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京的京王廣場酒店趁著50周年,給自家大廚出了一個大難題——用日清的合味道杯裝方便面做主角,設(shè)計出周年限定菜單,包含了西餐、日本菜、中餐、自助餐、雞尾酒五大類別。
▲用合味道設(shè)計的日本菜.圖片來自:京王廣場酒店官網(wǎng)
這份菜單僅在接下來的7、8月份內(nèi)開放。
既然指定了合味道杯面,那當然不能隨便把方便面放到菜里面。在大廚炮制的菜單照片中,合味道都是以完整杯面的形式呈現(xiàn)。
▲用合味道搭配設(shè)計的中國菜.圖片來自:京王廣場酒店官網(wǎng)
連一杯奶茶錢都不夠的合味道,什么時候跟高級菜搭上關(guān)系了?
其實在合味道剛面世的時候,走的就是高價定位。平常烏冬面才賣6日元的年代,20日元一袋方便面都有點貴,而一杯合味道竟然要價100日元。
▲合味道主題高級菜單.圖片來自:京王廣場酒店官網(wǎng)
不僅用高級菜打中成年人的心,最新的「貓耳朵」新包裝也瞄準了年輕人和有年輕心態(tài)的成年人。雙開口的杯蓋掀開后是一只流口水的貓咪,這樣的設(shè)計看著就很療愈。
▲合味道的雙開口新包裝.圖片來自:日清官方Twitter
原來,日版合味道從1984年開始,杯底會有一張塑料制小貼紙?zhí)峁婕訜岷罂梢杂觅N紙封住杯口,當然比不起用iPad壓杯面這般重量級操作,卻也是件貼心小物。
▲日版合味道杯底的貼紙.圖片來自:Ikidane Nippon
6月3日,日清在推特上發(fā)出公告:「再見了,所有的杯蓋貼紙。」
別小看這張小貼紙,據(jù)日清發(fā)布視頻透露的數(shù)據(jù),去掉貼紙可以每年節(jié)省33噸塑料。
▲合味道的雙開口新包裝.圖片來自:日清官方Twitter
不僅如此,連一向不敢吃方便面的健康人群,日清也不打算放過。
合味道最近推出了低糖分、高蛋白質(zhì)但依然美味的Pro版本,還請來人氣動畫師松尾です制作小黃雞和小白鼠的可愛廣告,勢要改變方便面不健康的刻板印象。
▲Pro版合味道的動畫廣告.圖片來自:日清官方Twitter
原來,合味道搞這么多事情,是為了慶祝它的50歲大壽。在50年前,它可是以全世界第一款杯裝方便面來到世上。
合味道的英文logo用的是Cup Noodles這個單詞,直譯過來就是「杯面」的意思。可別小看合味道這個「杯」字,當初合味道就是靠這個杯子走出了日本國門,走遍全世界的。
▲合味道的50周年款廣告.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合味道從來沒有出袋裝版本,因為杯子里面藏了太多玄機。沒了這杯子,合味道就不再是那個「味道」了。這背后的奧秘,接下來我們一同揭曉。
被方便面耽誤了的產(chǎn)品大師
世界上第一款方便面來自日本,由聲稱每天一碗方便面的安藤百雄在1958年發(fā)明。
1957年,時值47歲的安藤先生遭遇了商業(yè)失敗,除了池田的一套出租房,他失去了所有財產(chǎn)。在發(fā)明方便面的突發(fā)奇想后,他將自家后院的小木屋改造成研究室,用1年的時間潛心研究出了「不費事、不費力就可以吃的美味拉面」。
▲方便面研究室的還原.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安藤百福研究方便面用的炊具.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這讓他抓住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創(chuàng)立了此后大紅大紫的日清食品公司。
▲世界上第一款方便面「雞湯拉面」.圖片來自:Colintoh
然而,第一款杯裝方便面,即合味道的面世,從想法萌發(fā)到設(shè)計制作,前前后后耗費了安藤先生5年時間,是第一款方便面研制時間的5倍。
▲創(chuàng)立日清食品以及發(fā)明方便面的安藤百福.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從1986年到1971年9月18日,這款在日本土生土長的方便面,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美食產(chǎn)品。這樣的「變身」,花上五年時間也非常值得。
▲世界各國及地區(qū)的合味道杯面.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這款杯面收獲全世界粉絲的關(guān)鍵,或許在于「面」,但讓合味道躍升國際級別,突破點卻肯定在于「杯」。
1966年6月,安藤先生前往美國進行市場調(diào)查。當時日本國內(nèi)的袋裝方便面市場幾近飽和,安藤先生希望拓展方便面的海外市場。
▲在歐美做市場調(diào)查的安藤百福.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美國當?shù)氐某泄ぷ魅藛T拿到安藤帶來的方便面,掰成了小塊,放進了平時喝咖啡的紙杯里沖泡,并拿起叉子品嘗,食用完便把紙杯扔棄。
原來,在美國既沒有日本常用的大碗,食用面條也只會使用叉子,而不是筷子。
▲圖片來自:Instagram(id:originalcupnoodles)
當時推出第一款方便面選擇雞湯口味,安藤先生就是考慮到雞湯是各國都不會討厭的味道。但原來要讓自己發(fā)明的方便面成為世界級美食,飲食習(xí)慣的差異才是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對這款裝方便面的容器,安藤先生對研發(fā)團隊提出要求:「一只手可以輕易握住」。為此,日清研發(fā)團隊制作了近40種原型,在反復(fù)研究測試后采用了比日常紙杯稍大的杯型。
▲游戲中出現(xiàn)的合味道杯面.圖片來自:日清官方Twitter
形狀問題解決了,材料這個大難題還在后頭。
重量輕、無氣味、隔熱性高且價格實惠的泡沫聚苯乙烯成為首選,但這在當時的日本還是稀有材料。于是日清從美國引進了技術(shù),為制作這款容器配備完整的工廠流水線。
細心觀察身邊事物的安藤先生,在此后的海外商旅中,被飛機餐中的澳大利亞堅果零食的包裝吸引到了。
▲啟發(fā)合味道杯子設(shè)計的澳大利亞堅果盒.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這個小小的零食盒子,由紙質(zhì)的碗狀和鋁涂層材質(zhì)的蓋組成。有了鋁涂層蓋子,光線、水分以及雜質(zhì)都難以通過,既衛(wèi)生又能延長保質(zhì)期。
誰能想到這么一樣不起眼的零食,啟發(fā)了合味道的杯子設(shè)計?
▲1971年在伊勢丹百貨首次推出的合味道杯面.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打造出杯子了,安藤又開始煩惱起了如何實現(xiàn)杯面的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chǎn)。
從常規(guī)的邏輯去思考,會擔(dān)心機器抓住方便面放入杯子的過程中,方便面的形狀會被抓壞,或者方便面傾斜或翻轉(zhuǎn)。
為此他夜不能寐,睡不著盯著天花板的那一刻,想到了逆向解決的方法——將杯子像戴帽子一樣倒扣上去,再翻過來方便面就穩(wěn)穩(wěn)地被放入了杯中。
▲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往合味道杯子放入方便面的工廠流水線.圖片來自:YouTube
逆轉(zhuǎn)過來的合味道杯子,最近還被日清做了一張「拔火罐」,在Instagram上發(fā)布。
▲拔火罐被后期成了合味道的杯子.圖片來自:Instagram(id:originalcupnoodles)
方便面食用需要的容器解決了,安藤還很貼心地為大眾解決開水問題。安藤打造的自動售貨機,可以在購買合味道的同時提供開水。一年之內(nèi),合味道自動售貨機在全國安裝了兩萬臺。
▲提供熱水的合味道自動售貨機.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即使到了91歲的高齡,安藤依然沉迷于產(chǎn)品設(shè)計,開始打造能在太空中吃的方便面產(chǎn)品。2005年,宇航員野口聰一在太空作業(yè)中,就吃上了真空包裝中的太空系列方便面。
▲在太空中食用日清方便面的野口聰一.圖片來自:日清官方
合味道的杯子就是日清的「活招牌」
裝著合味道方便面的這個杯子,可是日清食品的掌上明珠。
這小小的單手即可握住的身子,外面罩了多層護身罩——從面世的半年前開始,到2018年這47年間,日清為它做了多次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在仿冒品面前更是毫不心軟,追擊到底。
合味道是我們最重要的產(chǎn)品和知識產(chǎn)權(quán)之一。
——日清食品
合味道的杯子之所以可以成為劃時代的革命性產(chǎn)品,在于它創(chuàng)新地將三種功能集于一身——放在商店售賣用的包裝、澆入開水和放入調(diào)料的炊具、品嘗美味的食用餐具。
▲圖片來自:Instagram(id:originalcupnoodles)
在它之前,方便面從銷售到最終食用,需要一個設(shè)計精美的包裝、一個倒入熱水煮熱的鍋和一個盛放面條來品嘗的碗,食用的碗和筷子還得清洗干凈,這樣的過程一點都不「方便」。
▲圖片來自:It's Nice That
在1971年3月,大眾都還不知道合味道是何方神圣時,日清就拿著這個劃時代的概念去申請專利,而且是同時申請兩種專利,也就是「概念」和「用途」兩個部分都收為己有。
雖然「容器里就可以煮熟的方便面」的特許和「加熱水就可以恢復(fù)面料柔軟狀態(tài)的容器」的實用新案分別在1978年9月和1982年4月被批準,但是在日本法律規(guī)定下,自申請日起這些專利就開始受保護了。
這招做的可真是干脆利落,但背后是日清過往的辛酸史。當年推出第一款雞湯拉面之后,整整十年間被大量山寨品和仿冒品搶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也陷入大量的法律糾紛之中。
甚至還有同行用和日清的一模一樣的包裝,但內(nèi)里卻賣的是自家的方便面。
▲60年代超市里琳瑯滿目的方便面商品.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學(xué)聰明了的日清,在那之后走上了專利申請之路。
正因為合味道非同一般的商業(yè)價值,日清從保護的角度出發(fā)去考慮,它的包裝自推出時就打定主意要做成「經(jīng)典」。只有不經(jīng)常改變才能更好用法律保護,不輕易被仿冒品鉆空子。
▲以合味道為原型的雕塑藝術(shù)作品.圖片來自:Ignition
數(shù)十年來幾乎沒有改動的食品包裝,在歷史上極為罕有,因為要跨越當下審美,去設(shè)計未來五十年乃至一百年后,大眾依然覺得不過時的包裝,對設(shè)計的要求會變得非常的高。
偏偏合味道做到了,僅僅在英文logo上加一條小小的線,增加Noddle中字母L的可識別度,以及刪除了語句之外,1971年的初版合味道與今天的合味道包裝幾乎一模一樣。
▲合味道logo的改動前(圖左)和改動后(圖右).圖片來自:JPAA
杯身上的特色設(shè)計除了這個由合味道英文打造的logo,便是這上下環(huán)繞杯身一圈的帶狀圖案了。
這帶狀圖案在日清內(nèi)部,被親切地稱呼為「毛毛蟲」。在包裝都還沒出來草圖之前,「毛毛蟲」這個想法就已經(jīng)在安藤腦子中萌生了。
▲合味道杯身上的帶狀圖案.圖片來自:JPAA
曾經(jīng)為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設(shè)計過logo的設(shè)計大師大高猛,在接下合味道包裝設(shè)計案的時候,還收到了安藤在阪急百貨購買的帶有金邊的西式餐盤。
「毛毛蟲」的設(shè)計正是來源于餐盤的金邊,與早早注冊英文logo商標一樣,都是合味道走國際化路線的戰(zhàn)略之一。
▲圖片來自:Instagram(id:originalcupnoodles)
為了守護「毛毛蟲」,在2014年日本出臺「定位商標」之后,日清立馬讓法律團隊著手申請。
歷經(jīng)4年多的時間,「毛毛蟲」終于在2018年注冊成功——即使去掉logo,去掉所有文字,唯獨留下杯子上的「毛毛蟲」,這杯子依然是日清的「活招牌」。
▲合味道注冊「定位商品」用圖.圖片來自:日清官方
杯子上的「毛毛蟲」注冊過程也是相當曲折的。
在提交大約一年后,日本專利局駁回了日清的申請,原因是他們認為消費者不會將「毛毛蟲」和合味道聯(lián)想到一起。
但日清并沒有氣餒,而是馬上發(fā)起了問卷調(diào)查——用僅僅畫有「毛毛蟲」的合味道杯型,讓大家回答產(chǎn)品名稱或者制造商名稱。結(jié)果,即使在沒有給出選項的開放式回答方式下,正確率依然高達83%以上。
▲圖片來自:It's Nice That
除此之外,日清團隊還在Twitter等社交平臺與博客上,搜集大量針對「毛毛蟲」的評價或討論,作為證據(jù)提交給專利局。
比如雜志在制作合味道特輯的時候,雜志就會出現(xiàn)參考「毛毛蟲」做設(shè)計等。
▲合味道的模型玩具.圖片來自:Instagram(id:originalcupnoodles)
到現(xiàn)在,合味道已經(jīng)擁有一項特許、一項實用新案和三個商標了,這三個商標包括名字logo、三維商標以及「毛毛蟲」的定位商標,任何其他企業(yè)想要商用,都得向日清申請許可,可能會有一筆不菲的「教育費」。
安藤先生有一句名言:「他不是賣拉面的,而是為客戶節(jié)省時間。」是的,他還將自己的想法賣出了好價錢。
?
平民的價格,媲美五星服務(wù)的周到考慮
每次吃合味道杯面,很容易被它的體貼和周到感動到。
不用拆調(diào)料包和醬料包,就能直接沖泡的合味道,每每總會讓人覺得好「方便」。合味道能做到這一點,離不開杯子獨特的內(nèi)部構(gòu)造。
?

▲合味道的剖面圖.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通過合味道的剖面圖,我們可以看到合味道內(nèi)部由上至下分為四層。
頂部緊實但底部疏松的餅狀面條,因為略大于杯子底部而懸浮在半空中,往上有空間可以遐想藍天白云,往下也可以有空曠的地面活動空間。
下面部分的空間是為了讓熱水倒入后,面條可以被全方位包裹,由下往上熟透,吃起來的口感自然也更為松軟。
▲合味道的內(nèi)部構(gòu)造.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在面條的上面,雖然配料被直接散發(fā)其上,但由于上部空間非常緊湊,即使用力搖晃杯子,那些配料依然會乖乖地待在上面。
面條與配料之間的位置,在杯身內(nèi)部做了側(cè)面加固,讓面條可以恰恰好卡在指定位置,這也讓面料和配料在經(jīng)歷長途運輸之后,打開后依然是「出廠設(shè)置」,好像一出工廠就直接來到我們面前一般。
澆入熱水的兩到三分鐘后,硬邦邦的塊狀面餅很快就變成松軟的面條,將小小的杯子裝得滿滿當當?shù)模雌饋砗苡蟹至扛小?/span>
▲加熱后的合味道.圖片來自:Instagram(id:originalcupnoodles)
相反,打著大容量旗號的桶裝方便面,沖泡之前和之后,面條在里面都顯得勢單力薄,搖晃起來更是咔咔作響。
假設(shè)這些桶裝方便面也學(xué)著合味道將配料散放其中,待開蓋查看,也不知配料會被翻滾到什么狀態(tài)。那些粘稠的醬料要是直接擠在里面,那畫面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合味道的叉子會與配料混在一起放置,每每拿起叉子都能讓身體的潔癖基因復(fù)活,這個為人詬病的問題也解決了——合味道在頂部加上一個凹狀蓋子,將叉子與配料隔開。
▲圖片來自:Twitter
2019年,日清找來屢屢獲獎的設(shè)計公司Nendo,為合味道設(shè)計限量版叉子。這款叉子看起來有點怪怪的,但用起來便會體會到最貼心的的關(guān)懷。
▲Nendo為合味道設(shè)計的限量版叉子.圖片來自:Nendo官網(wǎng)
叉子完全按照吃合味道的最佳角度設(shè)計的,這是設(shè)計師在觀察顧客吃面后的長期研究后的作品。
頭部先水平彎曲128度,在縱向彎曲128度,舀起面料或配料,不再需要勉強自己做過多的肢體動作了,因為叉子自己扭曲幫我們完成了費力的部分。
▲Nendo為合味道設(shè)計的限量版叉子.圖片來自:Nendo官網(wǎng)
不僅如此,叉子外緣的角度跟同杯子內(nèi)部的形狀,中心也加大凹度,舀起湯也絲毫不比勺子差。就連叉子的牙齒之間也做成了鋸齒形,讓彎曲的面條更好地被卷起來。
而且,叉子背部還能充當夾子,把杯蓋緊緊蓋住。
▲可以夾住杯蓋的叉子.圖片來自:Nendo官網(wǎng)
這套餐具還專門為左撇子和右撇子區(qū)分設(shè)計兩款,紅色款式給左撇子,白色款式給右撇子。這小叉子還有便攜的小盒子配送,方便多次使用。
▲圖片來自:Nendo官網(wǎng)
不僅僅是餐具,合味道的設(shè)計被花樣運用在各種事物的設(shè)計上。
簡單改造一下,就偽裝成了Galaxy最新發(fā)布單品,一打開就能看到方便面的屏保圖案。
▲結(jié)合合味道打造的智能手機.圖片來自:日清官方Twitter
往「高大」的方向發(fā)展,合味道可以變成紐約時代廣場上的18米高的廣告牌,就連杯蓋甚至可以變成日清在滋賀縣的工廠的大門。
▲1996-2006年紐約時代廣場的合味道廣告牌.圖片來自:日清官網(wǎng)
▲日清在關(guān)西滋賀縣的工廠建筑.圖片來自:Mike Shouts
稍微沒那么大,它又能變成背著在肩上的超大背包。
▲以合味道杯子為原型設(shè)計的環(huán)保袋.圖片來自:日清官方Twitter
日清杯面博物館的紀念品也很有意思,不僅給合味道的杯子換成陶瓷材質(zhì)的,還像給杯子照了哈哈鏡一樣,做出各種扭曲變形的形態(tài)。
▲以合味道為原型的陶瓷作品.圖片來自:Nendo官網(wǎng)
做成玩具的合味道杯子,一打開里面竟然是逼真還原的微型拉面館子。
▲合味道杯子做的玩具.圖片來自:日清官方Twitter
用完的合味道杯子還能拼出一款極具未來感的宇航服。
▲用合味道杯子制作的「宇航服」.圖片來自:Japan Trends
發(fā)明源于靈感。靈感來自于癡迷。沒有癡迷就沒有發(fā)明。
——安藤百福
合味道曾在CD、口袋妖怪和黑澤明參賽的「20世紀最偉大的日本創(chuàng)新」中成為贏家。
它是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的好設(shè)計,即使它體積不大,它卻能將自己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打磨得發(fā)光發(fā)亮,這其中少不了對靈感深究、對問題思考、對需求洞悉的那股癡迷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