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灰
來源:有意思報告(ID:youyisi_cn)
你肯定已經八百年沒買罐頭了,直到這次疫情囤貨。
你欣慰地看著罐頭在柜櫥的角落里筑起一道沉默堅實的圍墻,知道鐵皮盒里的肉蛋菜海鮮豆類和水果是非常時刻的保命籌碼。
隔離需求層次理論中,罐頭是橫跨“底層之生存”和“頂層之安全感”的王者。
圖片來源:微博@銀教授
數據可證實這一點:疫情下的4月,天貓平臺罐頭銷量同比暴漲300%。
也正是這次契機讓人看到:罐頭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01
水果罐頭降糖,午餐肉減脂
罐頭也新消費?
最明顯的是罐頭在跟現代人新飲食習慣靠近。
比如抗糖。
“不太甜”變成了對甜品的最高評價,吃低糖面包三分糖奶茶已經是基本操作,但誰能想到泡在糖水里的黃桃罐頭也控糖了?
大連林家鋪子品牌推出的“吃糖自由”系列水果罐頭,用植物萃取的 L-阿拉伯糖,阻礙了蔗糖被人體吸收以達到不怕胖的效果。
林家鋪子“吃糖自由”系列罐頭
好家伙,上一次聽到這么專業的糖類名詞還是赤蘚糖醇,來自主打“0糖0脂0卡”的某氣泡水。
還有以新式品牌帶澳飛為代表的木糖醇黃桃罐頭,“控糖控卡,吃完沒有負罪感”一句話就點了題。
水果罐頭在降糖,肉罐頭在減脂。
午餐肉罐頭聽起來是熱量炸彈,而云南品牌德和盡量不讓人這么想。用黑豬云腿做成的午餐肉罐頭,是“脂肪更少、熱量更低,蛋白質更高”的存在。
廣東鷹金錢干脆更簡明:油浸金槍魚,營養美味,可以DIY壽司或拌飯;水浸金槍魚,無油不加鹽,適合做健身輕食。
各種“低脂肪無負擔”的雞胸午餐肉罐頭也在新式品牌中頻頻閃現。
只看這健身達人和輕食的畫面,誰能想到竟然是罐頭的宣傳?
鷹金錢金槍魚罐頭
低糖低脂、營養低熱量……即使這些“很新消費的要點”是罐頭進化后的加分項,但依然無法消除人們眼中罐頭的最大雷點——“不健康,不新鮮,有防腐劑”。
消費者很嫌棄,罐頭很委屈。
這其實是個長久的誤會。
罐頭不靠防腐劑,而是靠真空密封和殺菌工藝保存。
隨著罐內最后一絲空氣被抽走,隨著微生物在高溫蒸煮死去,罐頭被賜予了長久的生命。只有少部分特定食材的罐頭允許添加特定防腐劑,而且限量。
罐頭也能保存營養和新鮮。因就地取材,黃桃從采摘到裝瓶只需6小時,“凍齡”的新鮮反而可能超過儲存不當的鮮果。
而罐頭真正的健康問題——多糖、多鹽或多油,也在新品進化中被改善。
關于扭轉罐頭的刻板印象這件事,林家鋪子品牌董事長林楠有著很務實的想法:
“再去解釋罐頭沒有防腐劑作用不大,說了大家也不一定信。短期內‘順應消費者就是最好的回應’。這個順應是挖掘真正的消費需求,讓原有產品去滿足年輕態、健康、多場景等本質訴求。宣傳則是長期的事。”
鎖住了新鮮食材,也封印住食品工業輝煌時期的罐頭,還能在互聯網時期重啟嗎?
02
預制菜上桌了
菜肴罐頭也有機會嗎?
罐頭在漫長的工業化過程中融入西方人日常,安迪沃霍爾甚至把“每頓午餐都要喝”的金寶湯罐頭畫成了名作。
而我們用3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工業進程。
還來不及適應罐頭,已經習慣了外賣、快遞帶來的便利和新鮮。
罐頭開蓋即食,但如今熱乎燒烤半夜2點也能送到;罐頭集納了跨時空的菜肴,但如今想吃阿拉斯加鱈魚全程冷鏈也不過幾天。
與罐頭戀愛期太短,感情又太淺。它成為“最開始吃不起,后來不想吃”的尷尬存在。
但似乎還有個機會。
既然疫情提升了大家對預制菜的接受度,這會不會也是罐頭支棱起來的機會?
畢竟作為鐵皮版的料理包,罐頭本身就是預制菜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有意思報告
上海梅林的紅燒豬肉罐頭燉土豆正好,梅菜扣肉罐頭能讓人多干兩碗飯。
獨居青年把“一人食”罐頭倒扣在鍋里,用宮保雞丁或魚香肉絲的熱氣中烘托出“好好做頓飯”的氛圍感。
甚至有人研究出豆豉鯪魚三吃:先吃鯪魚下飯,后吃豆豉下粥,最后吃完湯汁炒的油麥菜,整個人都升華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Sharlene_balabal
家常菜罐頭管飽,地方特色罐頭解饞。
突然被腦海中家鄉美味攻擊的深夜,捧著罐頭啃豬腳、吃四喜烤麩、一勺勺往嘴里送蓮子是幸福的,翻出紅油肥腸/香辣小龍蝦尾/豬肉燉酸菜罐頭的人已經分不清淚水和口水。
餐館關門防疫,老饕拿出珍藏的罐頭悠悠打開,里面赫然出現紅燜海參和佛跳墻。
上海梅林、廈門古龍的菜肴罐頭
但正如同剛出爐烤鴨和真空烤鴨的區別,經過50分鐘的高溫殺菌裝進罐頭的紅燒肉,與小火慢燉50分鐘的肉在口味上還是有差距。
預制菜或預制罐頭,依舊是個讓步的選擇。
如果罐頭想從“預制菜”的角度去拼一把未來,林楠提出了兩個要點:
一是要找到裝進罐頭也不損失口感的產品,比如裙帶菜,酸黃瓜等。
二是縮小工業化罐頭與堂食口味的差距。“這是罐頭行業的痛點,誰能盡早解決技術難題,誰就能獲得增長機會。”
03
疫情撬不動罐頭重新走紅
但好產品正浮出水面
疫情能讓罐頭“咸魚翻身”嗎?
“疫情囤貨當然為罐頭企業帶來了短期效益,但僅想靠這點機會讓企業甚至行業翻身不可能。”
在林楠看來,人們對罐頭總體需求薄弱,是罐頭消費艱難的原因。“雙十一罐頭行業的銷量總和,都不如寵物用品單店銷售收入高。”
但是也正是疫情,才讓那些沒有躺平、始終默默進化的罐頭浮出水面,被人看到。
才知道黃桃罐頭減糖,金槍魚罐頭減鹽,午餐肉罐頭減脂,爭取與熱門的健身輕食餐同框的資格。
才發現經典的梅林午餐肉已經可以吃到蒜香、火鍋、芝士、清淡等多種口味。而主打豆豉鯪魚的鷹金錢,把紅燒鰻魚和低脂金槍魚罐頭作為打開年輕胃口的鑰匙。
上海梅林“豬大萌”午餐肉罐頭
從楊枝甘露、鮮芋青稞罐頭里挖出的滿足感與奶茶不分上下,有被林家鋪子的“港式甜品”系列狠狠拿捏到。
林家鋪子“吃糖自由”系列鮮芋青稞、“港式甜品”系列楊枝甘露
圖片來源:小紅書@椰啵的嘻嘻派對、奶提六六
罐頭的年輕進化,內外兼有。
你可能拿起鷹金錢“豆豉鯪魚罐頭”的國潮功夫罐和美女罐多看幾眼,也會因62歲的北戴河軍工罐頭廠的“紅燒肉罐頭”聯名了騰訊動漫IP王牌御史而驚奇。
甚至會被92歲的上海梅林馬口鐵盒上印的“梅煩惱”“梅喝多”“梅對象”逗笑。
鷹金錢、梅林、北戴河品牌的年輕化包裝罐頭
即使片刻的新奇暫時沒有轉化成高頻的購買習慣,但哪怕是年輕Z世代在電商上偶爾買買罐頭當治愈系小零食,在林楠看來也“很大地拉動了企業”。
作為特定時代的產物,罐頭固然無法阻止時代向前奔流,但努力與現代需求建立新的聯結,是一種質樸的、很拉好感的可愛。
這可能是黃桃罐頭探病、紅燒肉罐頭待客、豆豉鯪魚罐頭拌飯之外,大家對罐頭的新印象。
參考資料:
1、被誤解二十年的罐頭,值得囤?. 愛范兒 . 2022-05
2、人類恨罐頭,人類愛罐頭.半佛仙人.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