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siwce"><nav id="siwce"></nav></cite>
  • <strike id="siwce"></strike>

    升級版“杏仁露”撐起千億市場,“環(huán)保+健康”等于財富密碼? | 植物蛋白飲品觀察

    觀潮新消費
    2021.04.25
    ?


    如何讓一款平平無奇的飲料上升兩個價格段?

    答案是+植物蛋白飲品”。

    今年以來,喜茶、瑞幸、星巴克的飲品單上相繼出現(xiàn)了各類豆乳、燕麥奶飲品,在打卡族的追捧下,這些混合植物蛋白飲品的單品旋即登上熱搜。

    就在上個月,精品咖啡Seesaw首次推出燕麥奶蓋技術,帶有燕麥奶蓋的“云朵桃桃冷萃”咖啡也毫不費力的成為該品牌的新爆款。

    消費端的狂熱通常是上游資本意志的連鎖反應。

    3月下旬,植物蛋白飲品品牌奧買星球宣布完成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聯(lián)想之星領投,德迅投資、眾麟資本跟投。

    同期,另一植物蛋白飲品品牌OATOAT宣布完成數(shù)千萬元A輪融資,五源資本領投,老股東華創(chuàng)資本及IMO Ventures繼續(xù)跟投。

    且就在近日,擁有植物營養(yǎng)品牌“植物標簽”的思瑞健康宣布完成真格基金和尚承投資領投、初心資本和合鯨資本跟投的天使輪,以及由愉悅資本領投、所有原機構股東超額跟投的天使plus輪,合計融資超過6000萬元。

    數(shù)據(jù)顯示,如今天貓植物蛋白飲品市場銷量增速高達800%,購買人數(shù)上升900%,在飲料市場中成長貢獻占比高達15.5%

    0糖系氣泡水在2020年急速升騰之后,屬于植物蛋白飲品的春天也趕著2021年的櫻花季呼嘯而來。

    彼岸風

    植物蛋白飲品興起于大洋彼岸。

    20186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非營利性動物保護協(xié)會IDA決定發(fā)起一場大規(guī)模的環(huán)保運動。一時之間,從長灘到洛杉磯市中心的30多公里路程中架起了60多個巨幅廣告牌,上面寫著“Dairy Is Scary”(乳制品很可怕)。

    在更早之前,美國“公知”Erin Janus曾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過一條揭露牛奶產(chǎn)業(yè)背后“黑幕”的視頻,這條僅僅5分鐘的視頻一出街就收獲了480萬的點擊率。

    似乎是命中注定的,Erin JanusIDA作為“形象大使”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反牛奶運動”。

    事實證明,“民間組織+野生網(wǎng)紅”的洗腦能力不愧是經(jīng)住了歷史的考驗。

    在猝不及防的輿論轟炸和有組織有紀律的二次傳播后,400多萬勤勞勇敢的洛杉磯居民開始認為,牛奶產(chǎn)品背后的畜牧業(yè)是推高全球碳排放總量的罪魁禍首;更要緊的是,他們對“牛奶脂肪含量高從而危害健康”的說法深信不疑。

    消費者的情緒如同振翅的蝴蝶,沒過多久,美國的牛奶生產(chǎn)商就深陷風暴的中心。

    201911月,美國最大的牛奶生產(chǎn)商之一“迪恩食品”宣布破產(chǎn)。緊接著的20201月,擁有160多年歷史的美國知名乳企“Borden Dairy”也申請了破產(chǎn)保護。

    高利潤的終端品牌商轟然倒塌,通常意味著中上游產(chǎn)業(yè)鏈早已餓殍遍地。據(jù)統(tǒng)計,2019年,美國已有2700個家庭牛奶農場停止經(jīng)營。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到30年,這個數(shù)字足有近10萬,觸目驚心。

    一個行業(yè)興衰更替的背后無外乎是品類的此消彼長。IDA們”明面上狙擊的是傳統(tǒng)牛奶,實際掩護的則是其替代品——植物蛋白飲品的復興。

    2016年,瑞士明星植物蛋白飲品品牌Oatly進軍美國市場,憑借“咖啡店包圍超市”的策略,主打燕麥奶的Oatly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就攻下2000家美國精品咖啡店,并以獨立產(chǎn)品的姿態(tài)入駐Whole FoodsTrader Joe's等有機健康食品超市。

    據(jù)悉,Oatly如今正考慮在美國上市,有知情人士稱,該公司估值可能最高達到100億美元。

    Oatly的標桿作用在前,植物蛋白飲品的財富效應正在凸顯。

    201912月,美國植物蛋白飲品生產(chǎn)商Perfect Day完成1.4億美金的C輪融資,由淡馬錫領投。

    20201月,另一家美國植物奶生產(chǎn)商Califia Farms融資2.25億美金,背后資方包含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淡馬錫以及香港的Green Monday Ventures等。

    新王降世,舊主失寵。有人在機遇下冒頭,就有人在倒逼中求生。

    2017年,達能集團以125億美金的對價收購植物蛋白飲品品牌Silk and So Delicious2019年又投資同賽道的Forager Project2020年,丹麥乳業(yè)巨頭Arla Foods宣布進軍植物蛋白飲品市場,并順勢推出了垂類品牌Jord

    更典型的還有紐約最大的牛奶生產(chǎn)商之一Elmhurst

    2016年,已經(jīng)成立近百年的Elmhurst完全拋棄了旗下的牛奶工廠,等它建起最時興的植物蛋白飲品生產(chǎn)線時,它的名字已經(jīng)變成了Elmhurst Milked

    公開資料顯示,在“反牛奶思潮”如火如荼的2017-2019年,美國的植物蛋白飲品市場規(guī)模從18億美元增長至20億美金。

    其中,網(wǎng)紅品類燕麥奶的銷售更是在近年來增長了1250%,但即便如此仍然滿足不了狂熱的消費需求。

    至少從商超陳列的直觀感受上,今天歐美貨架上的植物蛋白飲品已經(jīng)能和傳統(tǒng)牛奶平分秋色。

    很快的,植物蛋白飲品的風潮就一路從美國吹往全球。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植物蛋白飲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已經(jīng)與北美持平,而其在亞洲的市場規(guī)模甚至已經(jīng)逼近北美與歐洲市場的總和。

    當越來越多的精英人士將他們精心保養(yǎng)過的雙手伸向植物蛋白飲品時,他們心中不僅保有著對環(huán)保主義和健康飲食的愿景,還充斥著對上流生活甚至時尚風向的追逐。

    至少在那些繁華又虛浮的一線城市,“肉食系”牛奶已在乳品鄙視鏈中不斷沉降,植物蛋白飲品的時代由此啟幕。

    老傳統(tǒng)

    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消費潮流忍心繞開活躍的中國市場。

    2018年,Oatly開辟了國內市場戰(zhàn)線。2020年,Oatly延續(xù)北美戰(zhàn)略,以星巴克供應商的身份為踏板,快速從“精品小眾”走向“大眾零售”。

    只不過在魔都名媛們人手一杯含Oatly的星巴克“燕麥拿鐵”的時候,他們似乎有那么一時半刻忘記了植物蛋白飲品那些遙遠又親切的中文乳名——豆?jié){、杏仁露、椰奶、核桃露......

    廣義來看,植物蛋白飲品由含蛋白質和脂肪的植物種子或果實壓榨而成。換句話說,植物蛋白飲品就是“植物和水,其他沒了”。

    按照這個定義,相傳早在西漢時期就出現(xiàn)的豆?jié){,無疑就是植物蛋白飲品賽道中最有群眾基礎的一個品類。

    當然,中國植物蛋白飲品的商業(yè)化進程還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

    時間撥回到1974年,當時國家農墾部長王震到河北視察,發(fā)現(xiàn)河北有大批杏仁被調運日本。這一幕讓他隨即回憶起出訪日本時喝到的一種味道不錯的杏仁飲料,當時日方人員還熱情介紹:“這是用你們中國的杏仁制造的!”

    于是,一道“制造杏仁露”的指示下達到承德罐頭食品廠;次年,第一罐杏仁露研發(fā)成功。這款在1976年成功量產(chǎn)的飲品,便是后來的“露露杏仁露”。

    1990年,在“露露”正式被注冊商標的同期,一款由海南椰樹集團投產(chǎn)的椰汁正在市場上大行其道。憑借超前的椰汁油水分離技術,椰樹牌椰汁頂著“世界首創(chuàng),中國一絕”的營銷光環(huán)快速完成了年銷10億元的目標,一手造就了“南椰樹、北露露”的植物蛋白飲品市場格局。

    同樣在21世紀初大放異彩的還有推出了“維維豆奶”的維維股份、推出了“六個核桃”的養(yǎng)元飲品、研發(fā)出“唯怡豆奶”的藍劍集團以及上線了“銀鷺花生牛奶”的銀鷺集團等。

    在隨后的十年里,上述品牌均借助中心化的宣傳手段成為萬眾追逐的飲料icon,被黃豆、杏仁、核桃、花生四大“植物基”包攬的中國植物蛋白飲品賽道也迎來發(fā)展的黃金時代。

    但伴隨市場和宣傳渠道的日益多元化,奉行大單品策略的企業(yè)很快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

    進入2014年,中國植物蛋白飲品市場整體下行,2016年增速降至5.63%2017年降幅勉強收窄至3.63%

    具體到企業(yè)層面,露露自2016年開始產(chǎn)銷量逐年下降,直到2019年才有所回升。然而,就在回升的同年,它的庫存量達到了近年最高的4.9萬多噸。

    主打“六個核桃”的養(yǎng)元飲品也在2015年達到91.17億元營收后逐年下滑,根據(jù)2020Q3財報顯示,養(yǎng)元飲品的營收同比下降近40%,較四年前幾乎打了個對折。

    而如維維股份、椰樹集團等知名企業(yè)也均在近五年陷入增長停滯。

    問題指向了傳統(tǒng)植物蛋白飲品疲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時至今日,露露們萬年不換的包裝、椰樹們擦邊球式的宣傳誘導已經(jīng)無法再喚醒Z世代蠢蠢欲動的荷爾蒙。年輕人無法再與主打“夕陽紅送禮市場”的傳統(tǒng)植物蛋白飲品產(chǎn)生共情,過分傳統(tǒng)的廣告模式也無法再影響增量用戶的購買決策。

    更糟糕的是,傳統(tǒng)植物蛋白飲品公司遲遲推不動的新品,注定了它們在注意力時代中的敗局。

    仍以露露為例。根據(jù)最新年報顯示,露露集團2019年的研發(fā)支出總額僅占公司營業(yè)收入的0.61%,而“露露杏仁露”也仍然是集團營收占比高達99.91%的唯一性產(chǎn)品。

    另一個尷尬的事實在于,傳統(tǒng)植物蛋白飲品企業(yè)競爭多年,雖然在各自細分領域內形成了超級大單品,但仍未在行業(yè)中推舉出任何一個領軍品牌。

    直到今天,植物蛋白飲品市場仍然呈現(xiàn)出“螞蟻大,大象小“的局面,整體處于不成熟市場到成熟市場的過渡期。

    總而言之,傳統(tǒng)植物蛋白飲品企業(yè)或許曾在消費升級的前夜,以最物美價廉的姿態(tài)開啟了賽道的先河,但最終也在新消費風口過境的檔口錯失了嶄新的發(fā)展奇點。

    新品牌

    一邊是西風東漸,一邊是傳統(tǒng)失語。近年來在裂隙中成長起來的大批國貨新品牌,似乎讓植物蛋白飲品又恢復了十幾年前的熱鬧。

    巨頭企業(yè)方面。2014年,蒙牛集團推出植物蛋白飲品品牌“植樸磨坊”。當年底,植樸磨坊即推出了核桃及巴旦木兩種堅果口味的植物蛋白飲品。2016年,植樸磨坊上市了包含醇香豆奶在內的系列產(chǎn)品,并突出“低糖”特點。

    2017年,達利集團推出以“純天然不添加”為賣點的豆奶品牌“豆本豆”,上市當年豆本豆便達成10億元銷售額,直接沖擊了豆奶飲料的市場格局。今年初,集團再次上線了一款“好喝0負擔”的常溫型植物酸奶,橫向拓展植物蛋白飲品市場。

    此外,伊利、統(tǒng)一、娃哈哈、農夫山泉、維維、黑牛、北大荒等巨頭也相繼入局植物蛋白飲品市場,甚至家電品牌九陽也推出了磨豆匠系列盒裝豆奶。

    新玩家方面。20203月,麥片品牌“歐扎克”推出OATPLUS燕麥奶品牌;同年9月,“小麥歐耶”在產(chǎn)品上線2個月后便獲得天使輪融資;緊接著的10月,植物蛋白飲品牌OATOAT在成立5個月之際就再獲千萬級Pre-A輪融資。

    不止如此,JOOMA美仁、給予、谷為纖、每日盒子、甄養(yǎng)等新銳品牌也都紛紛推出以燕麥為主的植物蛋白飲品。且今天的市場上甚至還出現(xiàn)了更細分化的品牌,比如針對兒童的功能性植物基飲品“小蛙植飲”等。

    與傳統(tǒng)植物蛋白飲品相比,這些新品牌顏值更高、營銷理念與策略更入時、適用場景更寬泛,也自然更受消費市場和資本的喜愛。

    就連瀕臨沒落的植物蛋白飲品企業(yè)也在自救的途中。

    以養(yǎng)元飲品為例。近年來養(yǎng)元不斷加大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力度,以“品牌高端化、年輕化”為口號,試圖打造以六個核桃為主的產(chǎn)品創(chuàng)新矩陣,目前已經(jīng)推出包括植物酸奶、植物奶、2430等在內的多款產(chǎn)品。

    新老品牌在當下再次選擇在植物蛋白飲品領域深耕,顯然是嗅到了獨屬于中國市場的紅利。

    最容易捕捉的是消費風向。

    近年來,高脂、高糖引發(fā)的健康隱患逐漸成為輿論主流,更天然健康的營養(yǎng)成分進入消費者的關注視野。相比于牛奶中富含的動物性脂肪,植物蛋白0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含量等特點,促使其成為牛奶的當然替代品。

    從市場搜索熱詞來看,健康和正品熱度依舊,“膳食纖維”、“低卡”等概念熱度增長迅猛,消費者對于植物蛋白飲品的健康概念逐漸清晰,也反過來細化了對相關產(chǎn)品的消費需求。

    更不要說植物蛋白飲品引發(fā)的純天然聯(lián)想讓人安全感倍增,基于健康飲食考慮,消費者產(chǎn)生品類遷移的意愿強烈,他們相信選擇植物蛋白飲品就代表著擁抱更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植物蛋白飲品還適配多重消費群體。

    從年齡來看,9500后消費群體正在展現(xiàn)出更好的產(chǎn)品關注度。報告顯示,在現(xiàn)有植物蛋白飲品消費者畫像中,18-24歲的Z世代人群占比約為23%,位列所有關注人群之首。這些新人類更容易被光鮮的外表吸引,也有著高于其他代際的“嘗鮮心態(tài)”。

    不止如此,在經(jīng)濟發(fā)展與國民素質提升中成長起來的年輕消費者更關注環(huán)境與動物議題,與環(huán)保母體關系密切的植物蛋白飲品更容易受到他們的青睞。

    從身份來看,高線城市的精致媽媽、年輕白領對“植物基”概念的接受程度更高。一方面,體面的生存質量和社會身份讓這些精英人士更易接受植物蛋白飲品的高溢價。另一方面,一二線消費者對健康的執(zhí)念更深,相對于“口味”,“天然”更適合成為他們的購買關鍵詞。

    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有植物蛋白飲品的一個重要營銷口徑在于“針對乳糖不耐受群體”。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國內約有3.1億人口為乳糖不耐受人群,近3.5億人為疑似乳糖不耐受患者,龐大的“牛奶敏感人群”直接為植物蛋白飲品開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不容忽視的還有媒體、渠道升級帶來的產(chǎn)業(yè)鏈機遇。

    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以及信息獲取渠道的多樣化、碎片化,傳統(tǒng)的廣告形式和商超陳列已經(jīng)無助于激發(fā)年輕人的消費欲望,反而是達人種草、熟人推薦、電商購買的營銷閉環(huán)正在成為時下的購物主流。

    基于此,今天的植物蛋白飲品新品牌普遍善于利用KOL和知名IP的影響力迅速起量,再配合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等多平臺集中投放植入用戶心智。

    如果參考動物蛋白產(chǎn)品規(guī)模,頭部企業(yè)伊利蒙牛集團收益接近千億,旗下多產(chǎn)品進入百億陣營。可以預見,伴隨更多品牌入局以及消費者對植物蛋白飲品的需求量增長,植物蛋白飲品領域未來有望產(chǎn)生百億級的大品牌。

    智商稅

    在平臺電商和高線城市的語境里,植物蛋白飲品的勢頭一騎絕塵。但需要承認的是,在國內軟飲料市場的整體競爭格局中,植物飲品的份額并不突出。

    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植物飲品市場份額僅占軟飲市場的7%,低于包裝水、傳統(tǒng)牛奶、果汁、功能飲料、碳酸飲料、固體飲料以及茶飲料,僅高于風味飲料和咖啡飲料。

    另有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中國共有4074家企業(yè)從事植物蛋白飲料生產(chǎn)制造,但規(guī)模以上的企業(yè)數(shù)量僅為6%。與此同時,中國植物蛋白飲料長期處于貿易逆差且逐年增長,2019年出口額下降到1.67億美元,進口額增長到5.75億美元。

    這意味著或許消費者對植物蛋白飲品的關注度在增加,但賽道目前依然只能算作是利基市場。

    況且網(wǎng)紅門前是非多,基于對消費潮流的慣性警惕,各路質疑也隨之而來。

    首當其沖的是過度營銷。

    簡單回顧品牌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開現(xiàn)代植物蛋白飲品先河的Oatly就是典型的營銷驅動型品牌。公開資料顯示,Oatly誕生于90年代初,在一夜成名之前,這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企業(yè)已經(jīng)默默無聞的賣了20年燕麥奶。

    轉折點發(fā)生在新任CEO Toni Petersson上位的2012年。

    Toni的策劃下,風靡歐美的“素食主義”成為了Oatly的全新品牌定位。為此,Oatly在包裝上貼滿了“我是素食主義者”的標簽,原創(chuàng)了名為《WOW,NO COW(哇,沒有奶牛)》的洗腦神曲,還斥巨資把Oatly挑釁傳統(tǒng)牛奶的戰(zhàn)書帶到了倫敦地鐵、柏林墻和阿姆斯特丹的街角。

    這種宛如邪教運動的“碰瓷營銷”,竟為Oatly積累了大量粉絲。

    因為操作過于騷氣,被Oatly瘋狂試探的瑞典乳制品集團以“破壞奶牛形象”為由對其提起訴訟,且高舉偽科學大旗的Oatly最終敗訴。但Oatly反手就把超過100頁的起訴書放上了官網(wǎng),在沒有法律支持的前提下利用民眾的支持“反敗為勝”。

    眾所周知,消費者和真理之間自古有壁,故而結局并不難猜。Oatly憑借強詞奪理式營銷、野生環(huán)保組織的支持以及唯利是圖的咖啡師有意引導逆天改命,一躍成為全球小布爾喬亞們的心頭好。

    有了Oatly珠玉在前,國內新興的植物蛋白飲品品牌最多只能算是合格的追隨者。

    以新品牌小麥歐耶為例。據(jù)介紹,在售賣渠道方面,品牌To BTo C并舉,B端產(chǎn)品入駐精品咖啡館和精品輕食餐廳店,C端產(chǎn)品線上部分主要是在淘寶、天貓、有贊售賣,線下則以盒馬等精品商超和代理分銷為主。

    在營銷渠道端,品牌采用和MCN機構合作的方式做投放。在小紅書投放粉絲在1萬左右的精品小KOL和千粉KOC進行鋪量,在視頻號上則教大家如何用小麥歐耶做卡梅羅拿鐵、雪頂燕麥拿鐵。

    據(jù)介紹,小麥歐耶每月營銷投入一度占其線上營業(yè)額的20%-30%

    一定程度上,“雙線鋪貨+海量投放”的本土化營銷戰(zhàn)略推高了新品牌的售價;部分進口原料的關稅、運輸費,以及小眾、精致的產(chǎn)品定位也驅使著植物蛋白飲品不能在售價上自降身價。

    相關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植物蛋白飲品的售價多集中在17-26元,以Oatly為代表的燕麥奶的價格中位數(shù)甚至高達52-79元,數(shù)倍于普通牛奶和核桃露、杏仁露們。

    這決定了植物蛋白飲品目前只能在三環(huán)內的隱形貧困人口中自嗨,而暫與廣大下沉市場的人民群眾無緣。

    營銷與價格相生相長,但產(chǎn)品質量并未跟上這些“遙遠的哭聲”。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植物蛋白飲品的成色并配不上其對環(huán)保、健康理念的包裝。

    仍以燕麥奶為例。僅從配料表來看,燕麥奶的營養(yǎng)成分和全脂牛奶相比并無絕對優(yōu)勢。燕麥奶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比牛奶低,碳水化合物更高,本質無非是“碳水奶”。

    同時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牛奶蛋白質相較植物蛋白質量更好,還能提供一些有益的營養(yǎng)元素。一味強調燕麥奶更健康的形象,結論很難站住腳。

    至于植物蛋白飲品不含乳糖,“針對乳糖不耐受人群”的說辭也同樣可疑。

    相關研究證明,乳糖不僅可以提供能量,也是參與嬰幼兒大腦發(fā)育的重要成分,只要不是大量、過量的攝入也不會導致健康問題。

    “亞洲人80%都有乳糖不耐受癥”的傳言也不夠嚴謹,至少在2020年進行的一次專門針對中國人的乳糖耐受情況調查里,絕大部分受試者在攝入300毫升牛奶(包含14g左右的乳糖)時,都沒有出現(xiàn)什么明顯的癥狀。

    無法被證實或證偽的還有“環(huán)保”這種更宏大的敘事。

    Oatly的一系列營銷故事中,特別指出了植物飲品可以低碳排放、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優(yōu)勢。但研究表明,雖然品牌號稱燕麥奶比牛奶減少80%的碳排放,但燕麥在經(jīng)歷跨國運輸和貯存的能源消耗后,究竟節(jié)能減排效果如何,也多少令人生疑。

    對消費者來說,更直觀的感受莫過于“不好喝”。

    “為了體驗一下拼單名媛的精致生活,特別到星巴克花30多塊點了一杯燕麥拿鐵。沒有燕麥的味道,甚至還有點苦,喝了個寂寞。”95年的咖啡愛好者莫莫(化名)告訴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

    事實上,沒有了乳糖的燕麥奶在甜度和乳脂香味方面,對習慣了牛奶咖啡口味的飲用者來說本就是個挑戰(zhàn),尤其是與中深烘或者深烘的咖啡豆結合往往會加重苦味。

    “這不就是麥子兌點兒智商稅嗎?”莫莫直言。

    或許對于跨越實際收入擁抱消費主義的精致青年們來說,他們?yōu)樯壓蟮闹参锏鞍罪嬈匪冻鲆鐑r,與其說是與養(yǎng)生掛鉤的“智商稅”,不如說是與階層鏈接的“焦慮稅”。

    結語

    盡管飽受質疑,但以植物蛋白飲品為代表的植物基新物種仍在一片藍海中恣意生長。

    天貓國際近期發(fā)布的一項報告中顯示,中國植物蛋白飲品復合增長率高居各類飲品第一,2007-2016十年間復合增長率達到24.5%,預計2020年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600億元。

    而根據(jù)TMIC發(fā)布的白皮書顯示,未來國內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將呈現(xiàn)出五大創(chuàng)新趨勢:

    第一,添加更多植物基。現(xiàn)有的植物蛋白飲品占市場大盤的產(chǎn)品主要是傳統(tǒng)的豆奶、椰奶、核桃奶和花生奶,但目前已經(jīng)有燕麥、薏米、糙米、藜麥等越來越多的植物基原料入局,并有望在這個大市場當中切分出更多細分賽道。

    第二,營養(yǎng)加減法。目前“又瘦又白又美”的價值品類頗受年輕女性關注,減掉糖、脂肪和卡路里的同時添加了膳食纖維、大麥若葉、膠原蛋白的植物蛋白飲品品類或將成為一條標準新賽道。

    第三,主打低溫鮮飲、短保或以新鮮的生產(chǎn)日期為賣點的植物蛋白飲品正在嶄露頭角。此類低溫或新鮮短保產(chǎn)品,無論是供應鏈還是生產(chǎn)技術環(huán)節(jié)都是入局門檻比較高的細分品類,相對來說是一個更廣闊的藍海市場。

    第四,消費者對植物蛋白飲品的口感獨特性或口味獨特性呈現(xiàn)出很強的關注度,尤其對于新世代消費者而言,“一個口味打十年”的光景已不復存在,未來不斷提升貨品消費體驗、增加不同新貨品的品牌將成為有力的市場競爭者。

    第五,多元跨界合作,其中又以切入新場景和切入新品類為典型方式。前者有利于拓展更多新場景,教育消費者更熟悉新興品類;而后者則鼓勵品牌商以植物基為核心研發(fā)出更多豐富的產(chǎn)品線,比如植物即飲咖啡,植物基奶茶、植物基冰激淋、植物基零食等。

    正如“燕窩=糖水”、“阿膠=水煮驢皮”以及剛爆出的乳茶“0糖”騙局構不成對品類的真正沖擊,植物蛋白飲品也將憑借引領潮流的姿態(tài),繼續(xù)捕撈新一代消費者對獨特品類的認同感。

    只不過當人們花費數(shù)十元的對價買來一瓶包裝精美的植物蛋白新飲時,不知道會不會偶爾緬懷起那瓶沐浴在熱水里僅售6元的杏仁露的美好。

    食品創(chuàng)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觀潮新消費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fā)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2021|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三级高清精品国产|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1久久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拍真实国产伦偷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5555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 精品国产这么小也不放过|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