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胖鯨主辦的未來品牌大會于上海萬達瑞華酒店完美收官。
今年是胖鯨未來品牌項目啟動的第四年,在這一年里,胖鯨見證了新消費品牌的誕生與成長,也陪伴著很多經典品牌一起走過了春秋歲月,這一路胖鯨同品牌共成長。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對品牌而言充滿了機遇和挑戰,但很慶幸的是,胖鯨一直都未曾放棄過對于品牌的追求與探索,也未曾放棄過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格局和視野。
秉持著對品牌的敬畏之心,胖鯨致力于促進品牌之間的交流,并為整個行業帶來有價值的分享,在這樣的美好愿景之下,未來品牌大會應運而生。
在此次大會現場,來自全球各地的新銳品牌創始人、首席營銷官、經典品牌高層、投資人、教授專家等業界菁英齊聚一堂,頭腦激蕩,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僅為行業的發展提供全面的觀點和實踐解讀,同時也為新消費時代下品牌的創新指明了前進方向。
受疫情影響,今年大會以平行論壇形式進行,兩個論壇共圍繞未來品牌商業?命、營銷重塑與品牌商業創新、品牌新價值主張、 新消費?化?碰撞四大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內容分享。
上午場
平行主論壇 A
分享嘉賓:魯秀瓊 貝恩公司全球專家合伙人
分享主題:《品牌的力量》
魯秀瓊立足宏觀層面,闡述了整個消費新紀元里品牌的力量。2021年是流量紅利的分水嶺,也是消費主權時代的新開啟,消費者在今天購買的是基于某一特定場景傾向,能幫助他們解決痛點、滿足贏點、創造賽點的解決方案,當下品牌和消費者的關系是認知、關系和交易的三位一體。
傳統上的數據驅動、人貨場匹配的模式還會有,但越來越難,要相信品牌的力量,在互聯互通的格局下,從4c維度,打造共鳴、共情、共建營銷能力。
分享嘉賓:洪力舟 Merkle CEO
分享主題:《如何造就未來品牌》
洪力舟從客戶體驗角度出發,為大家分享企業如何打造未來品牌。客戶體驗是一個全鏈路的概念,如今很多的品牌和企業都非常關注客戶體驗。
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品牌想要成功,最重要的還是要嘗試做客戶體驗的轉型,從數據管理、數字體驗和組織架構這幾個維度做一些改變,未來才能夠更為敏捷、個性、及時為消費者提供滿意體驗。最終,企業要能夠與消費者建立一個更加持久、有效、高價值的長期關聯。
分享嘉賓:人九斤 粒子狂熱Particle Fever 創始人及CEO
分享主題:《粒子狂熱Particle Fever 小眾運動圈層品牌魅力》
品牌不一定是大品牌才有意義,品牌能夠煥發出活力以及影響一定的圈層,這個品牌就有價值。
粒子狂熱官宣周迅為全球代言人,創始人及CEO人九斤在此基礎上,講述了小眾品牌的三層含義:一是要一切從自我出發,二是要找到至味相投的人,三是當下的中國年輕人正在利用全世界最好的技術,以及結合中國最好的制造業,塑造出中國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同時致力于將產品和科技推向世界。
分享嘉賓:李洋 騰訊智慧零售垂直行業生態總經理
分享主題:《加速釋放私域價值,驅動商業新增長》
李洋從品牌層面分享了在過去雙十一期間,一些頭部品牌是如何布局雙十一,以及實現銷售額的迅猛增長。
在私域層面,李洋發現一些品牌的日銷相比大促期間占比更高,關于品牌如何利用騰訊的生態和私域去做好自己的生意,李洋分享了三個比較重要的步驟:第一是用戶資產的留存,或者稱之為用戶運營;第二是品牌與社交,在微信小程序建立品牌官網,不斷向消費者多觸點傳播;第三是打通線上與線下,進行全渠道融合。今后騰訊將在公域和私域的引流、直播、交易工具三個層面做好商業基建,助力品牌實現更好的增長。
分享嘉賓:Stefaine Ying 內向基金合伙人、穆棉資本合伙人
分享主題:《品牌的邊界》
Stefaine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回答了三個問題:一是公司的天花板有多高?二是壁壘是什么?三是團隊有多強?
Stefaine認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從創業初期到走向資本市場的過程中,品牌要解決的是潛在人群消費力的問題。品牌只有通過生態和語言體系不斷延伸,拓寬產品品類,才能不斷突破天花板。品牌的價值最終取決于延伸的路徑,從功能價值到情感價值,最后實現的才是品牌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主持人:BotF 執行主編 韓靜儀
分享嘉賓:百聯新消費產業基金;獨立投資人 蘇春姿、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 王維瑋、基金合伙人;穆棉資本合伙人Stefaine Ying
分享主題:《大消費行業的投資邏輯及2022投資趨勢》
對于任何一個線上品牌來講,線下品牌的落地永遠是要解決的問題。2021年是消費行業非常動蕩的一年,更是品牌更迭的一年,線下餐飲融資頻頻,老品牌在不斷翻新,如何看待看待線下流量的變化,以及大消費行業資本的投資邏輯,2022年又有哪些投資新趨勢,成了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
百聯新消費產業基金、獨立投資人蘇春姿表示:投資有兩套邏輯,一是行業敏銳度和定性定量的分析,二是自己的投資理念,做美好生活的正念投資者,從對人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效率有顯著性提升這兩個維度去主動選擇。明年的投資趨勢則主要關注了線下創新型零售、消費和娛樂業態、企業服務系統、以及在快速增長的細分行業和細分品類。
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王維瑋認為,餐飲有很大的市場,但實際上投資人還是比較看回報率,投資最大的邏輯就是“存量投頭部和增量投增長”,紅利不是我們追求的,互聯網流量會一直在,總之我們在投資趨勢上主要還是看行業數據和人群喜好。
基金合伙人、穆棉資本合伙人Stefaine說道,我們投資主要關注兩類,一是賽道很好但沒有合適的創業者出現,二是創始人很好但缺乏好的突破機會,線上品牌投資熱之后,一些還有成長空間、出海機會、線下連鎖化機會的企業依然是巨大市場。
上午場
平行主論壇 B
分享嘉賓:蔣青云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蔣青云教授
分享主題:《面向未來的品牌重塑:中國企業準備好了嗎?》
復旦管理學院蔣?云教授從歷史的角度、經濟的維度,闡述了中國企業品牌碰到的歷史機遇,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的形勢下,品牌所面臨的挑戰,品牌競爭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競爭當中重要的手段,成為價值鏈橫貫各個產業鏈的平臺。
未來的中國品牌在品牌升級、全球化、數字化、元宇宙四個方面需要重塑機會,但主軸還是數字升級,這些品牌都圍繞著品牌升級進行加強,總體都是為了讓品牌有升華的過程。
分享嘉賓:葉雯 Cindy Ye 中國新天地品牌推廣副總經理,瑞虹天地市務推廣部主管
分享主題:《商業地產的文化與創新》
在消費主力交替的時代,房地產公司也在試圖轉型,并逐漸有品牌運營意識,在新天地成立20周年之際,葉雯以《商業地產的?化與創新》為主題分享了新天地面對未來城市的發展,并且用10個關鍵詞對2021年新天地的發展歷程做了總結。
表示文化是新天地的品牌基因,新天地的內核是聚焦可持續與中國創藝,引領城市氣質與精神,希望新天地構建的是一個生命力和向心力的城市社區。
分享嘉賓:劉京京 Andy Liu 羅技(中國)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分享主題:《用興趣激發可持續發展》
羅技,一家在中國過去10年高復合增長的國際領先科技公司,如何應對每一次新挑戰,都保持了持續增長。劉京京先生用“興趣激發可持續增長”的主題,分享了羅技如何與Z世代一起可持續增長的思考。
羅技堅持以“科技+設計”為品牌內核基礎上,一直在不停創新產品,升級營銷,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常態。如何保持與年輕人互動是羅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利用年輕人多元興趣熱點,場景偏好的不同,話題喜好的差異,挖掘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與興趣,真正打通以興趣為中心的用戶增長模式,激活新的購買需求,保證企業不斷進去一個個第二增長曲線,保持長期高增長。劉京京分享了羅技G品牌最新和英雄聯盟推出的10周年市場活動,結合英雄聯盟典藏系列限量產品,以柔性供應鏈的反向定制玩家喜愛的個性化產品,為Z世代玩家帶來多元興趣的周邊產品。
分享嘉賓:馮驍 騰競體育 新游戲電競總負責人
分享主題:《英雄聯盟 不斷超越 - 英雄聯盟系列賽事品牌構建品牌》
馮驍基于自身多年英雄聯盟系列賽事品牌的培育經驗,分享了系列賽事品牌構建的過程。盡管英雄聯盟賽事已經走過十年,電競作為一個年輕人聚焦且較為新興的產業,未來仍有極大的暢想空間。
在進行英雄聯盟手游電競體系搭建時,手游賽事團隊首先借鑒了英雄聯盟端游賽事多年的運營經驗。同時基于手游賽事的受眾定位,也進行了一定更加年輕化、移動化的創新。其次,產業的發展也基于良好的商業及渠道生態。直播平臺作為電競行業的重要合作伙伴,能幫助賽事快速觸達年輕人群;電競生態的發展也離不開KOL、主持、解說等從業者對行業共同的推動及影響。英雄聯盟的未來將集合游戲電競動畫音樂等多維生態,將其IP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精彩之路。
主持人:胖鯨 首席知識官 王婧
對話嘉賓:Snow 51 創始人 葉凱 、OATLY 亞洲區品牌高級總監 Herbert Law 、Wavemaker 總經理 Catherine Foo
分享主題:《克制與取舍,品牌的長期主義》
當一個企業選擇好好做品牌的時候,就是選擇了長期主義,因為品牌的目標之一就是構建產品與消費者的持續和諧關系,這注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今天的流量場景大家更要回歸品牌,所以討論品牌的長期主義極具意義。
Snow51創始人葉凱作為滑雪狂熱粉,結合自身經驗,表示品牌越往里做越覺得:長期主義,對于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通過品牌為更多人創造健康、快樂、親情、友誼,是值得一生踐行的事情。
OATLY 亞洲區品牌高級總監 Herbert Law 表示:企業希望把有益個人身心健康和地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到產品中,傳達給消費者。超25年來,OATLY 一直秉承著這個初心,努力打造好的產品。讓品牌持續充滿生機并非短期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主義的結果。
“長期主義對企業來講,更多的是品牌如何在大浪淘沙過程中保持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品牌價值和溢價。”Wavemaker 總經理 Catherine Foo強調到。
下午場
平行主論壇 A
分享嘉賓:曾健 新潮傳媒集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
分享主題:新十年:品牌+流量的雙輪驅動
曾健認為在如今行業競爭內卷的時期,品效結合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流量交易池概念中,對于企業來說,40%要投品牌廣告,60%要投效果廣告,將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結合,營銷的總成本才能做到最低。品牌傳播的本質有基礎原理,對于目前的流量投放方式,雙微一抖+梯媒,是一個比較好的媒介組合形式。在未來廣告行業,互聯網巨頭也將會形成科技+商場+媒體的閉環生態的趨勢。
分享嘉賓:王雪孺 聯合U創事業部總監,品牌和企業創新戰略及運營模式專家
分享主題:“雙碳”時代的中國新銳品牌可持續探索
在當下數字化過程中,初創品牌、新銳品牌隨時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變化與挑戰,但“雙碳”政策的發布對于中國整個宏觀經濟,以及新銳品牌的發展也是機遇。王雪孺認為,在當下大環境中,中國品牌要突圍,不能只有一個賣產品的思維,品牌一定是去解決消費者在生活場景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使用習慣,或者是情緒上的問題。做品牌要給消費者一個解決方案,用戶才會跟品牌有強度的粘性關聯。聯合U創在品牌發展方面,一直堅持公平競爭、共同致富,還有終身學習。
圓桌主持:光源資本董事總經理,薛敏女士
對話嘉賓:KNOWIN潮流實驗室聯合創始人,COO王璋宵、Suplay 創始人,黃萬鈞
分享主題:《大消費行業的投資邏輯及2022投資趨勢》
消費領域是資本市場一直重點關注的賽道,不管是潮流品類還是潮玩品類,都在快速崛起,反映Z世代群體消費者行為特征變化的同時,也說明潮流品類是更加注重精神的消費,潮流零售起量快,增長也很快,但同時也會面臨一個長期持續增長的問題,如何保持品牌不斷增長,煥發新活力,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KNOWIN潮流實驗室聯合創始人,COO王璋宵表示:KNOWIN創辦到現在,不管是講故事還是做事情,初心一直未變,KNOWIN本身就是線下增長非常快速的渠道,但是潮流品類線下渠道要取得更高的銷售率和品牌效應的話,還是要回到人貨場模式,這是初創企業一定要抓住的要素,企業發展不管是近期還是長遠,更核心還是對于用戶需求的拿捏,以及對用戶的服務。
Z世代的全產業鏈的IP消費品公司Suplay創始人黃萬鈞認為,95后、00后這一代年輕人,生活更富足,大家都開始追尋自己精神層次上的一些追求,但消費的底層邏輯一直未變,底層的需求也沒變,品牌長久發展首先要把戰略想清楚,戰術最后是服務戰略的,在IP的深度和廣度的方面,要以不變應萬變。
主持人光源資本董事總經理薛敏總結說,結合兩位創始人的經驗能看出,不管是對人貨場的篩選,還是對核心用戶的運營,潮流品類要保持持續的活力和增長,最終要回歸消費行業的本質和初心,回歸用戶需求,用不斷的產品創新滿足需求。這非常考驗操盤手從產品、渠道、營銷到供應鏈的全方位的能力。
分享嘉賓:葉心薇 Vivian Yeh Accor 雅高酒店集團 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及技術轉型高級副總裁
分享主題:雅高心悅界數字轉型
疫情讓旅游行業受重創,同時受影響的還有住宿酒店。雅?酒店集團?中華區市場營銷及技術轉型?級副總裁葉?薇在表示,雅高集團正在迎來數字化轉型,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時尚生活成潮流消費趨勢,雅高集團在中國已經取得一些戰略性的方針,跟攜程、阿里巴巴、飛豬都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合作,積極布局直銷和私域,借助強大的流量建立品牌矩陣,提升品牌影響力。
分享嘉賓:張倩瑩 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Blue Digital)華南區消費品版塊總經理
分享主題:《以“心智流量”重塑未來品牌的創新營銷》
張倩瑩認為,“增長”是過去幾年消費領域的關鍵詞,在新流量環境下,品牌增長除了需要在營銷全鏈路打開路徑和觸點的新效率,也需要回歸到內容的本質,重新打造每個單一觸點內容營銷的新效率,實現更高效的心智沉淀。
面對一個新品牌從0-1的孵化,藍標消費品版塊已經實踐探索用“心智流量”的內容營銷思路,幫助品牌在更短效、更碎片化的流量時代實現心智留存問題。通過內容營銷新坐標的思考,期望賦能品牌擁有“超級個體”的意義感和顛覆力,從內容原點就實現品效合一的高效率。這是掌握流量主權的終極要義—— 流量紅利總會出現,但是流量易逝,心智永存,只有實現心智流量的內容營銷才能推動品牌長青。
主持人:凌晨 SLT設計咨詢創始人
分享嘉賓:三頓半空間負責人 林凡、樂的文化 CEO兼華東大區總經理 謝啟龍、光大特斯聯副總經理 李垚
分享主題:《創意策略打造品牌的場景世界觀》
場景和世界觀是品牌產品和品牌意識在空間里的具體表現,場景世界觀是由創意驅動和打造,場景作為原點的支撐,可以去賦能品牌未來的成長,創意在品牌打造過程中長期占據重要地位,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空間設計,以及在品牌邏輯結構上的構建,創意無處不在。
三頓半空間負責人林凡表示,場景化世界觀對于品牌來講,更像是搭建的一個“元宇宙”概念支撐,在這個框架下,場景對品牌的生長和延伸,還有迭代都有一個非常好的規劃作用。三頓半作為創意公司,要警惕為了創意而做創意,過去三頓半會通過產品、材質、空間設計去貼近產品,如今三頓半更注重理解設計背后如何做與用戶之間的情感共鳴,這也是接下來打造場景化世界觀更加注重的點
樂的文化 CEO 兼華東大區總經理謝啟龍認為,場景化在樂的文化的業態,類似文和友和江湖市集,場景化也能給品牌帶來一些賦能和經濟價值,對于樂的文化來說,雖然已走過近20年的歷程,在創新的過程中也是非常警惕和謹慎。
光大特斯聯副總經理 李垚:場景化的世界觀本身可能對于目前光大集團在做文化+科技這件事情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我們認為場景化的世界觀可能還是通過一些多維的感知,來達到場域下人的一種精神共鳴。故事是一種手段,它是一種二次創作的階段,其實對于品牌來講,我覺得它一定有一個它核心想要傳遞的價值觀。
下午場
平行主論壇 B
分享嘉賓:金仲波 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
分享主題:《小議“喜劇+”的商業邏輯》
金仲波結合笑果文化集團的企業發展,闡述了“喜劇+”的商業邏輯。
笑果文化作為一家內容驅動的年輕態喜劇產業公司,喜劇內容持續、穩定產出是企業最核心的能力。脫口秀是一種年輕態的表達,笑果構建起國內年輕態喜劇行業生態,背后邏輯就是“喜劇+”。因為喜劇是連接性非常強的表達形式,所以喜劇可以加任何形式,“喜劇+長視頻”就是《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節目, “喜劇+商業”就能為品牌提供整合營銷的解決方案,提供多個維度的價值加成。
分享嘉賓:陳樹光 植愛生活創始人
分享主題:《理性看待中國植物肉賽道,為什么說這個市場需要“馬拉松”玩家?》
陳樹光結合企業的創立過程,分享了自己對中國植物肉賽道的見解。
目前消費者往往認知性的認為植物肉不好吃,所以企業應該花精力專注產品本身,讓消費者得到好的體驗、做出讓消費者驚喜的產品,只是玩概念不能讓企業走得太遠。未來企業將圍繞“小負擔·大美味”長足發展。
分享嘉賓:孫志國CHALI茶里集團 董事副總裁
分享主題:《CHALI茶里,迅速成長中的思考與實踐》
孫志國結合CHALI茶里的成長歷程,分享了自己對企業發展的思考與經驗。
CHALI茶里在產品、營銷、渠道全面向輕年群體靠攏。首先產品方面,最重要的是健康。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注重自己的健康,企業做茶也要向此靠攏,做零添加、天然的東西。其次是方便,CHALI茶里能在咖啡大藍海里面有這么多品牌起來,就因為足夠簡單方便。營銷方面,企業通過擴大品牌知名度,與消費者建立深層連接,包括線下和私域。
分享嘉賓:張澤宇 OPPO數字營銷負責人
分享主題:《從用戶出發,探索營銷新邊界》
張澤宇基于自身實操運營經驗,闡述從用戶出發,探索營銷新邊界。新媒體未來的趨勢有兩個方面:一、電商直播;二、精細化運營。
電商直播可以更快觸達消費者,從認知到最后的購買,這兩點是新媒體增長的基石。從長遠角度看,通過內容制作影響品牌資產,這才是未來核心的競爭力。這兩年比較火的新消費品牌,更多是通過新媒體平臺來衡量表現。
分享嘉賓:武崟Ayur YIN隱 創始人兼CEO
分享主題:《是金是隱,打造當代中國珠寶品牌的文化張力》
武崟Ayur基于品牌理解,分享了自己對于打造當代中國珠寶品牌文化張力的看法。說起珠寶首飾品牌總有一個誤解,要么是珠光寶氣的富太太,或者缺乏內涵的土豪金,很少會把它和西方奢侈品同比。
團隊希望把YIN隱打造成既有東方品格,又有全球視野的中國現代珠寶和設計金飾品牌,品牌并不是在物質層面的競爭,而是希望承載文明、智慧與美。
分享嘉賓:劉銳宜家中國 副總裁 劉銳
分享主題:《共創可持續生活未來新模式》
劉銳基于企業發展,闡述了對共創可持續生活未來新模式的理解。宜家不是一個單純的零售商,它是一個全產業鏈。從產品設計、產品采購、零售終端、到產品售后,是完整的系統。
企業希望通過這樣一個長鏈條的設計和覆蓋,影響到更多的人;希望通過不斷創新產品,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舒適、更加便捷,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分享嘉賓:馬文飛 Pidan 創始人兼CEO
分享主題:《品牌的本質是愉快的幻覺,愉快是真的,幻覺也是真的》
馬文飛從企業運營實踐出發,分享了自己對品牌本質的理解。消費者只有兩種需求,懶和虛榮。他想讓別人此刻覺得自己過得好的程度比真實的程度更好,幻覺是別人對你美好生活的想象。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提供的反而是簡單好用的產品。總而言之,你要變成用戶最好的三分鐘想象的集合體,并且準確地實現它。
主持人:胖鯨資深研究分析師、 《鯨魚散步》主播 奇宇坤
對話嘉賓:SLAB TOWN 主理人 章彥彬 、niko and ... 市場總監 Nigo Chen 、 YONSEED創始人飛盤文化推廣人自由攝影師 董達
分享主題:《新青年眼中的城市生活》
品牌建設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調整品牌與用戶之間關系的過程,現在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做線下社群活動,社群活動是我們看到的一個結果,但是它背后藏了很多品牌對于人、對于市場和行業的理解,以社群活動為切入點探討品牌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是有必要的。
SLAB TOWN主理人章彥彬已經在咖啡行業扎根8年,他認為咖啡館除了售賣咖啡,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見到活生生的人,未來可能會成為好朋友。通過組織品牌社群活動,讓大家在共同的活動當中交流、分享,通過活動吸引同頻的人,同時也擴大品牌影響力。
niko and ... 市場總監 Nigo Chen表示:“我們在日本是有代言人的,但是跟中國消費者的審美是有一定的差異,其實在中國市場缺乏說服力。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社群告訴那些將來有可能成為消費者的人,我們希望來買東西的人是什么樣子的人。”
?“在我心里,社群是讓大家忘記身份和角色的空間,當我作為一個用戶參與到社群活動中,突然發現自己喜歡的品牌也在其中,那種感覺是加倍的快樂。當飛盤跟我熱愛的品牌在一起的時候,我是非常開心的。”YONSEED創始人飛盤文化推廣人自由攝影師董達強調到。
處在2021的年尾,未來品牌大會不僅是一場來自行業內的交流會,更是對2021年消費市場的一次總結。
而但凡過往,皆為開端。2022,讓我們攜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