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是無數消費者的記憶,不僅讓王老吉坐實了“降火”的健康功效,更讓涼茶這個本屬于廣東的飲品風靡大江南北。
但你能想象王老吉竟然出啤酒了嗎?
就在前幾天舉行的第104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帶有“王老吉”商標的啤酒產品以及白酒產品亮相展會,并進行全國招商推廣。
王老吉做啤酒?!帶著這份震驚,我查了一下,原來早在去年8月就有網友表示喝過王老吉啤酒,怪我孤陋寡聞了!
但在官網上,我只查到了王老吉推出的一款王老吉歲歲牛酒(白酒),并沒有看到啤酒的相關信息。在王老吉官方旗艦店,也沒有這款啤酒的影子。
但這并不重要,畢竟一個主打了十幾年降火的涼茶品牌,一個把健康飲品刻在了自己和大眾基因里的品牌竟然賣酒了,已經足以令我震驚!
這就好比杜蕾斯推出了兒童紙尿褲、敵敵畏進軍礦泉水、肛泰賣起了辣椒醬......
01
王老吉賣酒
“如芒刺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
雖然在官網沒有查到啤酒的信息,但我搜到了王老吉這款吉啤的海報:
在冰塊、白雪營造的寒冷氛圍里,我明顯感受到了這款啤酒的冰爽。
“純正德國技術”的大字仿佛在說這款啤酒好喝到爆,趕快來嘗一嘗!
但“不誘發痛風不頭痛美容養顏;不長啤酒肚不尿頻營養豐富”的全賣點文案,如果不是寫在一款啤酒的宣傳海報上,我一定以為是一款療效神奇的保健品。
看完這張海報,我差點痛風犯了!
我實在想不出一款啤酒能美容養顏還營養豐富,作為一款酒精飲品竟然對“痛風”、“啤酒肚”失效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以毒攻毒?
這讓海報左上方的“大健康”字樣顯得尤其刺眼。
百威、青島啤酒們看到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內心os一定是:你直接點我名算了!
不止啤酒,王老吉推出的歲歲牛白酒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我翻到了歲歲牛白酒總經理田笑雨的一段描述:
多年來白酒行業喝完頭痛、口干的痛點一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因為白酒發酵過程中造成了對神經有害的物質、塑化劑等,祛除得不干凈,這對工藝有嚴苛的要求,甚至要達到醫藥級的標準。
王老吉作為有藥企背景的企業加入進來,想要打造出更健康、對人體影響有害物質最少的一款白酒,這也是我們進軍白酒行業第一個初衷。
這究竟是什么騷操作?
再牛逼的白酒,只要含有酒精,它就擺脫不了喝完頭痛、口干、對神經有害的痛點,只是輕重問題。前面說這一痛點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后面又說打造一款有害物質最少的白酒。
合著你不也沒根本解決嗎?!
看完王老吉的啤酒和白酒,簡直是又當又立的典范,公然挑釁現代醫學。
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論文,研究者向公眾給出了酒精的安全攝入量——0,也就是說,對于酒精攝入,根本就無“安全”可言。
科學界早已證實,任何計量的酒精攝入都會對人體、神經造成傷害。
賣個酒非要搭上健康的標簽,合著好處全讓你給占了,壞處一個沒有是吧?
但面對啤酒市場的百威、青島、哈啤,以及白酒市場的茅臺、五糧液,江小白等眾多競爭者,或許這是王老吉能想到的最好的壞辦法吧。
看完我仿佛與李誠儒感同身受,那是如芒刺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
這種公然挑釁現代醫學的做法,我建議喝過的朋友直接報警——王老吉詐騙!
02
“健康”品牌延伸不出酒
王老吉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眾所周知,王老吉涼茶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健康進行了綁定。
雖然“上火”在中醫文化里始終有種玄學的意味,但在幾千年的中醫文化浸潤下,它早已鐫刻在中國人的記憶里。
再加上長達多年的廣告營銷助推,王老吉涼茶是一種“健康飲料”的品牌認知也早已根植于大眾的心智當中。
其實拋開王老吉涼茶這一款單品,整個廣藥集團的基因里也都是“健康”。
至今在它的官網里,還能看到“循妙方制良藥,讓天下人治天下病”的企業宗旨。
而王老吉的創始人王澤邦更是被后世稱為“藥俠”。
傳聞王澤邦本務農為生,當時地方瘟疫流行,他偕同妻兒上山避疫,途中巧遇一道士傳授藥方,王澤邦依照藥方煮茶,幫助百姓治病。很多人飲用后立見其效,阿吉涼茶很快就名聲遠播。
先不說品牌延伸的問題,但就這一點,一個以健康為宗旨的品牌竟然賣起了有害健康的酒,這顯然是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王澤邦要是知道王老吉現在賣能美容養顏的“不痛風啤酒”,還公然挑釁現代醫學推出健康白酒,估計棺材板早就按不住了!
當然,調侃歸調侃,但回歸到品牌層面,從健康飲品跨界到酒類,這樣的品牌延伸顯然是步子邁的過大,注定是要扯到蛋的。
畢竟,從健康飲品跨界到酒類這已經不是延伸的差異性過大的問題,而是一種天然的矛盾體。
這不僅有侼消費心理,還淡化了王老吉品牌固有的“健康”調性。
03
病急亂投醫的王老吉
“醫者”終究不能自醫
不可否認,一度火爆飲品行業的涼茶近年來有些涼涼。
一方面,王老吉與加多寶多年商標之爭的內耗,透支了消費者對涼茶品類的好感。
另一方面,氣泡水、奶茶、咖啡等新品類層出不窮,主打“0卡0糖0脂肪”的元氣森林們掀起的無糖風潮也進一步壓縮了整個涼茶品類的市場份額。
身處其中的王老吉自然不能幸免,即便是貴為行業頭部,王老吉、加多寶也頻頻面臨著增速放緩,甚至經營困難的局面。
面對困境,王老吉除了在包裝上突破傳統形象,通過與騰訊手游刺激戰場等知名IP合作等多樣化手段,與年輕消費群體進行溝通之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恐怕就是“病急亂投醫式”的瘋狂跨界了。
除了上文提到的啤酒、白酒,王老吉還推出了椰柔椰汁、刺檸吉復合果汁、益生菌、酸梅湯、藕汁、龜苓膏、枸杞飲料、枇杷糖等眾多飲品。
就連涼茶都推出了無糖精裝涼茶、黑涼茶、爆冰涼茶、茉莉涼茶等多種口味。
但結果正如大家所見,沒有激起一絲絲波瀾。
病急亂投醫的王老吉,終究沒能以量取勝,復制過往的神話。
更可悲的是,以“醫者”自居的廣藥集團終究也沒能“自醫”王老吉的頑疾。
這顯然不能用單一的產品無法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來解釋。
或許整個涼茶市場的萎縮更能說明問題。
加多寶與王老吉的紛爭,使他們錯過了一個黃金時代,也讓涼茶市場,沒有贏家。
最后,對于王老吉的“不痛風啤酒”,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