慢向C端進行滲透。
恒順醋業作為中國馳名的調味品行業龍頭企業,想要在相關聯的食品領域乃至預制菜領域分一杯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但恒順醋業能夠拿出多少決心給預制菜領域?或者說在這個時間點進入預制菜賽道還是好時機嗎?
根據iiMedia Research和NCBD調查的數據顯示,中國預制菜市場 2021 年規模已經超過 3000 億元,且該規模預計保持 20% 以上的增速,并有望在 2023 年突破 5100 億元。
預制菜的范圍不限“料理包”式的產品,它的內涵更廣,可以簡單分成四個大類: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產品。
由于恒順醋業的預制菜尚在布局階段,尚未可知其重點放在哪一塊大類之上。
需求帶來市場,資本尋找市場。在預制菜領域之中已經有許多專業投資的資本進入,例如IPO制造機陸正耀,甚至將當時瑞幸咖啡的團隊投入到他的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之上。
與恒順醋業相比,這些職業投資人擁有著完整的投資鏈和運營手段,若恒順醋業只是想要通過自身儲備進入該領域,也許效果不會太好,反而會導致主業進一步受挫。
同時,作為目前正被瘋狂追捧的大熱賽道,預制菜領域已經一腳踏入了“燒錢”階段。通過低價引流,吸引消費者,教育消費者,從而進行快速擴張,這都是職業投資人的基本操作。
以舌尖英雄為例,其打著“做飯不用愁,人人當大廚”的口號,用鋪天蓋地的社交網絡營銷手法搶占消費者視線,同時輔以低廉的價格,使無數不會做飯的年輕人躍躍欲試,成為其用戶。
恒順醋業作為一個新進入者,老字號的加持在該領域之中并無特別突出的優勢。尚且不論后有buff疊滿的新興力量,單憑恒順自身該如何生產,該如何營銷,如何布局,都已經是巨大的難題。
03
預制菜之路困難重重
中國的預制菜賽道在今年京滬兩大城市的疫情疊加下,開始正式進入國人視野,人們紛紛說,預制菜的風口已經到來。
預制菜的風口真的到來了嗎?或者說,預制菜的風口是否已經結束。
似乎預制菜已經超出其本身價值,成為投資人口中的新玩具新談資。若是你不談論預制菜相關的話題,都不能稱自己懂得“新消費浪潮”。
實際上,預制菜領域并非一個全新領域,只是預制菜企業最主要的服務客群是B端的餐廳。
預制菜相關的公司在2015年迎來爆發,每年成立的公司都在100家左右,這是得益于外賣行業正式進入人們的生活,并且飛速發展。
由于平臺的機制和消費者不愿意等待的心理,更快出餐的商家更能獲得流量和關注,更高的“周轉率”,更多的客單量。
但是這單憑商家一單單做是有限的,人力有限,材料有限,時間有限,效率提不上去,就喪失了核心競爭力。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預制菜和預制菜企業應運而生。
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接受“預制菜”。雖然是來自不同的商家,但是味道幾乎一模一樣的盒飯、蓋澆飯等開始不斷浮現。
在有了預制菜之后,商家的出餐效率大大提高,堪稱飛速。
可以說,在外賣的高速發展之時,中國的預制菜已經迎來了它的第一個風口。
2022年,疫情反復,尤其是兩大超級城市眾多不會做飯的年輕人被封控的情況之下,C端的預制菜又一次進行了爆發,目前已經有接近1500家預制菜企業成立注冊。
以上文所述的“舌尖英雄”為例,To C端的預制菜以加工過的半熟食品的即烹食品和初加工后的凈菜+調料為主的即配食品為主,需要消費者拿到材料之后再進行二次加工后,才能食用。
這種簡單的烹飪模式在不會做飯的年輕人之中刮起了一陣潮流之風。
但是這陣風還能刮多久,是否真的能夠拓出一片完全不同的市場來,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首先,預制菜的價格并不低,而且對預制菜工藝有很嚴格的要求。
由于材料需要新鮮且要較好的儲存條件,并且有些食材也需要經過初加工,這就導致了預制菜的價格不可能過低。
其次,味道同樣是千篇一律。預制菜的誕生就意味著流水線化,中國人的食性根據地域和飲食習慣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一包流水線上的預制菜自然無法滿足天差地別的口味。
最后,外賣市場依然在不斷擴大。
原來的商家用低廉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他們本身就已經是預制菜企業的“中間商”,更多線下的店家要把門店開下去,當然不能單單依靠消費者到店消費。
如今有越來越多原來“高貴”的不肯加入外賣行業的商家開始卑躬屈膝地宣布,“我們也入駐了外賣平臺”。
在外賣軟件之上,點一份想要的外賣,最快只要20分鐘。且在北上廣深這類大城市,消費者想要的各類食品,各種菜系幾乎都能在家或公司周邊5公里的外賣上找到。
疊加商家和平臺的優惠之后,價格也會穩定在15-30元之間,與預制菜價格并沒有過大的出入。但卻能夠省下二次加工和后續整理清洗的時間。
目前的預制菜市場還在以大額補貼來吸引新客,使消費者進行初嘗試。但燒錢并不是一個可以長時間使用的方法,飲鴆止渴無益于預制菜的發展。
資本固然已經發現了預制菜這個賽道的潛力,但是潛力深度到哪兒,還能夠被挖掘多久,消費者的選擇會是什么,值得用多少的人力物力和成本來栽培,是恒順和其他躍躍欲試的企業真正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