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色素專家科漢森公司一直在探索通過控制發酵過程實現商業化生產胭脂紅色素是否可行,而目前這種天然紅色食用色素是由粉碎的胭脂蟲制得的。
胭脂紅是由胭脂紅酸制得,并且能夠調配出紅、橙、紫和粉紅等顏色。而胭脂紅酸是由長在南美仙人掌上的胭脂蟲的蟲體磨碎后制得的。
胭脂紅色素雖然是合成紅色素FD&C Red #40的一種安全有效的天然替代物,但是當面對純素食者、素食主義者、尋求符合猶太和清真教規的產品的消費者以及那些對這種色素制法感到不快的人,如何使用胭脂紅色素代替原有色素,使達能、星巴克等公司紛紛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價格波動也促使制造商們紛紛尋求替代品,例如LycoRed公司從番茄中提取的天然紅色素Tomat-O-Red,或是從甜菜根、葡萄皮和紫蘿卜等其他資源中提取的色素等。盡管很難找到和胭脂紅色素一樣穩定高效的色素,尤其是在乳制品等高PH的應用條件下。
此項目于2011年開始與兩所丹麥大學合作
上周在哥本哈根的資本市場日,一個面向分析師的報告中,科漢森的老板透露:他們已經于2011年開始與兩所丹麥的大學合作探索使用發酵工藝生產胭脂紅色素。
該丹麥公司指出,胭脂蟲的基因組已被測序,且其候補基因也已確定,他們同時指出一些色素已經開始通過自身產色素的微生物的受控發酵來生產。(例如 LycoRed公司通過真菌三孢布拉霉發酵生產其Lyc-O-Betaβ-胡蘿卜素橙色色素)
科漢森是胭脂紅色素的主要供應商,聲稱提供了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根據科漢森的介紹,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是“證明菌株發酵胭脂紅色素的概念”,而將其商業化可能至少需要三年。
該項目正在探索建立生產胭脂紅色素發酵途徑的可能性
生產出的色素是否會被視為是“天然的”?它可能會被如何標示?在不同的市場中它需要通過何種監管流程?當被問及這些關于原料來源的問題時,科漢森高級副總裁,Kurt Seagrist告訴FoodNavigator-USA網站工作人員:“現在討論還為時尚早”。
他補充說:“科漢森正在探索生產天然色素的新技術。正如我們的報告中提到的,我們有一個項目正在探索建立發酵途徑生產胭脂紅色素的可行性。但是要科漢森在早期階段評論此項目還不太成熟。”
胭脂紅色素的價格從15美元/kg飆升到120美元/kg,然后回落到15美元/kg左右
胭脂紅色素的價格在2010-11年度間曾大幅上漲,但其增速最近已逐步放緩,科漢森的主席與首席執行官Cees de Jong在七月召開的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有關胭脂紅色素的價格,我們已經看到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價格]穩定在每千克15美元左右。我們的的確確又回到了幾年前的價格。”
如果我們回顧過去三年的價格變化,胭脂紅色素的價格從相對較穩定的15美元/kg漲到頂峰的120美元/kg。這一上漲是與同時間歐洲需求量的暴漲相關聯的。
但他補充說:“然而,我們也曾強調我們在胭脂紅色素定價方面缺乏長期的可預見性,但沒有跡象表明,我們現在正在接近這樣一個新的增長點。”
胭脂紅色素具有優異的光穩定性、熱穩定性,并且不易被氧化
作為存在的最穩定的天然色素之一,胭脂紅酸(歐洲標示為E120),可應用于糖果、冰淇淋、飲料、肉類以及水果制品(添加到乳制品中的)。不像許多其他天然的紅色和暗紫色,它具有優良的光穩定性和熱穩定性,且不易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