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又出手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沃倫·巴菲特聯手巴西私募大鱷3G資本將以280億美元收購美國食品巨頭亨氏集團。亨氏集團董事會2月14日宣布了這一消息。
眾所周知,巴菲特向來看好那些品牌價值較高的日常生活產品企業,以茄汁產品聞名全球的亨氏,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近期,國際并購市場比較活躍,先有戴爾電腦(hk04331)私有化,后有中海油(hk00883)收購尼克森。申銀萬國(hk00218)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認為,這與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蘇的大背景有關。
正因為如此,巴菲特的收購步伐或許仍將繼續。收購亨氏后,巴菲特在接受CNBC采訪時透露:“我已經準備好再打一頭大象了。幫個忙,如果看到有什么好機會,一定通知我。”
收購亨氏
北京時間2月14日晚間消息,亨氏集團宣布,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與3G資本將聯手以232億美元現金收購亨氏,包括亨氏的債務在內,交易價值高達280億美元。
280億美元的估值包括了亨氏的債務,在去年10月的最新季度申報中,亨氏表示其凈債務達到51億美元。這一估值標志著此次收購將是食品業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之一,也將是巴菲特歷來最大手筆的收購之一。
巴菲特14日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在與3G資本聯手收購食品巨頭亨氏集團的交易中,他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投入120億至130億美元現金。亨氏則透露,除了買家的現金外,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已承諾為這筆交易提供債務融資。
根據交易條款,亨氏股東手中每股普通股將可獲得72.50美元現金,較該股2月13日收盤價60.48美元溢價20%。同時,受收購消息刺激,亨氏股價上升了大約兩成,并帶動金寶湯等其他食品股普遍上漲。
了解這筆交易的知情人士稱,3G資本在去年12月開始就聯手收購亨氏的構想接洽巴菲特,談判在過去6周內提速。
資產值達190億美元的3G資本雖然不算出名,但它早就是食品行業的收購老手。2008年曾參與全球最大啤酒商安海斯布希的合并交易,2010年促成了快餐連鎖店漢堡王的私有化,后者經過重組后于2012年重新上市,股票代碼為“BKW”,3G資本目前仍持有該公司的多數股權。
雖然在此次收購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提供了一半的資金,但收購后負責管理亨氏的還將是3G資本。對此,巴菲特形象地說:“從運營角度來說,這是他們的孩子。這是很好的合作關系,任何我不需要干活的合作關系,對我來說都是我感到滿意的合作關系。”
誰是下一頭大象?
收購亨氏,是近期一系列收購的最新一例。此前的2月6日,邁克爾·戴爾聯手微軟和銀湖資本發出了244億美元杠桿收購提議,目的是將戴爾30年前創立的電腦制造商私有化。
桂浩明表示,近期國際并購市場活躍,與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蘇的大背景有關。因為在經濟擺脫危機、進入溫和發展時,企業價格相對不高,一些資產大鱷往往利用這個時期,通過收購兼并來謀取超常規的發展,所以這一階段通常都會有比較大的收購出現。
具體到這筆收購,巴菲特為何選擇亨氏?他在接受CNBC采訪時是這樣解釋的:“這是我的那種交易,我的那種合作伙伴”,亨氏是“我們的那種公司”。該公司的招牌番茄醬已風行了超過一個世紀,我自己就曾多次品嘗。他甚至戲稱,對亨氏的番茄醬,自己已經調查過“太多太多次”。
亨氏是世界最大的番茄醬制造商,在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業務。除番茄醬之外,該公司還生產Classico意大利粉醬、Ore-Ida土豆和Smart Ones凍肉產品。
桂浩明認為,這是一筆典型的巴菲特式收購。巴菲特選擇的企業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有非常穩定的現金流;二是企業本身能夠保持多年持續平穩的增長;三是所在行業出現革命性變化的可能性不大。對于巴菲特來說,選擇這樣的公司是他多年來能夠取得穩定現金流的重要依據,也是給他帶來豐厚利潤的一個重要前提。
在2011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信中,巴菲特表達過他對收購目標的衡量標準:幾乎處于壟斷地位且銷售額穩定增長的大型工業企業;稅前收入至少7500萬美元;市值約在50億至200億美元之間。
在股東信中,巴菲特試圖說明通過大規模并購交易維持公司非保險業務增長勢頭的必要性,他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我們準備好了,獵象的槍已經上膛,扣扳機的手指蠢蠢欲動。”對此,匯添富基金首席投資理財師劉建位表示,巴菲特的意思是:準備好充足的現金彈藥,拿著獵槍,隨時準備射殺大象。
收購亨氏后,巴菲特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在收購亨氏之后,自己仍有充足的現金,并為另一次大型收購做好了準備,“任何時候我們看到一起交易具有吸引力,是我們那種類型的業務,而我們又有足夠的資金,我就準備行動。”
巴菲特指出,截至2012年底,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擁有470億美元的現金。而按照巴菲特的習慣,一般保持200億美元左右的現金可用。也就是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現在有270億美元的“多余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