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發表在實用神經病學雜志(Practical Neurology)上的公開信建議,消耗大量牛奶的國家往往會產生大量的諾貝爾獎得主。
英國研究人員根據建立在2012年的關于巧克力消費量與成功獲得諾貝爾獎報告的基礎上,比較了來自22個國家的糧食和農業組織(FAO)的牛奶人均消費數據和該篇巧克力理論作者Franz Messerli提供的信息。
他們發現,以每一千萬人中就有3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自豪的瑞典,每年消耗340公斤牛奶,是世界上人均消費牛奶最多的國家。瑞士擁有令人稱羨的32個諾貝爾獎,該國每人每年消耗300公斤牛奶。
在中國,每人每年僅消耗25公斤牛奶,并沒有產生諾貝爾獎得主。
來自格洛斯特皇家醫院的研究人員聲稱存在一個相關性的“合理的生物學機制”——表明了富含維生素D的牛奶和改善認知行為之間的關系。
公開信稱:“因此,為了提高贏得諾貝爾獎的機會,你不僅應該吃更多的巧克力,而且也許應該多喝牛奶:或爭取牛奶同熱巧克力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