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螺螄粉只有0次和無數次。”
從偏安一隅的地方美食,到紅遍大江南北的電商頂流,螺螄粉憑借其獨特的“臭”味著實火了一把。
在電商戰場中,螺螄粉以一己之力抓住了不少人的胃:抖音2020年數據報告顯示,柳州螺獅粉是用戶最喜歡在網上購買的小吃;天貓數據顯示,螺螄粉是2021年年貨節首日在天貓、淘寶、天貓超市上增速最快的年貨。
“吃螺螄粉只有0次和無數次!”螺螄粉重度愛好者黃穎(化名)直呼道。她告訴億歐EqualOcean,自己留在工作地過年,囤的首個年貨就是螺螄粉。“必須得提前囤,就擔心被搶光了。去年這個時候趕上疫情,網購的螺螄粉等了好久才發貨。”
近乎全民“嗦粉”的狂歡之下,火爆的螺螄粉引來了不少跨界玩家。
1月17日,中石化宣布進軍螺螄粉,正式推出“易姐姐螺螄粉”。此前,不僅海底撈、肯德基等餐飲巨頭紛紛進軍螺螄粉,五菱、綠箭、元氣森林、奈雪的茶等品牌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網紅單品螺螄粉,就連方便面巨頭統一也悄然上線了名為“那街那巷柳州風味干撈螺螄粉”的產品。
螺螄粉的故鄉柳州,更是為螺螄粉產業定下“雙百億”的階段目標,即袋裝螺螄粉產值超過100億元,原材料等附屬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
一碗“臭”粉,究竟能有多大影響力?
01
一碗粉的城市力量
有著工業城市屬性的柳州,如今卻與一碗螺螄粉緊密捆綁。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螺螄粉還只是屬于街邊小店的時代。直至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開播,為世人們揭開了這碗“臭”粉的神秘面紗。
為了讓更多外地人品嘗到這碗粉的獨特風味,打破空間、地域限制的袋裝螺螄粉應運而生。2014年10月28日,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開始生產袋裝螺螄粉,這也成為柳州螺螄粉產業化道路的開端。
“袋裝螺螄粉的出現,成為其殺入電商領域的敲門磚。”一位餐飲業內部人士表示,“在這之后,柳州的整個螺螄粉產值也開始顯著提升。”
?
柳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15年,柳州的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僅為5億元;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暴漲至105億元。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快速發展,螺螄粉異軍突起,螺霸王、好歡螺、柳之味等品牌迅速走紅。而短視頻、直播的崛起,更是讓螺螄粉搭上了流量快車,借助“網紅經濟”熱度的李子柒牌螺螄粉開始“后來居上”。
在如今的螺螄粉戰場中,好歡螺等柳州老牌螺螄粉正與李子柒等后入局玩家進行博弈。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雙11”螺螄粉銷量榜單中,李子柒牌螺螄粉以3434.4萬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一,高出第二名好歡螺約330萬元。
螺螄粉到底有多火?美團點評聯合餐飲老板內參發布的《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披露,2020年全網共有1.2萬家螺螄粉店鋪,全年累計賣出7.8億包,其中僅天貓便賣掉了1.38億包。
電商平臺上暴漲的銷量,也推動了柳州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柳州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去年5月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柳州螺螄粉的產量已從2019年的150萬包/天,增長至250萬包/天,但還是跟不上市場需求。
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蒙啟鵬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20年柳州螺螄粉瞬時生產峰值325萬袋/日,產品遠銷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達到105.60億元,較上一年增長68.80%,提前2年完成“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100億元”工程。
02
為什么是“螺螄粉”
令不少人費解的是,一碗“臭”粉憑什么可以這么火?
首先,螺螄粉的“臭”味是不少重口味年輕人的福音,這也為其帶來了一定的“社交屬性”。
螺螄粉最受爭議的“臭”味,源于由代代相傳秘方、再經過發酵制成的酸筍。事實上,發酵食物中的氨基酸可以使食物變得更加鮮美可口,讓人欲罷不能。《2019淘寶吃貨大數據報告》顯示,不只是螺螄粉,臭豆腐、臭酸筍、臭鱖魚等以臭聞名的食物銷量都呈上漲趨勢。
“第一次嘗試螺螄粉,是看到它頻頻出現在熱搜里,感到好奇。”黃穎說道,“這種味道很特別,我安利了身邊不少朋友去嘗試,她們的反饋也都不錯。”在她看來,“吃貨”之間的友誼因為螺螄粉變得更加深厚了。
其次,螺螄粉的走紅較好地利用了新渠道打開銷路,甚至誕生出不少跨界聯名的營銷例子。
從最開始在紀錄片、傳統綜藝中“露臉”,到如今搭上短視頻、直播的“快車”,螺螄粉完美借勢了當代最新的傳播渠道。去年2月10日,李佳琦開播3小時便賣出了2.6萬箱螺螄粉;去年5月17日的零食節,薇婭直播間內,10萬份螺螄粉在1分鐘內被搶售一空。
跨界聯名更為螺螄粉的火爆“添磚加瓦”。此前,好歡螺與元氣森林跨界推出夏日限定禮盒“歡螺元氣彈”,滿足了消費者獵奇且愛玩的心;奈雪的茶推出“一碗螺螄粉”軟歐包,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肯德基的快煮預包裝食品系列產品“KAIFENGCAI”,也推出了螺螄粉……頻繁的跨界聯名,不斷刷新著螺螄粉在年輕人群體中的存在感。
而疫情中崛起的“宅經濟”,更是讓螺螄粉、方便面、自熱小火鍋等速食食品迎來了銷量上的爆發。
“去年‘宅經濟’興起,在網紅明星、綜藝節目及社交媒體等平臺的強推下,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紅利形成漣漪效應,促成了螺螄粉的百億銷量。”一位業內專家說道。
最后,螺螄粉的躥紅也離不開柳州市政府這個重要推手。
柳州市政府不僅組織螺螄粉美食節、評選大賽等活動提升螺螄粉的影響力,還出臺多項鼓勵、支持政策,從而全面推進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為其“保駕護航”。
2015年,柳州市政府為螺螄粉申請了地理標志保護;2016年,柳州市在魚峰區興建螺螄粉產業園,占地800畝。此外,柳州市政府還建立了螺螄粉保護協會,在統一螺螄粉配方后,大力鼓勵當地工廠發展,從而提高螺螄粉的產能。
由此可見,螺螄粉的走紅并非空穴來風。不過,螺螄粉會一直火下去嗎?
03
被質疑的市場規模
市場關于螺螄粉的一大爭議點,在于其市場規模的大小。有人把螺螄粉市場看成一片尚未真正開發的資本藍海;有人則認為螺螄粉的躥紅只是“網紅經濟”下的產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短期性。
事實上,螺螄粉此前便已受到相關產業資本的關注,不僅有海底撈、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品牌增加了螺螄粉品類,還有頭部投資機構開始尋找其中的潛力企業。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螺螄粉戰場的硝煙已愈發濃烈。
在日益激烈的渠道競爭之下,螺螄粉的品牌利潤正被進一步壓縮,整個行業似乎也逐漸呈現出價格戰的發展態勢。以新入局者中石化推出的“易姐姐螺螄粉”為例,其水煮型售價為9元/包,而行業里熱銷的螺螄粉價格一般為10-15元/包。
“螺螄粉的生產門檻并不高,這個市場目前不缺好的產品,缺的是好的品牌玩家。玩家要想打破單純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只有把品牌做得更好。”上述業內專家認為,隨著大眾對螺螄粉這個品類的熟悉度、接受度逐漸增加,會提出不同的需求,將促成品類的進一步細分。
毋庸置疑的是,螺螄粉是一門生產門檻不高、成本較低、利潤可觀的生意。
“產品研發、品控管理、拓展消費場景、完善服務體系,任何一環都不能少,并且都要做好。”在該專家看來,后入局玩家并非完全沒有機會。“首先需要把整個市場進行場景分化、價格分化、需求分化,再結合自身的優劣勢來選擇適合的賽道,同時避開頭部玩家的競爭,從而建立屬于自己的護城河。”
04
結語
隨著宅經濟的不斷增長、Z時代消費能力的增強,螺螄粉的未來市場值得期待。
青山資本在《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中,將方便速食作為重點關注品類,預計其市場規模將達2500億元。
更多的螺螄粉廠家正在崛起,甚至走向海外。據柳州海關統計,2020年1-6月,經海關檢驗出口柳州螺螄粉28批,約合人民幣750萬元,是2019年全年出口螺螄粉總值的8倍。
隨著螺螄粉的魅力逐漸被更多人所知曉,這門由一碗“臭”粉構筑的頂流經濟學,正不斷開啟更大的想象空間。
參考文獻:
1.《2020年中國螺螄粉典型案例分析及行業發展總結》,艾媒咨詢;
2.《重口味奇跡:“柳州之光”螺螄粉的崛起之路》,財經十一人;
3.《打敗了烤冷面的螺螄粉,還能打破“網紅”魔咒嗎?》,棱鏡;
4.《螺螄粉的逆襲:抓住那個年輕人》,鋅財經;
5.《熱搜3億,年銷100億,螺螄粉為什么如此讓人上頭?》,FBIF食品飲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