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消費記(ID:gh_d367e00f89a2)
2022/23奶季的原奶收購預期價格區間為每公斤乳固體8.25-9.75新西蘭元,區間中位值為每公斤乳固體9.00新西蘭元。
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強勁的預期價格反映了在全球供應受限的大背景下,乳制品的需求依然持續存在。“盡管目前各地區有諸多短期因素影響了需求,但從長期來看,乳制品的市場前景仍然向好。”
業績表現上,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前九個月,恒天然的產品銷量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主要原因包括原奶收購量減少,以及這段時間發生的一些對需求端造成短期沖擊的事件,如中國多地因疫情出現靜態管理的情況、斯里蘭卡經濟危機以及俄烏沖突。
集團調整后息稅前總利潤為8.25億新西蘭元,下降了1.34億新西蘭元。這反映出銷售量的下降、原奶價格一路高企對利潤率的持續壓縮、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斯里蘭卡盧比的急速貶值。
這些原因導致了恒天然的調整后稅后利潤為4.72億新西蘭元,下降了1.15億新西蘭元。而報告稅后利潤為4.72億新西蘭元,下降了1.31億新西蘭元。
在談到恒天然的業績表現時,Hurrell先生表示,盡管市場受到嚴重干擾,但集團仍給出了極具競爭力的原奶價格,并取得了穩定的收益。
“非洲、中東、歐洲、北亞和美洲地區業績表現依舊十分強勁。該地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到了4.06億新西蘭元,增長了30%,主要歸功于我們的原料渠道毛利率提高以及智利業務的強勁表現。”
“亞太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下降了43%至1.77億新西蘭元。雖然我們的澳大利亞業務與原料渠道業務持續向好,但卻被斯里蘭卡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原奶價格高企帶來的利潤壓力及新冠疫情造成的種種挑戰所抵消。”
在大中華區,原料業務持續受益于高附加值產品的銷售增長。然而,迫于原奶價格高企帶來的利潤壓力,尤其是餐飲服務業務利潤大幅縮水,以及多地因疫情出現靜態管理的情況,導致大中華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下降了17%至3.17億新西蘭元。同時,Hurrel預計:“靜態管理的措施所造成的影響還將波及我們第四季度的業績。”
恒天然大中華區CEO周德漢表示:“大中華區原料業務在FY22財年第三季度業績表現依然穩健,高附加值原料銷售的持續發力貢獻了雙位數的同比增長,其中干酪、乳蛋白、益生菌等原料銷售漲勢喜人。”
談及下半年的情況時,Hurrell先生表示,集團將維持其每股收益0.25-0.35新西蘭元的預期。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我們已宣布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碳排放的愿景。我們也全力支持政府最近宣布的關于通過與新設立的農業排放氣候行動中心合作以減少牧場碳排放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