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同為先一批入駐國內快餐市場的緣故,所以很多人先入為主地都覺得麥當勞的競品是肯德基。
但其實,靠牛肉漢堡起家的麥當勞,跟靠雞肉漢堡致富的肯德基,也就是這幾年才有點競品交集。
麥當勞最大的對手,還是跟它殺了60年的漢堡王。
巨無霸?我們的皇堡更大!
2019年末,漢堡王的一則廣告席卷了全英國。
那一年,全英國戶外廣告的皇堡背后,都藏著一個被擋住的麥當勞巨無霸。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的皇堡要比那一家的巨無霸更大」。
漢堡王,slay!
漢堡王跟麥當勞,已經打了60年的廣告大戰,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它們最經典的幾次戰役。
漢堡王最大的是皇堡系列,于是麥當勞最大的巨無霸就成了它的「眼中釘」。
于是,漢堡王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以diss巨無霸小的機會。
2019年1月,麥當勞因為知識產權糾紛,失去了在歐盟的「巨無霸」商標所有權。
這可好了,現在歐盟的所有公司都能使用「巨無霸」這幾個字了。
漢堡王可能輕易放過這個機會?
瑞典漢堡王立刻落井下石,幸災樂禍地把自己的菜單都改成了「不是巨無霸」系列。
于是大家去漢堡王點餐就會發生以下一些場景:
千里送溫暖,我們才是真·火烤
除此之外,漢堡王還喜歡貶低麥當勞的漢堡不是廣告宣傳的「真火烤」。
2017年圣誕夜,漢堡王千里送溫暖給麥當勞空投了一架碳烤爐。
然后當場給麥當勞唱了一首歌:
麥當勞:多損吶!山上的筍都讓你奪完了吧?
在漢堡王眼里,他們才是真·火烤,麥當勞?辣雞而已。
不過,這場pk并不是單方面的吊打。2016年,麥當勞在漢堡王法國新開分店的路上立了兩塊路牌。
一塊寫著:再走5公里你就能吃到麥當勞。
另一塊寫著:而再走258公里,你就能吃到漢堡王呢~
當然,漢堡王可不是好惹的,他們接著就在麥當勞的視頻后又拍了一個視頻廣告:
「人們開去5公里的麥當勞,只會買杯咖啡提神然后開去253公里外的漢堡王吃漢堡」。
差距這么大,漢堡王是誰給你的勇氣?
事實上,比起漢堡王來說,麥當勞才是全世界不可撼動的快餐業老大。
2019年,麥當勞在全球有3.9萬家店,營收可以達到210.8億美元,而漢堡王在全球只有1.8萬家店,同年的營收只有17.8億美元,只有麥當勞的十二分之一。
在中國的很多地方,知道漢堡王的人可能還不如知道華萊士的多。
這么大的差距,漢堡王是誰給你的勇氣?
這種瘋狂diss對手的廣告,其實是漢堡王的一種商業策略罷了。
畢竟在說話直接的歐美國家,這種廣告可比普通的品牌廣告吃香多了。
其實業界很多龍頭老大哥們都用過這樣的策略。
比如寶馬和奧迪,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蘋果和三星。
事實證明,兩方中相對較弱的一方以這種方式更能獲利,也更能提升自己的關注度。
漢堡王這么搞「碰瓷」也還有它的苦衷。
雖然漢堡王和麥當勞現在的差距非常大,但追溯到上個世紀,這兩家公司還勢均力敵。
成立于1940年的麥當勞和成立于1953年的漢堡王,正好趕上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快餐業迅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當時,好幾家快餐公司都殺紅了眼。
麥當勞的創始人甚至說過:如果我的競爭對手掉進水里,我會給他們嘴里塞上一根軟管,再把水龍頭打開。
面對激烈的競爭,盲目擴張的漢堡王很快遇到了資金短缺的障礙。
無奈之下,漢堡王只能先后被迫換了五次大老板:
鐵打的漢堡王流水的爹,眼睜睜看著麥當勞一步步做大它只能瀕死掙扎。
更別說麥當勞還是一個披著快餐店外衣的房地產公司。
雖同為特許經營,麥當勞大部分房產都是自己的,而漢堡王卻需要自己租房。
麥當勞全球的店面里,45%的土地和75%的房屋都是自己所有。
也就是說,麥當勞不僅能收取加盟商的原料費,還能收取這些地點的高額房租。
這也是為什么麥當勞的店鋪數量只是漢堡王的兩倍,但品牌價值卻是漢堡王的18倍。
當初錯失機會的漢堡王,也只能延續這種攻擊性的diss廣告來挽尊。
燒了麥當勞的廣告單你就能免費獲得一個皇堡;
定位在麥當勞,你能用一美分獲得一個皇堡;
萬圣節打扮成小丑去漢堡王,你能免費獲得一個皇堡。
不過,麥當勞和漢堡王雖然天天打架,但在關鍵時刻還是能攜手共進的。
疫情期間,英國的Burger King竟鼓勵其愛好者前往其他的餐廳用餐,包括McDonald’s、KFC與Pizza Hut等等。
在聲明中,Burger King表示自己也從未想過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畢竟在商業上彼此皆為同一屬性的餐廳,也意謂相互為競爭對手。
然而,由于全球疫情侵擾,許多速食店相繼倒閉,為了讓速食產業能夠繼續發展下去,Burger King也只能出此下策。
而且,在漢堡縮水這件事上,漢堡王跟麥當勞你們倒都是蠻統一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