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發表在英國健康心理學雜志上的新研究顯示,在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和蔬菜可以使年輕人更平靜,更快樂,更精力充沛,從而促進他們的幸福感。
奧塔哥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和人力資源部門對日常情緒和食品消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在這項研究中,281名平均年齡在20歲的年輕人,在互聯網上完成了一個持續21天的日常食物日記。 在此之前,參與者完成了一份關于他們年齡,性別,種族,體重和身高的詳細信息問卷。有飲食失調癥史的人被排除在外。
在21天中的每一天,參與者每天晚上登錄到自己的日記,并使用9種積極的和9種負面的形容詞評價自己的情緒。 他們還被提問五個關于該天飲食的問題。 具體來說,他們被要求報告所吃水果(不包括果汁和干果),蔬菜(不包括蔬菜汁),和不健康的食物,如餅干,薯片和松餅的份數。
結果顯示,更積極的情緒與每日較高的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之間存在強烈的效應關系。 更多的分析發現,吃水果和蔬菜后可以預測到第二天的積極情緒,這表明健康的食物也許可以改善情緒。調查結果與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無關。
“經過進一步的分析,我們證明了年輕人每天需要消耗約7-8總份的水果和蔬菜才能產生有意義的積極變化。 一份水果或蔬菜大約是你手掌可以容納的大小或半杯的量。 研究人員說:“我的合著者Bonnie White建議可以通過每頓餐中有一半的蔬菜并攝入整個水果如蘋果是做到。”
雖然研究表明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健康食品和健康的情緒之間的聯系,但是研究人員建議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來評價水果和蔬菜高攝入量對心情和幸福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