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FT發言人克里斯汀布魯恩,他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消費者研究中心主任,消除了一些常見的關于食源性疾病的誤區,并且提供了如何去防止它的技巧
1食物的味道會告訴你它是否是壞的。誤區:完全不是真的!被李斯特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污染過的食物,嘗起來味道可能很好。
2食物一旦被煮熟后,在幾個小時內都是安全的。誤區:如果你煮了某些東西,并且有吃剩的食物,你必須在兩小時內把剩菜剩飯放到冰箱中讓它冷卻下來,以防止微生物傳播。那些淺的(不超過兩英寸深)薄壁金屬、玻璃或塑料容器是理想的存儲容器,袋子、鋁箔和保鮮膜也很好,特別是當你有一塊大的或者形狀奇怪的食物。
3你的眼睛可以告訴你某些東西是否完全被煮熟。誤區:并非如此。你需要使用食物溫度計。最近來自堪薩斯州的研究表明在達到所建議的160華氏度之前有四分之一的漢堡已經變成褐色了。
4食源性疾病可在幾個小時內發生。事實:最常見的如葡萄球菌或梭狀芽孢桿菌在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內發生,你會感覺非常可怕,但是持續大約一天左右。然而,假如你染上更嚴重的細菌,例如沙門氏菌和某些大腸桿菌菌株,病狀出現要花更長的時間。有時過了幾天后才發生。由李斯特菌引起的疾病兩個月后出現癥狀,你真的生病了。幸運的是,大多數食源性疾病不是致命的。
5預防食源性疾病是很容易的。事實:避免食源性疾病最常見的方式是洗手。在一份研究中,一些人在自己的廚房中被錄像,只有一半的人在準備食物前洗手。
通過洗滌烹飪區、準備區、刀、砧板及器皿保持廚房干凈,以避免細菌在廚房傳播。此外,冰箱也需要清洗,因為在很多環境中,包括冰箱中,細菌也能生長,只是慢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