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siwce"><nav id="siwce"></nav></cite>
  • <strike id="siwce"></strike>

    哪一屆奧運會最好吃?反正不是這一屆

    福桃九分飽
    2021.07.31
    ?你說說,哪一屆奧運會跟東京似的,還沒開就這么些雞飛狗跳的幺蛾子。

    ?

    別的不說,光一個吃,就弄得大家魂飛天外,非要在奧運村投喂福島食材,嚇得韓國代表團非要自帶泡菜盒飯去,生怕吃著倆腦袋的比目魚。

    ?

    不過,以前的奧運食物,有沒有比這還糟心的狀況?

    最早的奧運會,運動員們參賽都吃什么?他們都吃到過什么好吃噠?

    今天,飽弟就從頭到尾給大家捋一遍,奧運會的“吃”,都出現過什么奇奇怪怪的操作。

    ?

    ? ?石間 攝

    01

    當年開運動會

    是要餓暈過去的

    如今,我們心中的奧運村飲食,不僅要提供正宗又美味的各民族風味菜品,方便各國運動員快樂干飯,同時,三餐之余的補給,也不能斷了保障。

    然而,最早的現代奧運會飲食,只需要一個原則:

    餓不死就行。

    ?

    ▲1900年巴黎奧運會,用餐的擊劍運動員們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雅典召開,由于那時人們對運動營養學認識不夠,運動員的每日食品份額格外寡淡。

    一份橄欖果、一塊當地產奶酪、一瓶葡萄酒,這些土特產是基本的,跑馬拉松之前,會給些橙子和牛奶。

    ?

    這哪夠運動員塞牙縫的。想要糧食和肉?附近村里有大集,想吃什么自己買去。

    那一屆馬拉松冠軍斯皮里頓·路易斯,頭幾天為了祈禱奪冠還齋戒了一下,比賽那天,啃了整整一只雞才緩過來。

    然而,超長的賽程還是讓他撐不住了——那年頭馬拉松倒也有補給站,不過也就是葡萄干和橙子之類,路易斯后來回憶說,早知道這么累,衣服上多縫幾個口袋裝點吃的多好。

    ?

    然而這都算命好的,因為那時奧運飲食供應沒有硬性規定,愛給不給,全憑主辦方自覺。

    比如1904年的圣路易斯奧運會,男子馬拉松賽的補給,就糟到了極點。

    也不知主辦方怎么挑的地方,賽程中跑出11英里,才有一口水井供選手飲用。

    至于吃的?飽弟沒查到詳實記載,但根據后頭發生的事情,大概是沒有——

    這一路上,有選手不習慣當地井水的水質,中途拉肚子的;

    有餓紅了眼,溜下賽道上人家果園里偷蘋果吃,結果誤食爛蘋果胃痙攣的;

    有跑到一半體力不支,打了輛車往終點跑,結果被終身禁賽的,還有被發瘋的野狗追出賽道跑丟了的……

    所以,美國選手托馬斯·希克斯奪冠之后老被人說,因為他是美國人,飲食上占了水土地利。

    ?

    實際上,這位也是跑到一半又渴又餓,被教練追屁股后頭喂興奮劑——那年頭興奮劑也落后,他吃的硫酸馬錢子堿,是一種老鼠藥!

    偏偏這大哥還灌了幾杯白蘭地,跑到終點都出現幻覺了。

    ?

    ▲最后愣讓教練攙著跑完的

    當然,隨著主辦方組織意識增強,以及奧運會自身地位的提升,之后這種團滅級服務也就少了。

    更多的國家,發現了奧運會展示本國文化的窗口作用后,都不吝于提供豐盛的餐點。

    比如1908年倫敦奧運會,和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都得到了英國、瑞典兩國王室鼎力支持,各種本土美食有啥上啥(雖然都是魚)。

    然而,這還是靠主辦國自覺,要想每次奧運會都吃得好,總不能老蹭皇上的飯呀。

    直到1924年巴黎奧運會,大吃貨法國上線,才改變了狀況。

    他們在比賽場館附近建了一批大木房,供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居住,這就是奧運村的雛形。

    ?

    運動員的一日三餐,由此也得到了統一提供:

    早餐火腿面包黃油果醬不可少,牛奶咖啡巧克力都有;午餐魚肉蛋奶都保障供應,還能喝點兒小酒(當然高度酒不行);晚餐必須按正餐來,前菜湯品小吃主菜餐后甜品一應俱全。

    數年后,奧運村成為《奧林匹克憲章》規定的申辦必備條件,為參賽各國人員提供優質美味的三餐,成了各主辦國的共識。

    到了1936年,哪怕希特勒心底里再煩奧運會,柏林那屆的菜單,還是有模有樣:

    早餐:橘子半個,麥粥(熱或冷),熏豬肉和雞蛋,烤面包片或松餅,咖啡或可可或牛奶;

    午餐:烤牛肉,烤土豆,胡蘿卜和豌豆,菠蘿生菜(加橄欖油),煮鮮梨;

    晚餐:湯,烤牛肉(加蘋果汁),燜土豆,乳汁花椰菜,果凍加香蘭汁。

    然而,此時的奧運餐食,距離我們今天的標準還差很遠很遠很遠很遠。

    ?

    ?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02

    如何讓運動員

    吃上韭菜盒子

    剛剛那份柏林奧運菜單,是1936年與劉長春一同征戰奧運的中國鐵餅選手郭潔提供的。

    后來回憶此事,老爺子還是一肚子遺憾:要不是不適應西餐,我們的成績也許會更理想。

    ?

    ▲郭潔(1912~2015)

    確實,雖然那時的奧運村已經具備了大家統一就餐的條件,然而國際賽事的運動員食物,有時偏偏是與“統一”相抵觸的——

    不同國家的運動員,口味必然不同,在國際文化交流還不如今天順暢、平等的時代,飲食待遇自然不均衡。

    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每日需要的營養也不同:一位游泳健將,一頓飯吃掉體操運動員一天的食量,也毫不稀奇。

    ?

    ▲像菲爾普斯這種早上仨三明治五個雞蛋餅的,非得自助餐才能接待

    更別提每個運動員的個人愛好與忌諱了——假如真有位大力士,每天不吃韭菜盒子就不來精神,萬一食堂沒有,多影響發揮呀。

    ?

    ▲日本體操運動員內村航平,據說一吃麥當勞就來狀態,教練都不知為啥? ?搜狐

    于是,食品風味細分化、運動營養專業化,成了后來奧運餐飲必然的發展趨勢。

    1948年倫敦奧運會,在今天看來,像是這一趨勢的標志性插曲:

    那年英國還沒走出二戰陰影,物資緊缺,雖然承辦了奧運會,可實在供不起運動員的伙食。沒辦法,國際奧委會只好倡議,大家自備干糧來吧。

    ?

    于是,荷蘭人帶來了水果蔬菜,捷克斯洛伐克運來兩萬瓶礦泉水,背大米的扛白面的拎雞蛋的,什么都有。

    最絕的是,阿根廷代表團廚師,直接在旁邊公園養了一群牛羊,天天現殺現吃。而意大利人什么都想嘗嘗,天天揣著通心粉四處串門,就為跟別國運動員淘換點兒沒吃過的……

    雖然這次的餐食多數不是主辦方提供,但這大概是奧運吃喝史上大家最自由的一次。之后,照顧各國實際情況,成為奧運餐食口味新的傾向。

    1960年斯闊谷冬奧會,美國人就發動鈔能力,建了幾座能一次容納900多人的大型餐廳,東西方風味俱全,從紅菜湯到壽司都有供應,讓各國運動員大開眼界。

    唯一哭了的,大概是當時的教練們——運動員怎么都越吃越胖了哇!

    ?

    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就更簡單便捷了,采用了當時剛剛時興,今天卻成為奧運村常客的自助餐——此時,距離東京帝國酒店開設世界第一家自助餐廳,才剛過去十年。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專門配置了六套科學菜譜,十天一換,有波特文尼亞冷食、熏火腿、里昂狗魚、甜玉米、薄荷巧克力拌芒果……不僅營養上更科學,也體現了歐陸風味。

    ?

    ▲與運動員一起吃自助餐的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

    等發展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村的主餐廳可同時容納5000名運動員就餐,提供24小時服務,菜譜8天輪換一次,不僅有國際餐(西餐自助)、地中海式餐臺、亞洲餐廳三大部分,而且每道菜的卡路里都標得清清楚楚。

    ?

    ?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這還是中國菜沒有使出全力的效果——那次,川菜就幾乎沒進入奧運村,怕外國運動員見著水煮魚缽缽雞管不住嘴,奧組委決定,還是放過大家的腸胃吧。

    03

    世界干飯博覽會

    其實一直以來,奧運飲食安排除了安全、美味的必要,也是主辦國本土美食的一次大展覽。

    ?

    ? ?新華網

    每個主辦國,都不會放過這個展示本國美食的大好機會。像我們剛剛提到的,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挪威國王奧斯卡二世就好好款待了各國選手們。

    不過,瑞典的國菜也不是大家都買賬:其中有一道鯡魚大拼盤,傳說是用二十多種烹調各異的鯡魚組合而成,擺了滿滿一桌子。

    雖然當年大家還沒見識鯡魚罐頭,但面對一桌夠吃半輩子的鯡魚,心里還是咯噔了一下。

    ?

    ▲1912年斯德哥爾摩的奧運餐桌

    四十年后,北歐人民再次創造了奇跡。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傳說熱情的芬蘭人把選手請到家中作客,還請他們吃了清燉羊肉、炸鱈魚和牛肉炒通心粉。

    飽弟今天都有點懷疑,他們遇到的是不是芬蘭人——說好的社恐呢?

    ?

    ? ?《芬蘭人的噩夢》

    后來,出于飲食文化帶來的經濟效益,各國也沒少借奧運會推本國的“國菜”。

    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韓國人在大街小巷酒店餐館強推泡菜,一舉把韓式泡菜推到了西方,甚至英語也有了“Kimchi”這個單詞。

    ?

    ▲當年漢城奧運會對韓國民眾可是件大事? ?《請回答1988》

    然而,真正激起這方面全面內卷的,還是北京奧運會。

    由于奧運村的免費餐飲非常盛大,烤鴨、水餃、煎炒烹炸一個不落,后來的倫敦、里約熱內盧紛紛效仿。

    只不過,英國方面還是掏不起免費的炸魚薯條,餐廳的西餐成分也還是偏重,氣得韓國男足連夜搬出奧運村去吃泡菜——因為奧運村里除了餐廳,只有贊助商開了一地的麥當勞。

    ?

    ▲麥當勞把全球最大的餐廳開在了倫敦奧運村? ?人民網

    比起他們,里約人民就凡爾賽許多,默默掏出了40多種水果,古布阿蘇、巴西莓、嘉寶果、刺果番荔枝、瓜拉那……好些大家見都沒見過,以至于有人說這是奧運史上水果最豐富的一屆。

    ?

    ▲里約奧運村餐廳

    其實,真要讓歷屆奧運會餐桌一決高下,也是很難的。

    只能說,隨著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國際文化交流的緊密與包容度日益增強,每一個國家奉獻出最好的美味(當然被污染的食材不算),為運動員保持充足營養,讓比賽從餐桌開始公平,就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大的尊重啦。

    當然,時至今日,我們再也不用擔心中國代表團每次出征吃得好不好了。

    畢竟,不論國外有什么好吃的,他們也要帶著國產泡面出門的呀!圖片

    ?

    ▲飽弟覺得國乒變國胖不是沒有原因的(狗頭

    參考資料:

    [1]潘海燕.奧運飲食百年回顧[J].世界博覽,1998(12):41-46.

    [2]圣路易斯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人在囧途.olympics.com,2020.11.29

    [3]劉強.1936年柏林奧運會菜單現身沈陽.沈陽網-沈陽晚報,2008.7.3

    [4]張素.舌尖奧運:奧運村里食堂好 運動員們開小灶.中國新聞網,2012.7.27

    [5]董博.歷史上的奧運村趣事多.環球時報,2008.8.1.

    [6]楊忠陽.奧運村里的餐廳[N].經濟日報,2008.8.2,第7版.

    [7]李晶.川菜落選奧運菜肴名單 味道太麻辣運動員難適應,成都商報,2008.2.16.

    [8]嚴佳.倫敦奧運麥當勞壟斷被打破 主場館將賣英式薯條,網易體育. 2012.7.12

    [9]冬小麥.7.2噸泡菜將運抵里約 韓國精髓呈現奧運村餐桌.騰訊體育.2016.6.25

    [10]楊敏.中國軍團巴西吃紅燒肉 奧運村供40種熱帶水果,中國新聞網.2016.7.27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福桃九分飽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
    Foodaily?????
    ?????Foodaily??????????
    ??????
    ?????????????????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国产精品俺来也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玖玖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完整版|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2021国内久久精品|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久久久久久噜噜精品免费直播|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精品福利19禁vip|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