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在過去兩三年里,是一杯爆紅茶飲的必備元素。
但今年,只有顏值顯然已經不夠了。
茶飲領域的顏值經濟,正在向“風格經濟”全面進化。
風格,正在成為新茶飲爆款元素
包含視覺審美、原料選取、品牌調性的“風格”,正在成為茶飲潮流的主導。
比如以櫻花系列為代表的日式風格。
繼星巴克的櫻花拿鐵,卡樂比的櫻花形狀薯片大火之后, 深圳萬象城,一個茶飲品牌的新品“櫻花7日”火了。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為了買一杯加日本獺祭清酒的“三生花”,不惜高峰期排隊,甚至門店的櫻花帆布袋都成了搶手貨。
在南京,有一個叫熊姬的茶飲品牌,門店上新了一種類似于銅鑼燒的甜品,取名熊姬燒,作為茶飲的補充,熊姬燒單價10元左右,日銷500+,日式紅豆口味尤其受歡迎。
熊姬燒,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和前兩年的顏值爆款相比,“風格”帶火的產品,往往有較強的系列感。
而且,顏值是單純的審美,但“風格”往往帶有某個地域或年代的文化,把文化和年輕消費者感性的的潮流做結合。
熱衷收藏星巴克杯子的,必然少不了幾個系列的櫻花杯;KFC從日本引進的北海道之神冰淇淋,最早在7個城市上線,一個城市備貨7萬支,結果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便售罄了。
恒天然旗下的安佳專業乳品,近期也推出了“森系漫飲”系列,以“花漾學院/櫻花冰語/夏日の祭”三款為主打的日系風格新品。以安佳淡奶油、奶油芝士等經典原料加上日系元素,賦予產品明顯的風格。
日系風格新品,圖片來自安佳專業乳品
這個系列的新品,產品創意、產品命名、海報設計、顏色搭配、小料選擇,每一個細節都在傳達明顯的風格。
審美風格統一,帶來更高的“成圖率”
成圖率是由峰瑞資本(投資案例包括三頓半和完美日記)黃海提出的一個概念:品牌在不花錢、不用考慮ROI和私域流量的前提下,讓用戶有自發拍圖分享的意愿。
據報道,2019年雙十一咖啡銷量第一的三頓半,成圖率遠高于一般公司,很多腰部KOL、素人都是主動拍視頻分享,公司并未投入很多資金。
統一的風格,讓產品融入環境,在新茶飲中“成圖率”會更高。
還拿日系風格來說。日式審美一直在國內擁有大批擁躉,日料在擺盤的考究,食物的精致、過程的儀式感等方面造詣頗深。
以伏見桃山為例,除飲品本身高顏值,門店、環境都保持日式審美,小紅書上因為“好看”種草的分享,有6000+筆記。
安佳專業乳品的三款日系新品中,以“夏日の祭”為例,這個產品的創意來源,是為日本的傳統節日“夏日祭”搭配的專屬飲品;小料選擇了安佳微醺櫻花芝士奶凍,把日本的櫻花元素以奶凍的形式加入其中;海報設計上,選取日本特有街區背景,營造出清新、別致的日式格調。
海報、產品、小料,都在保持“風格”,圖片來自安佳專業乳品
這一系列產品,形式借鑒了日式動漫風格,從命名、海報,原料、到產品外觀高度一致的日式風,讓產品的先天具備了審美紅利。
日式風格系列產品,圖片來自安佳專業乳品
審美紅利與成圖率直接相關,安佳專業乳品的新品也從側面體現了供應鏈競爭的升維,從規模化、標準化的競爭,已經升級到了文化和調性的競爭。
消費在升級,當飲品解渴提神的功能需求已被過分滿足時,消費者便會從感性層面尋找飲品的可買性因素。
相比于從原料和創意上找差異化,“審美風格”也可以是品牌的一張名片,引導消費者對品牌的第一印象,甚至很多時候也可以是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砰然一刻的切入點。
小料都能找到依據,帶來更高價值感
視覺上達到審美一致,是風格的第一步;原材料選取,甚至每種小料在風格文化里都能找到依據,能給產品帶來更高的價值感。
日式風格里,銅鑼燒、白色戀人、朝日啤酒、芥末、可爾必思、玫瓏蜜瓜、鹽漬櫻花等日本的傳統食品,在飲品的運用中屢屢創造爆款。
肯德基火爆至今的北海道之神冰淇淋,正是因為脆筒使用了白色戀人的材質,才在25元的高價下,依然供不應求。
越是經典風味,越需要更新穎呈現方式。安佳專業乳品的新品花漾學院,除了加入安佳專業乳品的TipTop冰淇淋和酸奶奶蓋之外,玫瓏蜜瓜、日式芥末、櫻花蒟蒻的加入,讓一杯產品在兼具美感、口感的同時,價值感也獲得提升。
在產品復配中,乳制品的加入,能柔和茶湯和水果的口味適配性,起到1+1>2的效果。
花漾學院,圖片來自安佳專業乳品
除此之外,安佳專業乳品還在這個系列新品中,分別使用了可爾必思和朝日啤酒兩個原料。
其中可爾必思誕生于明治41年,從1919年7月7日(七夕)發售以來,作為日本國民飲料已經熱銷超百年。
而朝日啤酒株式會社成立于1889年,是日本最著名的啤酒制造廠商之一,研發實力、規模化生產能力都值得信賴,成熟的渠道和供應優勢,讓茶飲品牌在選擇上,降低運營成本。
這兩個小料屬于國民飲料,能夠通過原本的高認知度為一杯新品賦能。此外,因為小料具有高知名度,所以安全性可靠,價格也透明,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明確的價值感。
在新茶飲研發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產品好,不等于好產品。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產品好,包含了口感、味道、顏值等基礎指標。但好產品,卻包含成本是否合理、原料供應量如何、是否穩定、能不能規模化復制到上千家門店等多重要素。
在打造風格上,除了找到符合自身調性的文化和風格外,找到好的成熟、穩定的供應商也是必備條件之一。
顏值競爭,主要停留在“外形”競爭階段,考驗品牌的審美能力和傳播能力;
風格競爭,包括審美、產品、文化、調性、話題性等多方面能力的競爭。
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茶飲界,走在前面的需要膽量,走在后面的需要創新,而且是不斷升級的創新。
如何通過產品差異化提升品牌護城河,除了通過供應鏈建立的壁壘,借用文化風格的賦能,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爆點,不失為一個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