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siwce"><nav id="siwce"></nav></cite>
  • <strike id="siwce"></strike>

    餐飲求生:全聚德賣盒飯,海底撈擺地攤,紫光園開直播

    中國新聞周刊
    2022.05.24
    與其一味等待,不如主動改變。



    文:余源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


    4月30日,北京餐飲堂食突然被按下暫停鍵,至今已經過去20多天。


    疫情造成的影響顯而易見,不少餐飲人原本準備大干一場的旺季,突然變成了淡季,停業、失業接踵而至,“花式”自救也紛紛開啟。賣盒飯、擺地攤、開直播,怎么活下去成為餐飲企業最頭疼的難題。


    自疫情發生以來,餐飲業就屢遭重挫,尤其是2021年、2022年,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餐飲業的日子越來越難。企查查數據顯示,僅在2021年,吊注銷餐企88.5萬家,創下十年來的數據新高。有觀點認為,如果加上未被統計的夫妻店、個體店,預計2021年餐飲行業關店數估計約在百萬級別。


    餐飲企業有什么深層次的難題?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01

    經營墜入谷底


    4月30日,全聚德上線今年夏季新菜單的第一天。然而就在當天晚些時候,北京宣布從5月1日起,全市餐飲經營單位暫停堂食。


    “5月我們本來準備大干一場,集團也做了相應的部署,沒想到突然出了這種情況。”全聚德總經理周延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北京是全聚德集團的大本營,堂食暫停的影響可想而知。


    線上外賣、線下外擺、預制菜,社群團購等等,全聚德把能用的招數全部都用上了。


    “20塊錢一盒的西紅柿雞蛋蓋飯、25塊錢一盒的宮保雞丁蓋飯……”堂食暫停后,每天中午的10點半至11點半,是全聚德線上社群最忙碌的時候。工作人員會在這個時間公布當日菜譜,以便周邊居民和白領選購餐品。大大小小的線上社群,熱鬧程度不輸往日的線下堂食。


    全聚德和平門店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門店社群是針對周邊老顧客建立的,有專門的同事來運營管理。“顧客有時候會有口味上的一些要求,我們也會及時在群里回復,盡可能地滿足要求。”


    面對北京疫情防控突如其來的變化,海底撈反應很快。堂食被叫停的當晚,海底撈就對外宣布北京地區70余家門店開通外賣和自提業務。


    海底撈大興龍湖天街店自2018年開業后,生意就一直不錯。在疫情前的2019年,平均翻臺率達到4.75次,每天要接待1600-1700人。堂食暫停后,門店迅速接入第三方外賣平臺,同時組織起4個線上社群,努力激活私域流量。據店長童效元介紹,目前社群內共有1000多位用戶,部分是老客戶,部分是周邊社區居民。“堂食暫停后,門店外賣收入漲了一倍多,平均每天能有七八千,好的時候能有一萬多。”


    不僅如此,海底撈還加入“擺攤大軍”。“沒了堂食,我們就想還有什么辦法能多賣點貨。于是就與商場物業協商,在樓下開辟了一個3平米左右的位置擺攤。”童效元說道。


    攤位上,除了海底撈自家的自熱火鍋、火鍋底料、辣椒醬等產品,水果和蔬菜的豐富程度也堪比市場的蔬菜攤。


    “現在必須想辦法自救。”童效元一邊說,一邊囑咐員工把桌布、筷子、濕巾都給客人配好。


    餐飲業的花式自救不止外賣、擺攤,還有直播賣貨。


    “親人們,我們的產品都可以放心拍、閉眼入,尤其是我們的大鯉魚,零差評啊,拍到就是賺到。日壇地區拍1號鏈接,崇文門地區拍3號鏈接……”下午5點,北京連鎖餐飲品牌紫光園的抖音直播間熱火朝天,店家正在不停回答消費者的各種詢問。


    紫光園在北京共有156家門店,隨著5月1日北京禁止堂食的政策落地,紫光園門店客流驟降80%,甚至有10余家門店停業,營業額大幅減少,正餐門店幾乎面臨全面癱瘓。


    為了解決門店的生存問題,紫光園每日不間斷直播至少8小時,向網友介紹餐廳特色菜品,用戶線上下單后可以到店自取,3公里內也可以上門配送。


    02

    外賣熱鬧可還是虧錢


    然而,并不是每個餐飲品牌對于外賣都持開放態度。


    位于北京順義天竺的黑天鵝法餐廳,人均消費近600元,以出色的菜品,優質的服務和出眾的環境,得到了眾多京城食客的青睞。然而在堂食被暫停后,黑天鵝索性直接閉店停業。


    餐廳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餐廳一直以來都沒有外賣業務,即便眼下堂食被暫停也是如此。“法餐有自己的特殊性,沒辦法做外賣,否則會影響品質。而且做外賣也體現不出我們的服務和環境,消費者如果體驗不好,會傷害品牌口碑,還不如不做。”


    對于外賣同樣糾結的還有北京老字號萃華樓。中午12點,在東直門銀座,一些消費者正在這里的萃華樓外擺攤位前選購。外擺攤位銷售的主要是萃華樓的一些招牌醬貨和主食,比如手工的包子、菜團子、戧面饅頭、棗糕、醬肘子、醬豬蹄等。


    據工作人員介紹,5月份至今,萃華樓的外賣訂單量較往常上漲了30%,各種主食、醬貨也受到了周邊居民的歡迎。然而即便如此,門店還是處于虧損狀態。


    萃華樓餐飲集團總經理王培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次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比2020年時要更大,“那個時候堂食還在繼續,而這次只能做外賣等非堂食業務。”


    據他介紹,過去萃華樓雖然也做外賣,但出于對品質和口碑的顧慮,外賣的量并不大。“一方面是外賣帶回家后味道就變了,不利于老字號口碑,另一方面是堂食高峰期時,門店已經忙不過來,更沒有精力做外賣。”但如今因為疫情,堂食被叫停了,形勢所迫,不想做也得做。


    王培欣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正常情況下,萃華樓一個門店每天的流水要到3-4萬塊錢才能保本,如今就七八千,好的時候也不過一萬多。究其原因,外賣和堂食的運營思路不同,價格是首要競爭力,而老字號在這方面比較吃虧。“老字號做外賣絕不用料理包,而且必須真材實料。以醬牛肉為例,一斤鮮牛肉出品后也就半斤到六兩。”


    再加上外賣的平臺費和食品包裝費,本都回不來。“要知道,正餐的純利潤其實也就10%左右。”王培欣還補充道。


    不過即便如此,王培欣也認為,必須咬牙堅持下去。“賣多少錢已經無所謂了,為的是讓員工有飯吃,讓企業活下去,讓消費者不忘記我們。”


    03

    房租人工成本是不可承受之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吊注銷餐企88.5萬家,創下十年來的數據新高。如果加上未被統計的夫妻店、個體店,預計2021年餐飲行業關店數約在百萬級別。


    今年餐飲業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全國餐飲業收入13262億元,下降5.1%,其中4月份,餐飲收入2609億元,下降22.7%。


    中國烹飪協會等機構近期發布的《后疫情時代餐飲連鎖企業發展報告》指出,超80%的受訪餐飲企業認為,在疫情影響下,經營上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客流量不穩定。


    與此同時,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報告還顯示,原材料漲價、租金上漲等因素也導致經營成本陡增,給餐飲企業的現金流和資金鏈帶來考驗。


    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傳統餐飲業向來有“三高一低”的說法: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價格高,利潤率低。房租、人力、食材這三項支出基本占到了總成本的70%-75%,再扣去稅負、固定資產折舊與其他損耗,利潤率通常只有5%-10%。


    “三高”當中,房租是一項硬性成本,無論企業經營與否都要正常交租,尤其在遇到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時,商家面臨的資金壓力會陡增。


    中國飯店協會2021年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77.5%的餐飲商戶表示在門店租金上存在經營壓力,絕大多數餐飲老板無法與業主達成減租協議,背負著巨大的租金壓力。


    近日,一封題目為《求援“成都好房東” 共做“成都好老板”》的求援信在網絡流傳,內容是希望減免租金或是緩交租金。“您多給予支持的每一點,對我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幫助。”這封求援信上,不乏成都多家知名餐飲品牌蓋章和老板簽字,如集漁、吼堂、甘食記、九鍋一堂、霸王蝦、書亦燒仙草等。


    而除了房租成本之外,餐飲企業在人力成本上的承壓也日漸明顯。《2020年中國餐飲年度報告》顯示,調研企業中人力成本以3.69%的漲幅持續增長。


    秦偉偉蘭州牛肉面品牌創始人秦偉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餐飲業的諸多崗位如“廚師”“服務員”等職業,勞動強度大,且社會認可度不高,導致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干餐飲,因此長期面臨“招工難、用工荒”的窘境。


    據《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餐飲行業的直接從業人員在2000萬左右,預計2024年餐飲從業人員可能需要2800萬。在這種背景下,餐飲企業也不得不提升待遇來留住以及吸納人才,由此導致企業的人力成本不斷攀升,進一步蠶食利潤。


    據秦偉介紹,如今餐飲企業招人必須包吃包住。以上海為例,租一間能容納8人的套間,每個月的房租就達1萬多元。此外,店長的工資2021年已經漲到了1萬多元,廚師長也接近1萬元,這還不包括獎金、提成。


    據王培欣介紹,萃華樓在北京共有5家門店(含興隆飯莊1家),都采用直營大店模式,每家門店面積都在六七百平方米左右,每個月的房租和人工成本就將近300萬元。


    04

    餐飲企業亟待救援也需轉型自救


    中國烹飪協會認為,疫情對餐飲市場造成較大沖擊,餐飲業面臨巨大困難,亟需政府部門出臺針對本輪疫情特困行業的幫扶政策,特別是針對連鎖餐飲企業的紓困幫扶政策。


    近期,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出臺政策,為餐飲企業減輕壓力。5月9日,北京市人社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通告,對在北京市參保繳費,屬于餐飲、零售等行業的企業,階段性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保費緩繳政策。


    文志宏進一步補充道,堂食叫停后,很多餐飲企業的現金流大幅度減少甚至斷了,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餐飲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幫助餐飲業渡過難關。此外,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政府可以出臺相關鼓勵消費的政策,以此激發消費潛力。


    眼下雖然艱難,但餐飲人對于未來還是充滿信心。周延龍表示,疫情終有散去的一天,到那時餐飲行業還是光明的,但餐飲企業的經營形態需要適應最新的市場變化。


    從某種程度上講,疫情對餐飲消費場景進行了重塑。西餐大師、黑珍珠理事侯德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比較喜歡合餐,一大桌子人圍坐而食,互相夾菜也被認為是熱情的體現。但疫情的發生,讓我們打破傳統,轉變意識。”


    在文志宏看來,零售業早已強調全渠道銷售,餐飲也會無一例外進入全渠道時代。


    事實上,隨著疫情的持續反復,本身就擁有預制菜業務的餐飲企業,在應對時顯得要更得心應手一些。


    周延龍介紹,全聚德的外擺產品一部分由央廚生產,同時門店自制產品予以補充供應,以此保障外擺產品品質。“餐飲企業通常只有餐飲許可證,我們有SC食品生產許可證,因此產品能夠進入更多流通渠道。”


    此外,文志宏還指出,餐飲業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即便是連鎖巨頭,也要保持合理的擴張節奏。


    2021年,餐飲業上演了“冰火兩重天”,部分連鎖品牌利用租金紅利在上半年迅速擴張規模,然而在下半年,疫情的反復令餐飲市場陡然降溫,曾經的快速擴張,反倒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困境。


    “餐飲業和零售業不同,規模效應往往體現得并不明顯,尤其房租和人工影響不大。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單店盈利模式還是非常重要的。”對此文志宏解釋道。


    王培欣表示,今年萃華樓本來計劃再開4家大店,但考慮到疫情影響,集團也將目光轉向社區店,緩解投資風險壓力。


    事實上,2020年疫情以來,社區商圈的表現比購物中心更為穩定。贏商網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超過10萬個城市社區,但只有5387個購物中心,前者是后者的20倍。


    目前,對于北京餐飲人來說,不知道多久能恢復正常營業。5月20日,北京市宣布線下堂食繼續暫停,餐飲人依舊在等待黎明到來。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中國新聞周刊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
    Foodaily?????
    ?????Foodaily??????????
    ??????
    ?????????????????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曰产无码久久久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人与狗精品AA毛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老司机福利精品视频| 久青草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内射久久久久欢欢|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伊人精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