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涂鴉》消息,11月8日晚間,祖名股份(003030.SZ)發布公告,對部分植物蛋白飲品(主要是自立袋豆奶)的出廠價進行上調,出廠價上調15%-20%不等,新價格自2021年11月15日起正式執行。
祖名股份表示,漲價原因源自各原輔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而本次部分產品價格調整有助于緩解公司成本上升壓力。
其實此前已經有大量食品企業宣布漲價,包括海天味業(603288.SH)、恒順醋業(600305.SH)、安井食品(603345.SH)、洽洽食品(002557.SZ)等。在行業巨頭的帶領下,漲價潮持續蔓延,祖名股份不是第一家,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家。
01
漲價的預兆:PPI高企
其實食品企業紛紛漲價,早有預兆。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上游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今年來,CPI(生產物價指數)和PPI(消費物價指數)的增速差持續擴大,并且已經擴大至歷史最高位。這意味著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全部被生產企業消化,而并沒有能傳導至消費端。
而消費偏弱,根源在于疫情。由于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民眾消費始終難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下游需求的疲軟,推動核心CPI增速由7月份1.3%小幅回落至1.2%,盡管同期PPI增速由9.0%上升至10.7%。
10月份,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明顯,據國海證券預測10月份PPI同比可能高達14.2%,刷新歷史紀錄。
?
來源:國海證券
不止國內,全球食品都面臨上漲的趨勢。自去年以來,全球食品價格指數經歷了連續12個月上漲,今年6、7月份在出現兩個月的短暫回調后,又連續三個月上漲,并且10月份的指數達到了201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11月4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報告顯示,2021年10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為133.2點,較上個月環比上漲3.0%,較上年同比上漲31.3%。
一邊是上游原材料持續上漲,一邊是消費低迷,生產企業面臨兩難境地:如果不能將成本傳導到消費端,那么迎來的只有倒閉,但是一旦選擇漲價又可能失去大片客戶。
倒閉和失去部分客戶,生產公司自然是選擇后者,漲價毋庸置疑,而最有底氣漲價的自然是那些行業內大公司。
平安證券認為,龍頭公司作為價格標桿率先提價,其余競品在3-6個月內跟進提價。
未來,CPI筑底回升,通脹預期升溫。
02
暴漲的成本
今年,下游的消費企業境況慘淡,成本壓力陡增壓縮利潤空間。大量食品企業在營收并未出現明顯下滑的情況下,凈利潤均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恒順醋業前三季度營收為13.6億元,同比小幅下滑6%,但凈利潤卻暴跌41.6%。
加加食品(002650.SZ)前三季度營收3.53億元,同比下滑16.09%,凈利潤同樣暴跌,虧損1722萬元,同比下滑153.68%。
而據華創證券統計,今年三季度除了小部分公司毛利率實現正增長,大部分公司毛利率及其增幅比率皆呈現下降趨勢。
其中桃李面包(603866.SH)和安琪酵母(600298.SH)毛利率下滑最為明顯。桃李面包前三季度實現毛利率26.2%,同比下降16.5個百分點;安琪酵母前三季度實現毛利率29.6%,同比下降10.6個百分點。
?
來源:華創證券
于是這些公司紛紛宣布要對產品進行提價。據不完全統計,繼10月“醬油茅”海天味業打響漲價第一槍后,宣布漲價的大型快消類公司已超十家。
10月12日,海天味業宣布對醬油、蠔油、醬料等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主要產品調整幅度為3%-7%不等。
10月22日,洽洽食品發布公告,擬對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產品提價,幅度8%-18%不等。這是公司上市11年來第二次提價,上一次是2018年7月,提價6%-14.5%不等。
11月1日,安井食品發布公告稱,鑒于各原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公司決定對部分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菜肴及速凍米面制品的促銷政策進行縮減,或對經銷價進行上調,調價幅度為3%-10%不等。
11月3日,恒順醋業發布公告稱,鑒于原輔材料、運輸等成本大幅上漲,決定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調整幅度5%-15%不等。
11月4日,加加食品發布公告,將對加加醬油、蠔油、料酒、雞精和醋系列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7%不等。公司解釋是為了應對主要原材物料、運輸、能源等成本的持續上漲。
?
來源:華創證券
03
企業生死線:成本控制能力
提價真的能將成本上漲傳導到消費者嗎?這個問題或許應該打個問號。
這次的漲價目前看來更是一場“成本倒逼式漲價”,是在貿易戰和疫情的雙重壓力下、經濟增長乏力、需求不振下進行的,不同于以往市場需求較高,是企業不得已之下的自救行為。
尤其是在市場格局分散的行業,大部分品牌并沒有特別明顯的競爭力,即使是龍頭企業,市場占比也并不高,很多公司并不具備漲價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或將成為企業的生死線。一旦有一家公司成本端控制不住選擇提價,市場上有太多可替代的產品,這樣公司只會失去更多的客戶。部分成本控制能力較強的企業也將借機占領市場份額,部分行業或將迎來洗牌。
金龍魚(300999.SZ)董秘此前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公司部分產品是主要滿足居民家庭消費的民生類產品,在行情沒有巨大變動的情況下,我們盡可能會維持較為穩定的價格,也通常不會領先于行業進行漲價。
金龍魚真的能不隨市場趨勢漲價嗎?未來食品行業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局,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