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常見的很多食品,如奶茶、蛋糕、餅干、速溶咖啡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潛伏地。專家指出,反式脂肪酸沒有什么最低無害劑量,人體根本不需要它,吃得越少越好。大量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和慢性自殺無異。
揭開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易導致人體肥胖
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體消化。普通脂肪在人體中代謝只需7天,而反式脂肪酸卻需要51天,反式脂肪酸讓人長胖的“能力”是正常不飽和脂肪酸的7倍,即便每天吃的能量不超標,常年吃它也會讓人腰腹堆積肥肉。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更易造成明顯的脂肪堆積。
反式脂肪酸降低記憶力
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飲食習慣不好的人,老年時患阿爾茲海默癥(老年癡呆癥)的比例更大。反式脂肪酸對可以促進人類記憶力的一種膽固醇具有抵制作用。
反式脂肪酸影響男性生育能力
反式脂肪酸會減少男性荷爾蒙的分泌,對精子的活躍性產生負面影響,中斷精子在身體內的反應過程。
反式脂肪酸影響胎兒健康
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過多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研究發現,胎兒或嬰兒可以通過胎盤或乳汁被動攝入反式脂肪酸,他們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癥,影響生長發育。當反式脂肪酸結合于腦脂質中時,將會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反式脂肪酸影響青少年生長發育
反式脂肪酸會影響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對必需脂肪酸的吸收,還會對青少年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反式脂肪酸易引發冠心病
反式脂肪酸會降低“好膽固醇”,升高“壞膽固醇”;它還會促進動脈硬化、誘導血栓形成,讓心臟病的危險大幅度上升。一項調查發現,反式脂肪酸在膳食總能量中的比例每上升2%(相當于每天吃4克),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上升25%。
反式脂肪酸會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研究還發現,反式脂肪酸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強力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反式脂肪酸從何而來
反式脂肪酸分成兩類:一類是天然的,另一類是人工制造出來的。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就是牛羊肉和牛羊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不高,而且經研究證明并沒有什么危害;人工制造出來的反式脂肪酸又分成兩類:有意生產出來的,以及無意中生產出來的。無意生產的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的加工和烹調當中產生;有意生產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是來自經過部分氫化的植物油。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反式脂肪酸的壞處已經有充足證據,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既然反式脂肪酸是這么壞的東西,干嗎要生產出來啊?原來,只要是液態的油脂,都富含各種“不飽和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本來是彎曲的形狀(天然的“順式”狀態),但在高溫狀態下,它的“打彎”部位就可能會扭動,傾向于轉變成類似直鏈的狀態,就是所謂的“反式”狀態。油脂在精煉過程中的“脫臭”處理常常會用到200℃以上的處理溫度,這時候就會產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同時,在180℃以上長時間加熱,比如油炸、油煎等過程當中,都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而且加熱的時間越長,產生的反式脂肪酸就越多。所以說,很多餐館廚房都是反式脂肪酸的生產車間,因為那里的油要反復加熱很多次,反式脂肪酸和苯并芘都越來越多。
而“有意生產的”氫化植物油與普通植物油相比更加穩定,呈固體狀態,可以使食品外觀更好看,口感更松軟,而且與動物油相比價格更低廉。
反式脂肪酸潛伏在哪里
要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我們先要學會辨別它,因為它“潛伏”工作做得很好。據調查發現,人們已經被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各種加工食品團團包圍。
酥脆餅干、蛋撻、蛋黃派或草莓派、薯條、薯片、各種休閑點心、各種煎炸食品、起酥面包、巧克力布丁、巧克力熱飲、巧克力醬、花生醬、沙拉醬、奶茶、巧克力糖、奶油糖果、方便面、咖啡伴侶或速溶咖啡、奶油蛋糕、各種速沖香甜糊粉,甚至某些能沖出濃湯的粉狀湯料……不知多少加工食品或多或少地含有反式脂肪酸,因為這些食品都熱衷于使用來自氫化植物油的各種“美味配料”。
不過,令人慶幸的是,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那些食品,正好都是營養價值低、高能量、高脂肪的食品。一輩子不吃它們,對健康有益無害。如果真的害怕反式脂肪酸,那就讓我們遠離那些高價格低營養的甜點、奶茶、休閑食品和煎炸食品,少買各種點心和餅干,多吃家人制作的傳統三餐,回到新鮮天然、均衡營養的健康生活上來吧!令人欣慰的是,新鮮蔬菜、水果、糧食、谷物、肉、蛋當中,沒有反式脂肪酸的存在。傳統的蒸、煮、燉、炒、拌等烹調方法,也不會明顯產生反式脂肪酸。
如何遠離反式脂肪酸的“糾纏”
反式脂肪酸尚未列入現行的食品營養標簽,但有其他方法推測產品中是否含反式脂肪酸。最好的方法是看食品配料表,如果一種食品的配料表中標示有“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 “人造奶油” “人造黃油”“植物奶油”“植物脂肪 ”“麥淇淋” “起酥油”“植物起酥油” “酥油” “植脂末”“奶精”等,那么這種產品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但具體含量因油脂生產工藝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低于0.5%,而有些可高達20%以上。
此外,食品包裝上的成分種類標示一般是按含量高低順序排列,如果以上名稱出現在產品配料表前面,可推測這種食品配料其用量較大。雖然不一定意味著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但至少意味著脂肪總量和飽和脂肪總量高,對健康沒有好的影響。
專家提醒大家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衛生部2007年12月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規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示為0。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食品配料表里明明有植脂末、氫化油,但是標簽中標注反式脂肪酸為0的原因。
也就是說,標注反式脂肪酸為0的食物不一定完全不含有反式脂肪酸,但含量較低,正常食用量不至于帶來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的問題。
揭開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易導致人體肥胖
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體消化。普通脂肪在人體中代謝只需7天,而反式脂肪酸卻需要51天,反式脂肪酸讓人長胖的“能力”是正常不飽和脂肪酸的7倍,即便每天吃的能量不超標,常年吃它也會讓人腰腹堆積肥肉。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更易造成明顯的脂肪堆積。
反式脂肪酸降低記憶力
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飲食習慣不好的人,老年時患阿爾茲海默癥(老年癡呆癥)的比例更大。反式脂肪酸對可以促進人類記憶力的一種膽固醇具有抵制作用。
反式脂肪酸影響男性生育能力
反式脂肪酸會減少男性荷爾蒙的分泌,對精子的活躍性產生負面影響,中斷精子在身體內的反應過程。
反式脂肪酸影響胎兒健康
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過多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研究發現,胎兒或嬰兒可以通過胎盤或乳汁被動攝入反式脂肪酸,他們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癥,影響生長發育。當反式脂肪酸結合于腦脂質中時,將會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反式脂肪酸影響青少年生長發育
反式脂肪酸會影響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對必需脂肪酸的吸收,還會對青少年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反式脂肪酸易引發冠心病
反式脂肪酸會降低“好膽固醇”,升高“壞膽固醇”;它還會促進動脈硬化、誘導血栓形成,讓心臟病的危險大幅度上升。一項調查發現,反式脂肪酸在膳食總能量中的比例每上升2%(相當于每天吃4克),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上升25%。
反式脂肪酸會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研究還發現,反式脂肪酸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強力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反式脂肪酸從何而來
反式脂肪酸分成兩類:一類是天然的,另一類是人工制造出來的。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就是牛羊肉和牛羊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不高,而且經研究證明并沒有什么危害;人工制造出來的反式脂肪酸又分成兩類:有意生產出來的,以及無意中生產出來的。無意生產的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的加工和烹調當中產生;有意生產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是來自經過部分氫化的植物油。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反式脂肪酸的壞處已經有充足證據,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既然反式脂肪酸是這么壞的東西,干嗎要生產出來啊?原來,只要是液態的油脂,都富含各種“不飽和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本來是彎曲的形狀(天然的“順式”狀態),但在高溫狀態下,它的“打彎”部位就可能會扭動,傾向于轉變成類似直鏈的狀態,就是所謂的“反式”狀態。油脂在精煉過程中的“脫臭”處理常常會用到200℃以上的處理溫度,這時候就會產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同時,在180℃以上長時間加熱,比如油炸、油煎等過程當中,都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而且加熱的時間越長,產生的反式脂肪酸就越多。所以說,很多餐館廚房都是反式脂肪酸的生產車間,因為那里的油要反復加熱很多次,反式脂肪酸和苯并芘都越來越多。
而“有意生產的”氫化植物油與普通植物油相比更加穩定,呈固體狀態,可以使食品外觀更好看,口感更松軟,而且與動物油相比價格更低廉。
反式脂肪酸潛伏在哪里
要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我們先要學會辨別它,因為它“潛伏”工作做得很好。據調查發現,人們已經被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各種加工食品團團包圍。
酥脆餅干、蛋撻、蛋黃派或草莓派、薯條、薯片、各種休閑點心、各種煎炸食品、起酥面包、巧克力布丁、巧克力熱飲、巧克力醬、花生醬、沙拉醬、奶茶、巧克力糖、奶油糖果、方便面、咖啡伴侶或速溶咖啡、奶油蛋糕、各種速沖香甜糊粉,甚至某些能沖出濃湯的粉狀湯料……不知多少加工食品或多或少地含有反式脂肪酸,因為這些食品都熱衷于使用來自氫化植物油的各種“美味配料”。
不過,令人慶幸的是,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那些食品,正好都是營養價值低、高能量、高脂肪的食品。一輩子不吃它們,對健康有益無害。如果真的害怕反式脂肪酸,那就讓我們遠離那些高價格低營養的甜點、奶茶、休閑食品和煎炸食品,少買各種點心和餅干,多吃家人制作的傳統三餐,回到新鮮天然、均衡營養的健康生活上來吧!令人欣慰的是,新鮮蔬菜、水果、糧食、谷物、肉、蛋當中,沒有反式脂肪酸的存在。傳統的蒸、煮、燉、炒、拌等烹調方法,也不會明顯產生反式脂肪酸。
如何遠離反式脂肪酸的“糾纏”
反式脂肪酸尚未列入現行的食品營養標簽,但有其他方法推測產品中是否含反式脂肪酸。最好的方法是看食品配料表,如果一種食品的配料表中標示有“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 “人造奶油” “人造黃油”“植物奶油”“植物脂肪 ”“麥淇淋” “起酥油”“植物起酥油” “酥油” “植脂末”“奶精”等,那么這種產品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但具體含量因油脂生產工藝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低于0.5%,而有些可高達20%以上。
此外,食品包裝上的成分種類標示一般是按含量高低順序排列,如果以上名稱出現在產品配料表前面,可推測這種食品配料其用量較大。雖然不一定意味著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但至少意味著脂肪總量和飽和脂肪總量高,對健康沒有好的影響。
專家提醒大家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衛生部2007年12月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規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示為0。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食品配料表里明明有植脂末、氫化油,但是標簽中標注反式脂肪酸為0的原因。
也就是說,標注反式脂肪酸為0的食物不一定完全不含有反式脂肪酸,但含量較低,正常食用量不至于帶來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