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都已熟悉出現在包裝食品后面的“營養成分”表。但是,在你逛雜貨店時,你會發現并沒有很多人停下來仔細看這些標簽。可以說,它還沒有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是,它很重要。鼓勵人們思考他們買的食品里面有含有什么成分,對他們買什么吃什么有著顯著的影響。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閱讀營養標簽的人不易變得肥胖。很難說這之間是存在相關性、因果關系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但信息的作用不可忽視。
這些信息的展示方式十分重要,它們會影響我們是否會購買食品。所以,讓我們暫時沖破思維定勢,考慮一下未來的營養標簽會是什么樣子?它如何設計可以更好地向消費者傳遞信息,使他們不會對分類和百分比產生困擾?什么方式能更清晰地傳達貨架上的物品健康或不健康的信息?
最近,紐約時報的一個專欄給出不錯的建議。任職于Werner工業設計的Mark Bittman 提出“每個包裝食品標簽應該具備一個具有15點刻度的彩色刻度條”。0到5將是紅色,6到10將是黃色,11至15是綠色,以此讓人們知曉自己所買食品的健康程度。刻度由三部分數字構成:(1)營養含量,(2)可食度,如“新鮮有機西蘭花大概被評為14而冷凍西蘭花為4。”(3)環境利益, 主要指食品生產對“工人、動物和地球”的影響。
食品標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修改。另有一些新舉措正試圖通過智能手機解決這個問題。例如,移動應用程序Fooducate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完整的營養和產品信息。Guiding Star程序使用食品標簽上的數據為智能手機用戶提供食品健康程度從一到三星的的評級。另一家公司Massive Health采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它更為關注餐廳用餐(拍一張你所吃食物的照片,結合他人的評級,對食物的健康程度綜合思考,給出您對所吃食物的健康度評級),這一方法也可以用于包裝食品。
這樣的移動應用程序還有很多,包括Nutritionix, GoScan, Shopwell,Nutrition Rank and NxtNutrio,這些程序都可以讓用戶(主要是智能手機用戶)便捷地找到更多關于他們所購買的食物及食物是否健康的信息。無論是使用實體食品標簽還是數碼標簽,或是二者并用,在這個空間里都有令人興奮的機會,都有助于提高食品生產的透明度和健康度,并推動未來營養標簽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