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平息平民主義黨派的激烈爭執,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DAFF)已經發表了一份有關出口到埃及牛排的聲明,確認澳大利亞的動物在被屠殺后只剩下耳朵。
埃及當局早些時候曾建議,切除耳朵是取締植入生長促進激素的手段之一。這個呼吁激怒了澳大利亞的政治家和活動人士。
然而,埃及政府隨后發表聲明保證,實際上將保持耳朵的完整。
逐漸關注
盡管世界各地的農業部意識到,用激素飼養的動物不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但一些埃及政府組織已經開始擔心,耳部植入物一度導致有些澳大利亞牛肉加工的中斷。
衛生部宣稱:“DAFF一直都在建議,埃及獸醫局一般組織的獸醫應該從牛體中移除植入的顆粒,但是耳部中的并沒有移除。”
“在澳大利亞注冊的牛用生長促進激素(HGPs),都經過了嚴格的安全評估。FAO和WHO聯合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也采取了獨立的科學評估,確認了這些HGPs的安全。”
澳大利亞使用HGPs的宗旨是該物質在緩慢釋放以后,確保沒有活躍的藥物殘留。這些設備是由惰性材料組成的,如硅膠。根據特定的HGP植入配方,釋放周期從100天到400天不等。經過這個周期,只殘留植入物的惰性部分。
埃及危機爆發之前,21000只澳大利亞羊在巴基斯坦被屠殺,當地政府表示為了健康問題,這一舉措是必要的。
議會要求采取行動
憤怒的工黨普通議員已經要求建立一個單獨的動物福利辦公室,它將從農業部門獨立出來。
同時,今天綠黨提出一項計劃,將逐步淘汰活體動物出口,同時加強國內肉類加工和包裝。
五點戰略認為,國內加工不僅解決了動物福利問題,還將促進就業和區域經濟。該黨派打算在澳大利亞北部建立新的包裝中心。
澳大利亞綠黨參議員、動物福利發言人Lee Rhiannon表示,農業部部長Joe Ludwig需要采取實際行動,而不是研究所“半生不熟”的調查。
她在一份聲明中說:“Ludwig部長否認了活體出口的長期可行性。”
“他已經承認澳大利亞存在這個問題,且需要采取行動放棄活體出口業務。”
這不是一個新問題,而且呼吁行業完全轉向國內冷凍和速度肉業務,無疑是不受澳大利亞畜牧業的歡迎的。
根據澳大利亞牲畜出口委員會的報告,澳大利亞出口業務都圍繞活體動物和包裝肉品,而且這些是互補的。同時DAFF引用有關活體動物的文化偏好,辯論說由于缺乏制冷,澳大利亞無法滿足冷凍肉類出口市場。