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開發了一款手機新裝置,能更簡單的檢測食品樣品中的過敏源。
UCLA工程和應用科學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款名為iTube的輕便裝置,連接到普通的手機上,就能檢測出過敏源。
科學家們聲稱以前的測試盒過于復雜和龐大,現在這個創新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理論上來說消費者可以使用。
另外,研究人員說將檢測結果可以上傳到數據庫中,再加上地理信息,就可以提供食品相關的政策——例如餐館、食品生產以及消費者保護方面。
他們的研究論文《個性化的食品過敏源手機檢測平臺》發表在《微型實驗室》雜志上。
比色測定
然而,測試過程仍需要一定程度的細致。這個重量不到兩盎司的附件裝置,要通過試管過敏源濃度測試,即比色測定。
為了檢測過敏源,食品樣品經過初次碾碎,在測試管中與熱水和萃取溶劑混合。
這個混合物可以放置幾分鐘。然后一系列其他的活性測試液混合。整個準備過程需要大約20分鐘。
過敏源濃度
準備好了之后,利用手機上的相機和手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通過iTube平臺進行過敏源濃度光學測量。
這個工具包將來自手機相機上的原始圖像轉化成檢測到的樣品濃度。除了得出一個積極或消極的結果外,還可以量化這個樣品中有多少過敏源,計量單位為ppm。
該研究小組的負責人,UCLA電氣和生物工程的副教授Aydogan Ozcan表示iTube平臺可以測試各種各樣的過敏源,包括堅果、雞蛋和面筋。
Ozcan說:“我們設想的這個測試過敏源濃度的手機平臺,對家長、學校、餐館以及其他公共設施來說十分有價值。”
非賣品
“一旦這些設置成功,這個平臺將不斷產生大量數據…對于消費者、食品制造商、決策者和研究人員等來說,這個的確是無價的。”
測試結果,貼上時間和地點,能直接從手機上傳到iTube服務器,并創建個人測試檔案。這可以為世界各地的過敏人群提供額外的資源。
研究人員表示,一個統計過敏數的據庫,結合地理信息,對未來食品相關政策有幫助——比如餐館、食品生產和消費者保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